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仕根

作品数:114 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免疫
  • 14篇刺参
  • 11篇诊治
  • 11篇中草药
  • 11篇弧菌
  • 10篇养殖
  • 10篇克隆
  • 10篇基因
  • 10篇红鳍
  • 10篇红鳍东方
  • 10篇红鳍东方鲀
  • 9篇病理
  • 8篇黄颡
  • 8篇黄颡鱼
  • 7篇鱼类
  • 7篇水产
  • 7篇复方中草药
  • 7篇病原
  • 7篇大菱鲆
  • 6篇仿刺参

机构

  • 104篇大连海洋大学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盐城工学院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盘锦光合蟹业...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出入境检...
  • 1篇北京市水产技...
  • 1篇北京二商生物...

作者

  • 114篇叶仕根
  • 48篇李强
  • 48篇李华
  • 29篇黎睿君
  • 12篇杨晓宇
  • 8篇杜明洋
  • 7篇汪开毓
  • 6篇王博雅
  • 5篇耿毅
  • 5篇侯玉林
  • 5篇魏畅
  • 4篇姚刚
  • 4篇刘美如
  • 4篇张显昱
  • 4篇杨静
  • 3篇姚洪
  • 3篇高杨
  • 3篇冯春明
  • 3篇付雷
  • 3篇王胜男

传媒

  • 2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5篇科学养鱼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2016年中...
  • 3篇水产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饲料工业
  • 1篇鱼类病害研究
  • 1篇养殖与饲料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脂肪对鱼类危害的病理及防治被引量:21
2002年
汪开毓叶仕根耿毅
关键词:鱼类病理
一例红鳍东方鲀皮肤溃烂病的诊治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河豚鱼养殖以及食品安全检测与管理的日益规范,以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意识日益提高,国内的河豚鱼消费市场正在逐步放开与成熟,市场潜力巨大。根据相关报道,养殖河豚鱼常见疾病以细菌性疾病(弧菌病)和寄生虫病(鲀异沟虫病、纤毛虫病)最为常见,可引起河豚鱼生长不良甚至大量死亡,常造成较大损失。
张超王讷言杨晓宇解明旭叶仕根
关键词:皮肤溃烂病红鳍东方鲀诊治食品安全检测细菌性疾病河豚鱼
盐碱地区养殖水体高pH值的危害与调控措施
2016年
p H值是养殖池塘水质调控的重要指标,p H值过高不仅直接干扰养殖动物的生命活动,而且显著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养殖动物的死亡,造成较大的损失。养殖水体高p H情况在滨海盐碱地区尤为突出,已引起广大养殖业者的重视。本文初步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探讨了水体p H的调控措施,以期为高p H水体尤其是滨海盐碱地区的水产养殖提供参考。
解明旭叶仕根王讷言杜明洋杨晓宇
关键词:养殖水体盐碱地区滨海盐碱地水质调控杀藻剂
养殖大菱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毒力基因及ERIC-PCR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调查辽宁省葫芦岛市养殖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菌感染情况,选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显示,22株菌均含有kat B、fim A、gad B、esa V等基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并致大菱鲆累积死亡率均为100%;ERIC-PCR结果显示,迟缓爱德华氏菌模式菌株(ATCC15947)与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标记为Ⅰ和Ⅱ型,其中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均为Ⅱ型,与ATCC15947菌株为Ⅰ型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于新然姚洪叶仕根黎睿君李华李强
关键词: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分析ERIC-PCR
专用于刺参倒池药浴的植物源复方制剂
本发明公开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抗应激反应、抑制细菌且无药物残留的专用于刺参倒池浸泡的植物源复方制剂,由低聚异麦芽糖、石榴皮、五味子、黄芩、白芷、地龙、乌梅、五倍子组成,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低聚异麦芽糖40~5...
李华邹绍林叶仕根李强黎睿君
文献传递
鲤一种粘孢子虫病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孢子虫可在鲤鱼鳃、骨骼肌、肾及眼球软骨内形成胞囊,对寄生部位的组织造成一定的病理性损伤。表现为眼球脉胳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长、变性、坏死、脱落;骨骼肌水肿、变性,甚至发生蜡样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小球萎缩;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肠发生卡他性炎。
耿毅汪开毓叶仕根黄小丽
关键词:粘孢子虫病病理学发病机理
革兰氏阴性细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细菌的Ⅵ型分泌系统(T6SS)参与了细菌与细菌间、细菌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在细菌的存活及致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综述了细菌T6SS的发现与命名、结构与组成,调控机制(Fur、σ54依赖性激活因子、表面缔合、群体感应)与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细菌T6SS在细菌间及细菌与宿主间的作用机制,研制基于T6SS的疫苗或靶向药物,寻找对细菌T6SS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张利娟叶仕根杨晓宇王讷言杜明洋李华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细菌
灿烂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快速检测刺参“化皮病”病原菌——灿烂弧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有底板,在底板上从一端依次由上至下呈阶梯状地粘有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及吸水垫,所述金标垫上喷涂有胶体金标记的灿烂弧菌鞭毛蛋...
李强王博雅黎睿君叶仕根
文献传递
鮰爱德华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黄颡鱼“红头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红头病"病原——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 A86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鮰爱德华菌黄颡鱼分离株的菌体单抗5D11、1B8、1G7、3G8、5A9、3H8,其效价分别为1∶1280、1∶1280、1∶2560、1∶320、1∶160和1∶80。结果表明:6株单抗与11株鮰爱德华菌黄颡鱼分离株均可以结合,与迟缓爱德华菌、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弧菌等10株参考菌株均无交叉反应,单抗5D11和1B8可与鮰爱德华菌参考菌株结合。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鮰爱德华菌对黄颡鱼的侵染规律。结果表明:黄颡鱼经人工注射鮰爱德华菌A86感染6 h后,在其肝、肾、脾、心、肠和胃中检测到了阳性细菌,其中脾脏中最多,心脏中最少;感染24 h后,脑中检测到阳性细菌;30 h后,鳃中显示有阳性信号;54 h后,在眼的外边缘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菌。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鮰爱德华菌在黄颡鱼体内的致病机理提供技术手段及基础,对揭示黄颡鱼"红头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李强黄华张显昱叶仕根李华
关键词:黄颡鱼红头病单克隆抗体
鮰爱德华菌T6SS evpP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本研究在克隆得到evpP上下臂的基础上,采用融合PCR方法获得了同源臂融合片段并构建了重组自杀质粒PDM4-△evpP。重组自杀质粒经结合转移和蔗糖复筛后获得evpP基因缺失突变菌株。EPC细胞的感染试验证实,evpP基...
杨晓宇叶仕根解明旭侯玉林杜明洋李强黎睿君
关键词:基因敲除内化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