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婷

作品数:173 被引量:1,032H指数:17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33篇学位论文
  • 26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7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文化科学
  • 21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生物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艺术

主题

  • 22篇冷藏
  • 22篇货架期
  • 18篇鲜度
  • 16篇黄鱼
  • 16篇保鲜
  • 16篇大黄鱼
  • 11篇色谱
  • 10篇水产
  • 10篇水产品
  • 9篇新鲜度
  • 9篇相色谱
  • 8篇蛋白
  • 8篇腐败菌
  • 7篇三文鱼
  • 6篇电子鼻
  • 6篇生物保鲜
  • 6篇基因
  • 6篇教学
  • 5篇鱼片
  • 5篇鱼丸

机构

  • 86篇大连民族学院
  • 52篇渤海大学
  • 45篇西南大学
  • 27篇辽宁师范大学
  • 23篇浙江工商大学
  • 19篇教育部
  • 9篇大连民族大学
  • 7篇鞍山嘉鲜农业...
  • 6篇广东海洋大学
  • 5篇江南大学
  • 4篇泰祥集团
  • 3篇大连轻工业学...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辽阳职业技术...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医药高等...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172篇李婷婷
  • 56篇励建荣
  • 22篇李学鹏
  • 18篇胡文忠
  • 11篇丁婷
  • 10篇仪淑敏
  • 9篇王雅玲
  • 6篇马堃
  • 6篇李梦轲
  • 5篇王彦波
  • 5篇王起华
  • 5篇张慧芳
  • 5篇李贺
  • 4篇王艳颖
  • 4篇曾忠良
  • 4篇许宁宁
  • 4篇周凯
  • 4篇孙力军
  • 4篇朱军莉
  • 4篇姜杨

传媒

  • 18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学
  • 9篇中国食品学报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中国食品科学...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食用菌
  • 2篇水产学报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医药化工
  • 2篇2010年中...
  • 2篇2013中国...
  • 1篇数学教育学报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调味品

年份

  • 9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27篇2015
  • 18篇2014
  • 17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产品加工废弃物中的蛋白及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为合理利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本文以鱼类、贝类、水产软体动物为例,综述了废弃物中蛋白利用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多种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特性,包括降血压、抗氧化应激、抑菌、螯合钙、减肥等功能,并对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的商业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功能肽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价值,同时提高水产废弃物的附加值。
吴晓洒蔡路昀曹爱玲李学鹏李婷婷李敏镇励建荣
关键词:水产品废弃物蛋白活性肽
三文鱼加工副产物酶解物对肌肉的冷冻保护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三文鱼加工副产物酶解物的冷冻保护作用。方法以三文鱼头部、鱼骨以及其他副产物为原料,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其酶解产物,将酶解液对三文鱼进行浸渍预处理,探究3次冻融循环前后对肌肉理化性质、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变化的影响,来探究三文鱼加工副产物酶解物的抗冻活性。结果三文鱼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酶所制备的酶解物在3次冻融循环后对鱼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冻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鱼骨中性酶酶解物对鱼肉的硬度、弹性、胶着度、回复性和色泽物理性质的保护效果最明显,水分损失最少,微观程度上降低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氧化变性程度最大,有效维持了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稳定性。结论三文鱼鱼骨中性酶酶解物的抗冻活性最好,经过3次冻融循环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鱼肉的冷冻变性程度,维持鱼肉的品质,这为鱼类加工副产物的有效利用以及蛋白酶解物对鱼类冷冻保护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简海云拉茸吹批亚迪卡尔·亚生曹盛澳朱芷萱李金颖马欣悦许喆许喆
关键词:抗冻活性冻融循环肌原纤维蛋白
大连湾牡蛎中微量元素的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牡蛎及其内脏中钠、铜、锌、铁、铅、锶、锰、钙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连续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作对比分析。同时考察不同消解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用加标回收法对比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效果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在3.04%以下,回收率为96.89%~104.33%之间。牡蛎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Na、Cu、Zn、Fe、Sr、Mn、Ca,特别是Cu、Zn含量较高。牡蛎内脏中Na、Cu、Zn、Fe、Mn含量高于完整牡蛎中含量,Sr、Ca含量低于完整牡蛎中含量。牡蛎及其内脏中均未检出Pb。
张聪刘程惠马坤胡文忠李婷婷
关键词:牡蛎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制造业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李婷婷
新型碳纳米管基有机复合热电材料
本发明的新型碳纳米管基有机复合热电材料,包括柔性有机聚合物衬底层,在有机聚合物衬底层上喷涂有由MWNTs、PVDF混合而成的n型导电层;在n型导电层上喷涂有由聚合物构成的绝缘隔离层;在绝缘隔离层上喷涂有由PTh、PVDF...
李梦轲付洪波张彤宋亚楠李婷婷许宁宁冯秋菊
文献传递
虫草蜜汁保健饮料的研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蛹虫草具有调整中枢神经功能、延长睡眠、抗疲劳的作用,以蛹虫草子实体为主要原料,以山楂、枣、蜂蜜调味,研制出虫草蜜汁保健饮料。通过HPLC检测饮料中虫草素的含量,结合饮料的感官评定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在70℃对蛹虫草浸提1h;枣、山楂煮沸50min;蛹虫草:枣:山楂质量配比为1:20:17。该饮料色泽美观、口感宜人,具有保健功能,适合各类人群,价格适中,并且具有活性成分—虫草素。
刘阳王雅玲孙力军李婷婷何永祥
关键词:蛹虫草山楂虫草素
IRS辅助多天线UAV视频传输系统中的能耗最小化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基于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IRS)辅助的多天线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视频传输系统的能耗最小化方法装置,利用基...
詹成廖婧睿李婷婷杨莉斌
0℃冷藏三文鱼片新鲜度综合评价被引量:47
2014年
对0℃贮藏的三文鱼片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 H值、色差值、菌落总数】进行定期测定,用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气味组分(包括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以及线性判别分析);结合感官评价,探究冷藏条件下三文鱼片新鲜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0℃贮藏的三文鱼片的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 H值先降低后增高;色差值L*值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a*值与b*值与其相反;总色差值则先增加后减小;感官评定分数一直下降。采用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片,各理化指标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P<0.01)。
丁婷李婷婷励建荣
关键词:冷藏温度新鲜度电子鼻
白鲢鱼片在0℃贮藏条件下鲜度和品质的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以白鲢鱼为研究对象,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p H值、色差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2-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为指标,结合电子鼻、质构和感官评价,探究0℃条件下鲢鱼片新鲜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贮藏的鲢鱼片TVB-N值、TMA值、菌落总数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p H值先降低后增高;感官评分、硬度和弹性呈降低趋势;电子鼻可以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鲢鱼片进行有效区分;色差值和TBA值对白鲢鱼鱼片品质的判断不具有参考价值。理化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TVB-N值和TMA值与菌落总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TVB-N值=0.964、RTMA值=0.951)。0℃贮藏条件下鲢鱼片的货架期为12 d。
陈思李婷婷李欢励建荣陈颖李敏镇
关键词:鲜度变化电子鼻
大菱鲆源蜂房哈夫尼亚菌群体感应现象及生物被膜调控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以腐败大菱鲆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群体感应现象的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RNA鉴定其为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Ha-01)。利用检测菌株紫色杆菌CV026及根癌农杆菌A136进行平行划线检测其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并利用平板打孔法研究其分泌AHLs动力学及不同生长阶段生物被膜产生量,同时通过添加外源信号分子研究AHLs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菌株Ha-01能够产生群体感应现象,在培养过程中信号分子产生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6时达到最大值;生物被膜产生量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在7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趋于稳定,且添加外源AHLs标准品能够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研究证实,菌株Ha-01能够产生群体感应现象且能够调控生物被膜的形成。
马艳李婷婷崔方超杨兵刘明爽励建荣
关键词:大菱鲆蜂房哈夫尼亚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生物被膜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