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

作品数:52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肝炎
  • 13篇乙型
  • 10篇细胞
  • 8篇电针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8篇慢性乙型
  • 7篇肝炎患者
  • 6篇电针夹脊穴
  • 6篇血浆
  • 6篇依赖者
  • 6篇米夫
  • 6篇静脉
  • 6篇拉米夫定
  • 6篇夹脊
  • 6篇夹脊穴
  • 6篇海洛因
  • 6篇海洛因依赖
  • 6篇海洛因依赖者
  • 5篇重型

机构

  • 32篇太和医院
  • 20篇湖北医药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市针灸经...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52篇刘莉
  • 23篇陈悦
  • 19篇穆敬平
  • 13篇柯昌征
  • 12篇孟忠吉
  • 11篇刘国华
  • 10篇胡春慧
  • 9篇龚钰清
  • 9篇范荣兰
  • 9篇方伟
  • 9篇程建明
  • 8篇周立志
  • 7篇敖金波
  • 7篇李东
  • 6篇贾利红
  • 5篇刘国华
  • 5篇李永霞
  • 5篇张永红
  • 4篇任泽久
  • 4篇李永霞

传媒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肝脏
  • 3篇护理研究(中...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江苏中医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腹水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刘国华胡春慧龚钰清刘莉
关键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癌性腹水腹水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晚期恶性肿瘤腹腔穿刺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手工检索相关中医学术期刊,有关学术会议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非针刀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结果共13个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仅有2篇高质量研究文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汇总:OR=3.17(95%CI:2.58~3.90),Z=10.93,P<0.00001。远期疗效汇总:OR=6.48(95%CI:4.64~9.06),Z=10.95,P<0.00001。复发率汇总:OR=0.56(95%CI:0.31~1.01),Z=1.91,P=0.06。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初步显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在改善症状、提高整体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效,但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例数较少,且诊断标准、随访时间、结果测量指标和判效标准等均不一致,因此需要开展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和方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穆敬平刘莉方伟程建明敖金波周立志王军廖恒
关键词: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循证医学
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联合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联合膦甲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美能和膦甲酸钠注射液;对照1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膦甲酸钠注射液;对照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美能和膦甲酸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肝功能、PT及PTA水平明显恢复,与其他各组相比HBVDNA水平下降最早且下降幅度最大。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美能联合膦甲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龚钰清刘莉陈悦
关键词:肝炎乙型
TRPV1在炎症性肠病大鼠结肠黏膜表达及其与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大鼠模型肠黏膜TRPV1表达和肥大细胞变化,以及二者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Morris法制备炎症性肠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TRPV1蛋白表达,RT-PCR检测TRPV1 mRNA表达,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组肠黏膜无或弱阳性TRPV1表达,IBD组肠黏膜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强,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TRPV1蛋白及mRNA水平与肥大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r1=0.528,r2=0.62,P<0.01)。结论:IBD发生发展与TRPV1过度表达及肥大细胞数量变化密切相关。
穆敬平罗杰刘莉周立志敖金波廖恒吴焕淦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TRPV1肥大细胞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肥大细胞及IL-10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重建和肺组织肥大细胞、IL-10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哮喘组(B)、地塞米松干预组(C),每组10只。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肥大细胞、IL-10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动物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增加等气道重塑的特征性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气道各层细胞及炎性细胞均有IL-10表达减少。地塞米松干预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类细胞IL-10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吸入变应原可导致气道重塑,肥大细胞、IL-10在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IL-10表达发挥抑制炎症作用,进而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发生。
刘莉余可斐穆敬平黎瑞红孟忠吉赵磊
关键词:气道重塑IL-10地塞米松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2例耐药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自从1998年拉米夫定(LAM)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以来,核苷(酸)类药物(NAs)的抗病毒作用和重要地位逐步得到认可[1].目前我国大陆上市的NAs除LAM外,还有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这些NAs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CHB的抗病毒治疗,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NAs长期使用导致耐药突变株产生的风险也日益突显.目前临床上HBV对NAs的耐药已成为CHB治疗的一大难点,因此,及时监测NAs相关耐药突变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NAs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突破的CHB患者体内HBV基因型耐药情况.
孟忠吉李新宇张永红刘莉万松贺昱霖陈悦
关键词:核苷(酸)类药物抗药性
血栓通配合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血栓通配合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血栓通配合卡维地洛)、卡维地洛组及对照组各30例,用药4周后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卡维地洛组,4周末卡维地洛组和综合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和WMSI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栓通配合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左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陈立东刘莉穆敬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室功能血栓通卡维地洛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国内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8个RCT(n=578)研究拉米夫定100mg/d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较高,4篇Jadad评分为3分以上,但在随机化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的使用方面重视不够。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拉米夫定可明显促使ALT复常,对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内使用拉米夫定对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期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组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是安全的,它可使ALT复常,降低Child—Pugh评分,但对HBVDNA和HBeAg转阴率影响不大。
刘莉陈悦柯昌征刘国华李东马德强穆敬平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肝硬化META分析
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及血浆β-EP、Dyn-A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针刺1组穴取T5-T7夹脊穴、肾俞,予电针治疗;针刺2组取四肢穴位内关、神门、足三里等,予电针治疗;模拟组于足三里、三阴交行模拟电刺激;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采用心理渴求程度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定心理渴求程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A(Dyn-A)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针刺1组复吸率为77.3%(17/22),低于针刺2组的88.5%(23/26)、模拟组的90.5%(19/21)和空白组的95.7%(22/23)(均P<0.05)。治疗8周、治疗10周时,针刺1组、针刺2组心理渴求程度VAS积分明显低于空白组和模拟组(均P<0.01),针刺1组低于针刺2组(P<0.05),模拟组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10周后,针刺1组、针刺2组血浆β-EP、Dyn-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P<0.01),模拟组和空白组Dyn-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两个针刺组较空白组和模拟组明显上升(均P<0.01),针刺1组较针刺2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抑制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降低复吸率,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浆β-EP的含量,尤其是促进血浆Dyn-A增加有关。
穆敬平刘莉方伟程建明赵磊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电针夹脊穴Β内啡肽
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临床研究
兰星莲程建明周立志彭力刘莉敖金波穆敬平许先成方伟王家红
吸毒作为社会的公害,日益受到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对吸毒分子实行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其对毒品的躯体依赖在短期内得以戒除,但吸毒者戒毒后的高复吸率仍是戒毒工作中的难题,据资料显示,吸毒者戒毒后的复吸率达...
关键词:
关键词:戒毒工作海洛因依赖者电针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