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正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腺肿瘤
  • 5篇乳腺
  • 5篇腺癌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腺癌
  • 4篇乳腺肿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治疗
  • 3篇乳头状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前哨
  • 3篇前哨淋巴结
  • 3篇前哨淋巴结活...
  • 3篇淋巴结活检

机构

  • 12篇温州市第二人...
  • 6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9篇叶正亮
  • 12篇倪耀忠
  • 10篇周宏
  • 10篇周晓聪
  • 8篇罗定存
  • 7篇叶英海
  • 5篇李霄阳
  • 2篇叶琼
  • 2篇涂小平
  • 2篇张学淼
  • 2篇蒋义
  • 1篇万涛
  • 1篇方阳
  • 1篇孙伟
  • 1篇戴洪进
  • 1篇谢丙乐
  • 1篇陈琦凡
  • 1篇徐雪琴
  • 1篇唐小华
  • 1篇施小平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第二届中青年...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伴颅内 肺 肌肉 骨转移1例被引量:1
2008年
周晓聪叶正亮罗定存张学淼倪耀忠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研究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肿块标本和2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bx3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不同雌激素受体(ER)状态、淋巴结转移、Her-2受体状态的乳腺癌组织中的Tb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73.58%(39/5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4.29%(4/28)(P<0.05).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84.38%(27/32),明显高于ER阴性的阳性率57.14%(12/21)(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86.21%(25/2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58.33%(14/24)(P<0.05).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93.75%(15/16),明显高于Her-2阴性的阳性率64.86%(24/37)(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出现Tbx3基因过度表达,且与患者的ER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受体状态相关.
叶英海陈琦凡叶正亮周晓聪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旁腺腺瘤和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和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例甲状旁腺腺瘤和囊肿的临床资料。 结果:10例患者中,腺瘤8例(80%),囊肿2例(20%)...
叶正亮周晓聪
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B超诊断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温下法中药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施小平叶正亮
关键词:肠功能中药灌肠温下法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
2009年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块2周收住本院,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体检:左乳外象限3点钟位置可及一肿块,直径约3.0cm,质地偏硬,边界欠清,表面略粗糙,移动度尚可,无压痛;右乳未及明显肿块;左右腋下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B超:左乳3点钟位置可见一个不规则团块状低回声,大小2.8cm×1.1cm×2.6cm,内部见多发点状强回声,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内可测及血流。诊断意见:左侧乳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癌可能。乳腺钼靶:左乳腺密度不均,
周晓聪叶正亮涂小平叶琼蒋义周宏倪耀忠
关键词:乳腺肿瘤
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腺瘤8例,囊肿2例;5例腺瘤血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均高于正常;其余3例腺瘤及2例囊肿血钙均正常范围。术前予B超和CT检查。10例均手术探查。结论血钙和PTH测定是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B超和CT相结合,必要时结合^99T^m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定位明确的单侧肿瘤,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和必要时术中快速PTH测定行单侧探查是可行的。
叶正亮周晓聪
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外科学外科治疗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Glycogen-rich clear cell carcinoma,G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临床病史、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对GRCC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晓聪叶正亮涂小平叶琼蒋义周宏倪耀忠
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诊治分析(附78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89-2004年治疗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65例术前拟诊甲状腺良性病变,而术...
周宏倪耀忠罗定存叶正亮李霄阳叶英海
文献传递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结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周宏倪耀忠罗定存叶正亮李霄阳叶英海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4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6例,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单一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胸膜穿透等并发症或术中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至13年,1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死亡,1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胸壁复发,1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其余7例均为无瘤生存。结论应重视对一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尤其是年轻和绝经前女性患者的随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经及时、积极、合理的治疗后,预后并不差于单侧乳腺癌。
叶正亮周晓聪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