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士奇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角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移植免疫
  • 1篇移植免疫排斥...
  • 1篇烧伤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排斥
  • 1篇免疫排斥反应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生长因子
  • 1篇碱烧伤
  • 1篇角膜移植
  • 1篇角膜移植免疫
  • 1篇角膜移植免疫...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胡燕华
  • 2篇凌士奇
  • 1篇王智
  • 1篇赵巍
  • 1篇徐惠民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 ,VEGF_C)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状况 ,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淋巴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 ,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伤后第 1、3、5、7、9天角膜组织中VEGF_C蛋白的表达 ,逆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_PCR)技术观测伤后第 5天角膜中VEGF_CmRNA的变化 ,电镜观察伤后第 7、14天角膜新生淋巴管状况。结果 碱烧伤后 ,角膜中VEGF_C水平明显升高 ,伤后第 14天角膜出现新生淋巴管。结论 角膜碱烧伤后有新生淋巴管生成 ,VEGF_C在伤后角膜中的高表达可能是角膜新生淋巴管形成的重要机制。
凌士奇胡燕华赵巍徐惠民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角膜碱烧伤
同侧颈淋巴结切除抑制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同侧颈淋巴结切除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 ,36只SD鼠为受体 ,18只Wistar鼠为供体 ,受体鼠再分为A、B、C三组 ,其中A组为对照组 ,B组为双侧颈淋巴结切除组 ,C组为同侧颈淋巴结切除组 ,每组 12只鼠 ,其中 10只用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裂隙灯下观测 ,2只用于角膜植片病理学检查。对各组角膜存活情况进行评分比较 ,评价疗效。结果 :B、C两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 (meansurvivetime,MST)分别是 (4 6 .30± 9.4 6 4 )d和 (4 4 .4 3± 7.6 0 4 )d ,明显高于A组(10 .71± 1.5 6 7)d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而B、C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移植术后 2w ,A组大鼠的角膜排斥反应各参数均明显高于B、C两组 (P <0 .0 1) ,而B、C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理检查提示A组角膜组织水肿 ,基质层明显增厚 ,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形成 ,而B、C两组仅发现内皮细胞密度较正常角膜降低。结论 :双侧颈淋巴结切除与同侧颈淋巴结切除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后者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 ,并不降低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凌士奇胡燕华王智
关键词: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