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珮

作品数:32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制造业
  • 6篇中国制造业
  • 6篇区位
  • 6篇国制
  • 5篇企业
  • 4篇对外直接投资
  • 4篇跨国
  • 4篇价值链
  • 3篇实证
  • 3篇全球价值链
  • 3篇竞争力
  • 3篇集群
  • 3篇国际竞争力
  • 3篇FDI
  • 2篇新经济
  • 2篇新经济地理
  • 2篇银行
  • 2篇中国OFDI
  • 2篇实证检验
  • 2篇双边税收协定

机构

  • 23篇武汉理工大学
  • 7篇对外经济贸易...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巴黎第一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32篇余珮
  • 2篇张搏
  • 2篇陈虹
  • 2篇孙永平
  • 1篇刘林青
  • 1篇张奋勤
  • 1篇刘欢
  • 1篇王俊杰
  • 1篇韦鑫
  • 1篇陈继勇
  • 1篇张搏
  • 1篇洪正华
  • 1篇张建华
  • 1篇程阳

传媒

  • 3篇经济评论
  • 3篇当代财经
  • 3篇经济学家
  • 3篇经济学动态
  • 2篇财经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技术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被引量:33
2016年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的创新效率测度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计算我国1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效率,并根据测度所得数值对样本园区进行两个维度的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值均偏低,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最低。高新区所处城市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园区主导产业均会影响创新效率。大部分样本高新区均存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短板。研发资源非优化配置、创新环境不完善、产业设置不合理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高新园区的效率,而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以及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则导致大部分中西部园区创新效率较低。
余珮程阳
关键词:高新技术园区创新价值链
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被引量:3
2019年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但同时面临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约束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东道国环境规制强度及地区经济特征对中国投资区位选择战略的影响十分值得关注。以2008-2015年中国对美国44个州、14个行业的直接投资存量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美国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投资规模和区位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美国各州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中国资本的流入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双重门槛值,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直接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
余珮彭歌
关键词:区位选择门槛效应
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全球工厂”的视角被引量:7
2015年
在制造业面对"空心化"威胁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背景下,基于"全球工厂"理论框架,定性和采用集聚指数、产业专业化指数、产业梯度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可续性发展的路径。上海具有升级成制造业跨国公司亚太区域总部中心的能力,长三角地区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和规模经济优势有助于该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中部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新的制造业空间布局将为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全面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余珮王俊杰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转移
行业异质性、CO2排放与政策选择--基于湖北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湖北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使得湖北碳市场建设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同的工业行业无论是其排放总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厘清各行业的碳减排潜力,必须从行业特征着手,分析行业特征与CO2排放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北省26个工业行业CO2减排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工业总产值、营业利润、国家资本、出口比例、国家政策对行业的CO2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折旧率、能源结构、外商资本比例和人均产值对CO2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行业特征,建立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援助机制,对于提高CO2排放权交易的公平性和经济性,以较低的经济代价推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奋勤孙永平余珮
关键词:能源消耗碳排放权交易
在华外资银行分层区位战略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检验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将国际生产折中方式延伸至金融产业,同时纳入我国区域地理结构和外资银行个体异质性,从微观层面运用嵌套Logit模型定量分析东道地区独特区位优势因素对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战略的影响。根据1992-2012年81家外资银行跨越中国50个城市和5大地理区域建立的273家分支机构,研究发现,外资银行在我国选择东道城市时采用"区域-城市"分层战略,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对外资银行区位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且外资银行母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分支机构类型的个体异质性影响其在华区位战略。据此,我们提出应继续放松对外资银行的管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余珮张搏洪正华张建华
关键词:外资银行
人力资本、FDI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卢卡斯之谜”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9
2008年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应该大量从富国流向穷国,而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富国的事实严重不符,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富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负相关,但是在区域层次上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正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卢卡斯之谜"的存在性。
孙永平余珮
关键词:人力资本FDI
资本项目开放视角下的集聚效应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被引量:1
2014年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国家战略,经过多年政策推动,上海已经形成了以陆家嘴为中心的、以中外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的金融产业集群。然而,根据伦敦金融城自2007年以来每半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10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以下简称“GFCI”),上海仍然在20名左右徘徊,无法与伦敦、纽约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相提并论。因此,厘清上海与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差距,并找出将其打造成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战略迫在眉睫。
余珮张搏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资本项目开放金融产业集群全球金融中心
让-雅克·拉丰对当代经济学的贡献——基于法国经济学家的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拉丰作为法国著名经济学代表人物,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以及理论和政策紧密相结合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法国经济学家与拉丰合作的文献,基于法国学者的视角,从拉丰对新规制经济学、组织和制度效率在实践中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发展中国家规制与改革的贡献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拉丰有代表性的经济思想。
余珮
关键词:拉丰新规制经济学
美国再工业化背景下中美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余珮
关键词: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双向FDI是否提升了其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被引量:8
2020年
以制造业跨境资本流动产生的正负效应为切入点,考察行业技术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双向FDI影响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调节效应。以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为样本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从整体上看,行业技术水平对单向FDI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并且双向FDI良性互动显著加强了这一作用,但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性:仅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能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并且现有行业技术水平仅能扩大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内向FDI的正向效应;由于外向FDI、双向FDI互动仍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暂时无法有效通过行业技术水平来扩大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正向作用;国内生产配套能力的加强有助于同一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体现出国家价值链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支持效应。
余珮彭歌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