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明霞

作品数:191 被引量:1,312H指数:2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7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关节
  • 65篇关节炎
  • 55篇性关节炎
  • 55篇骨性
  • 53篇骨性关节
  • 53篇骨性关节炎
  • 47篇针灸
  • 39篇膝骨
  • 32篇针刺
  • 32篇膝骨性
  • 30篇膝骨性关节炎
  • 21篇灸治
  • 20篇穴位
  • 19篇中医
  • 18篇软骨
  • 17篇细胞
  • 16篇针灸治疗
  • 15篇针灸疗法
  • 15篇灸疗
  • 15篇灸疗法

机构

  • 122篇福建中医药大...
  • 74篇福建省第二人...
  • 42篇福建中医学院
  • 9篇南京军区福州...
  • 5篇厦门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泉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91篇吴明霞
  • 61篇李俐
  • 28篇刘献祥
  • 25篇吴炳煌
  • 22篇李西海
  • 22篇洪昆达
  • 12篇万甜
  • 12篇叶国平
  • 11篇吴广文
  • 10篇林振原
  • 10篇徐欣
  • 10篇林银英
  • 10篇洪秀娥
  • 9篇陈跃
  • 8篇林木南
  • 8篇张家栋
  • 8篇叶蕻芝
  • 7篇郑良朴
  • 7篇林久茂
  • 7篇阙庆辉

传媒

  • 27篇福建中医学院...
  • 26篇福建中医药
  • 23篇按摩与康复医...
  • 1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0篇中国针灸
  • 9篇福建中医药大...
  • 5篇中国骨伤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康复学报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全国脑卒中综...
  • 3篇光明中医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杂志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加梅花针等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例被引量:7
2003年
王璟林木南吴明霞
关键词:针刺综合疗法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临床解剖研究
陈跃吴炳煌吴明霞李俐
该项目主要对成年尸体腰臀部标本的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以及相应神经穿经的骨纤维孔、管等结构的解剖和表面解剖特点进行应用性观测。项目成果对腰神经后支卡压性腰腿痛症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其中除了提供较为合理的小针刀手术入路,能较...
关键词: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与扶他林乳剂的比较被引量:43
2010年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关节、经络所致,而海桐皮汤具有使气血通畅,经络舒展,肿胀消退之功效。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熏洗组与对照组,其中熏洗组55例,对照组55例。根据设计好的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计算治疗前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予以海桐皮汤熏洗及扶他林乳剂外用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疼痛积分的变化及两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失访率和复发率等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方面均具有良好疗效,海桐皮汤熏洗疗效[(控显率57.45%,总有效率95.74%)]优于外用扶他林乳剂[(控显率37.0%,总有效率78.3%)]。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或0.05);熏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熏洗组有3例患者出现皮疹、红斑等过敏现象,对照组中2例患者也出现上述过敏现象,均在休息一两天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熏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果证实,海桐皮汤熏洗对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外用扶他林乳剂,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吴广文张翼林木南洪昆达吴明霞刘献祥
关键词:海桐皮汤熏洗骨性关节炎骨组织工程
天灸防治膝骨性关节炎机理探讨及取穴用药特点被引量:6
2010年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且较为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俗称"老寒腿"。由于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目前尚未找到治疗骨关节炎理想而有效的方法[1-3]。天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具有透皮给药的优点,不经消化系统破坏和肝脏分解,
洪昆达万甜吴明霞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天灸取穴中药
灸神阙对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变化观察被引量:15
1996年
采用隔姜灸神阙治疗27例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3、T4、T4/T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经灸治后,T3、T4、T4/T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升高。同时,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说明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与T3、T4、T4/T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升高有关。
吴炳煌林宏吴明霞阙庆辉李俐
关键词:哮喘针灸疗法神阙穴隔姜灸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初探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传统小针刀疗法;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后第2、4、12、24周进行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VAS疼痛评分及肩关节CMS评分、临床症状疗效评定及超声影像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B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A组(P<0.05);而肩关节CMS评分B组提高得更明显(P<0.05);比较临床疗效及超声影像疗效评价发现B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肩周炎均有较好疗效,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效果更显著。
郭鹊晖赵红佳游涛吴明霞许荣
关键词:肩周炎小针刀超声引导
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2000年
采用 1 2月龄雌性 SD大鼠 6 5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针刺组和艾灸组 ,切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 ,造模 3个月后治疗 3个月 ,通过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生物力学等观察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结果 :经针刺、艾灸或雌二醇治疗后 ,血清 Ca无明显变化 ( P>0 .0 5 ) ;血清 AKP较模型组分别有所下降 ( P<0 .0 5 ) ;血清 E2 、BGP、PTH较模型组升高 ( P<0 .0 5~ 0 .0 1 ) ;股骨弹性模量、屈服能、破坏能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 P<0 .0 1 )。结论 :针刺、艾灸和雌二醇三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针灸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刘献祥吴炳煌吴明霞林薇郑良朴林久茂李俐
关键词:骨质疏松针灸疗法血液生物力学
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0年
为研究针灸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对 4 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 ,结果显示针刺组和艾灸组能使腰椎 L1~ L4 骨密度分别提高 1.2 8%和 1.32 % ;股骨 Neck骨密度提高 0 .4 3%和 0 .97%。说明针刺和艾灸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吴明霞吴炳煌钱松涛李俐阙庆辉林鹉吴越王舰
关键词:骨质疏松针灸疗法骨密度艾灸
腰神经后支主干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腰神经后支主干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的路径。方法 在 15具成年尸体腰部标本上对 30侧腰神经后支及其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测得腰神经后支主干长度 3 97~6 88mm ,直径 0 6 6~ 1 73mm。腰神经后支主干穿越横突间的后支骨纤维孔时紧邻横突间韧带内缘 ;在体表投影上 ,后支骨纤维孔与同序数腰椎棘突存在规律性联系 ,测得该孔位于相应棘突中点旁开 2 3~ 2 9mm ,其距体表的深度为 32~ 39mm。结论 腰神经后支的解剖观测以及后支骨纤维孔的体表投影观测 ,对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症有参考意义。
陈跃吴炳煌张家栋吴明霞李俐
关键词:神经压迫综合征神经解剖学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诱导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主要细胞因子,对骨关节炎的病理进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药物对软骨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清洁级4周龄SD大鼠,采用机械-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膝关节软骨细胞,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0,10,20,30,40μg/L)诱导建立软骨细胞的凋亡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的形态结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定软骨细胞,MTT检测软骨细胞的活性,DAPI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体外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2)软骨细胞凋亡率,干预48 h肿瘤坏死因子α10,20,30μg/L明显高于0μg/L(P<0.01),肿瘤坏死因子α40μg/L明显高于10μg/L(P<0.01);(3)软骨细胞活性,干预48 h肿瘤坏死因子α10,20,40μg/L明显低于0μg/L(P<0.01),肿瘤坏死因子α20μg/L明显低于10μg/L(P<0.05),肿瘤坏死因子α40μg/L明显低于10μg/L(P<0.01)、20μg/L(P<0.05)。(4)结果说明,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能成功建立炎症介导软骨细胞凋亡模型。
陈后煌邵翔李俐吴明霞李西海
关键词:软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TTDAPI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