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婧
- 作品数:2 被引量:144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对搞好农用气象服务的思考被引量:7
- 2009年
- 搞好农用气象服务工作,要做到熟悉和掌握当地的基本情况、基本气候特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作物生理生态特点、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等5个方面的内容。要做到服务形式灵活多样,服务产品针对性强。同时要加强4个基本建设和4个体系建设工作。
- 邓振镛刘文婧
- 关键词:农业生产
-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37
- 2010年
- 东北、华北和西北50a来的平均气温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气候变暖明显,尤其冬季增温最显著。区域增暖的极端最低气温远比极端最高气温的贡献大。东北、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0—40mm,尤其春夏季减少最明显。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化趋势非常突出。在综述我国北方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暖干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喜凉作物冬小麦、春小麦、马铃薯和喜温作物水稻、玉米、谷子、糜子等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品种熟性、种植区域与面积、产量与品质等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揭示了气候暖干化使春播作物播期提早,苗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营养生长期提前,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秋作物发育期推迟,生殖生长期和全生长期延长;越冬作物播期推迟,越冬死亡率降低,种植风险减少,春初提前返青,生殖生长期提早,全生育期缩短。使作物适宜种植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扩展;品种熟性向偏中晚熟高产品种发展;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冷凉气候区的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旱作区种植不较耐旱的玉米、春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受到制约。对雨养农业区的作物气候产量影响严重,尤其对不够耐旱的小麦和玉米的气候产量受影响最大;对较耐旱的谷子、糜子、马铃薯等影响较轻。从作物属性而言,对喜温作物水稻、玉米和越冬作物冬小麦有利于气候产量提高;对喜凉作物春小麦和马铃薯的气候产量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提出了从5个方面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根据不同气候年型调整各种作物种植比例;针对不同气候区域发展优势作物和配置作物种植格局;采取不同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提髙抵御灾害能力。为粮食作物安�
- 邓振镛王强张强倾继祖杨启国袁志鹏刘文婧徐金芳
- 关键词:气候暖干化粮食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