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爽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生物被膜
  • 5篇沙雷菌
  • 4篇单胞菌
  • 4篇荧光假单胞菌
  • 4篇大菱鲆
  • 3篇生物被膜形成
  • 3篇糊精
  • 3篇环糊精
  • 3篇Β-环糊精
  • 2篇嗜铁素
  • 2篇碳源
  • 2篇鲜度
  • 2篇冷藏
  • 1篇蛋白酶
  • 1篇多酚
  • 1篇新鲜度
  • 1篇氧自由基
  • 1篇鱼片
  • 1篇真空包装
  • 1篇清除氧自由基

机构

  • 10篇渤海大学
  • 6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0篇刘明爽
  • 6篇励建荣
  • 2篇李婷婷
  • 2篇李颖畅
  • 2篇杨兵
  • 2篇马艳
  • 1篇王亚丽
  • 1篇熊善柏
  • 1篇马春颖
  • 1篇马艳
  • 1篇张丽华
  • 1篇陈思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处理方式对紫菜多酚清除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紫菜多酚提取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微波和pH对紫菜多酚清除氧自由基的影响,以清除羟基自由基为实验指标,考察紫菜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紫菜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效果,且随紫菜多酚浓度的增加,清除作用增强。加热使紫菜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降低,在60℃以内,紫菜多酚保存比较好,紫菜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高;温度超过60℃后,随加热时间延长、加热温度升高,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的越多。光照方式对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降低幅度为:自然光光照〉避光,光照时间越长,清除率降低幅度越大。微波影响紫菜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在10min时,清除率快速降低,之后清除率降低趋于平缓。在pH3.0~7.0紫菜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稳定。在多酚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或者光照,同时注意微波和pH,以保持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李颖畅王亚丽刘明爽马春颖张丽华励建荣
关键词:光照微波羟自由基
大菱鲆荧光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不同碳源培养下的腐败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以大菱鲆分离的荧光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紫色杆菌CVO26平行划线法检测信号分子。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乳糖、麦芽糖)的AB培养基培养并检测其生物被膜、嗜铁素和胞外蛋白酶的产生量,同时添加外源的信号分子标准品,研究AHLs与腐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大菱鲆分离的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发生群体感应现象,经不同碳源培养,其腐败因子产生情况有明显差异,碳源的添加对生物被膜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对胞外蛋白酶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以葡萄糖、麦芽糖为碳源,生物被膜的产生量较高;以蔗糖和乳糖为碳源,嗜铁素的产量较高。添加外源信号分子标准品,生物被膜、嗜铁素和胞外蛋白酶的产生量有显著提高。因此,生物被膜、嗜铁素和胞外蛋白酶的产生与AHLs有关,群体感应现象可调控腐败特性的表达,并在水产品腐败过程中发挥作用。
崔方超李婷婷刘明爽马燕励建荣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嗜铁素胞外蛋白酶
大菱鲆源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现象及生物被膜调控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以腐败大菱鲆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群体感应现象的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RNA鉴定其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利用检测菌株紫色杆菌CV026及根癌农杆菌A136进行平行划线检测其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并利用平板打孔法研究其分泌AHLs动力学及不同生长阶段生物被膜产生量,同时通过添加外源信号分子研究AHLs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菌株Ha-01能够产生群体感应现象,在培养过程中信号分子产生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6时达到最大值;生物被膜产生量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在7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趋于稳定,且添加外源AHLs标准品能够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证实,菌株Ha-01能够产生群体感应现象且能够调控生物被膜的形成。
马艳李婷婷崔方超杨兵刘明爽励建荣
关键词:大菱鲆蜂房哈夫尼亚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生物被膜
β-环糊精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本文利用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V026为检测模型,研究β-环糊精对细菌群体感应的抑制活性以及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研究其对荧光假单胞菌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对格氏沙雷菌群集运动的...
刘明爽李婷婷崔方超杨兵马燕国竞文励建荣
关键词:Β-环糊精荧光假单胞菌
格氏沙雷菌的群体感应现象与对其AHLs抑制作用的研究
(1)从腐败的大菱鲆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群体感应现象的菌株,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确定其为格氏沙雷菌(Serratia grimeii),命名为Serratia grimeii SG-05。采用微生物传感...
刘明爽
关键词:生物被膜嗜铁素大菱鲆
文献传递
β-环糊精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本文利用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V026为检测模型,研究β-环糊精对细菌群体感应的抑制活性以及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研究其对荧光假单胞菌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对格氏沙雷菌群集运动的...
刘明爽李婷婷崔方超杨兵马燕国竞文励建荣
关键词:Β-环糊精荧光假单胞菌
蓝莓叶多酚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研究蓝莓叶多酚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为鲈鱼的生物保鲜提供新方法。方法:用4 mg/m L蓝莓叶多酚浸泡鲈鱼,以感官特征、菌落总数、pH值、TBA、TVB-N、K值为评价指标,研究蓝莓叶多酚对4℃冷藏鲈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蓝莓叶多酚在鲈鱼冷藏保鲜过程中能有效控制鲈鱼品质,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比对照组延长鲈鱼货架期4~5 d。结论:蓝莓叶多酚是有效的食品生物保鲜剂。
李颖畅刘明爽李乐励建荣
关键词:鲈鱼冷藏鲜度
β-环糊精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本文利用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V026 为检测模型,研究β-环糊精对细菌群体感应的抑制活性以及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格氏沙雷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研究其对荧光假单胞菌蛋白水解酶活性和对格氏沙雷菌群集运动...
刘明爽李婷婷崔方超杨兵马燕国竞文励建荣
关键词:Β-环糊精荧光假单胞菌
真空包装鲈鱼片在冷藏与微冻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评价被引量:37
2016年
以淡水鲈鱼为对象,采用真空包装方法,研究鲈鱼片在冷藏(4℃)和微冻(-2℃)条件下的新鲜度变化情况。以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K值为指标,结合电子鼻对冷藏和微冻鲈鱼片的气味进行检测,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新鲜度。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贮藏的鲈鱼片其菌落总数和K值均呈上升趋势,温度越低,上升越慢;贮藏初期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电子鼻分析结果与菌落总数、K值结果保持一致,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鲈鱼片。综合各指标变化,与冷藏相比,真空包装鲈鱼片微冻贮藏能保持较好新鲜度,货架期更长。
刘明爽李婷婷马艳陈思熊善柏励建荣
关键词:冷藏微冻新鲜度
腐败大菱鲆源格氏沙雷菌SG-05的分离鉴定及环境因素对其AHLs的调控被引量:2
2018年
从腐败的大菱鲆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群体感应现象的菌株,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RNA鉴定结果:该菌为格氏沙雷菌,命名为格氏沙雷菌SG-05。采用微生物传感菌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SG-05群体感应,探究其生长阶段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分泌规律及环境因素(碳源、pH)对其分泌AHLs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株SG-05能够诱导紫色杆菌CV026和根瘤农杆菌A136产生明显的颜色反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株SG-05培养液pH逐渐升高,AHLs分泌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呈密度依赖性;在不同碳源(葡萄糖、果糖、木糖、麦芽糖等)培养基中生长,均促进菌株SG-05分泌AHLs,以果糖为碳源时AHLs分泌量最大;同时发现弱酸或中性环境适合菌株SG-05分泌AHLs,其中pH 6.0时AHLs分泌量达到最大值。研究证实细菌的菌液密度和外界环境因素能有效调控格氏沙雷菌AHLs的分泌。
李婷婷刘明爽杨兵崔方超马艳励建荣
关键词:大菱鲆碳源P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