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志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古气候
  • 7篇黄土
  • 4篇第四纪
  • 3篇气候
  • 3篇周期
  • 2篇地球
  • 2篇中国黄土
  • 2篇凝聚函数
  • 2篇气候记录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季风
  • 2篇古季风
  • 2篇古气候记录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磁场
  • 1篇地球轨道
  • 1篇第四纪地层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机构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余志伟
  • 9篇丁仲礼
  • 5篇刘东生
  • 2篇孙继敏
  • 2篇姜波
  • 2篇王桂梁
  • 1篇朱日祥
  • 1篇杨石岭
  • 1篇芮小平
  • 1篇徐凤银
  • 1篇付长晶
  • 1篇熊尚发
  • 1篇谭海樵
  • 1篇王大庆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质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工程设计CA...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记录的古气候周期性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对宝鸡黄土剖面250万年的磁化率时间系列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地球轨道三要素(偏心率、倾斜轴、岁差)的40万年、10万年、4万年和2万年的准周期成分在黄土沉积中有明显反映。
余志伟丁仲礼刘东生
关键词:黄土古气候周期
逆冲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被引量:12
1994年
由于逆冲断层产出构造环和规模的不同,其前缘可以有拆离型、褶皱型、前冲型、反冲型等多种样式;每种样式又可各具不同特征。此外,逆冲前缘还常伴生一些重力构造、盆地构造和不同方向的反转构造。各种构造样式可以相互转化和过渡而共存于同一逆冲带,或发育于不同道冲带中。它们是研究逆冲作用的动力状态、扩展方式和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
王桂梁姜波余志伟
关键词:逆冲断裂带前锋构造样式断层
古气候记录的时间标尺及相位关系计算──以塔吉克斯坦Chashmanigar黄土剖面为例被引量:10
2001年
轨道调谐法是确定第四纪地层时间标尺的主要手段,但人工进行轨道调谐确定时间标尺具有可操作性差、客观性差、工作量大及很难得到最佳结果等缺陷,本文描述了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轨道调谐以厘定古气候记录时间标尺的方法步骤。对于不同的气候替代性指标时间序列之间在主要周期频率上的相位关系,作者提出了利用演化凝聚函数法进行计算的新方法。作为实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塔吉克斯坦Chashmanigar黄土记录进行了时间标尺和相位关系演化的计算。
余志伟丁仲礼
关键词:相位凝聚函数古气候记录第四纪地层黄土剖面
黄土古气候记录中100ka周期与岁差、半岁差周期的非线性耦合关系被引量:11
2003年
在建立灵台、泽川和塔吉克斯坦Chashmanigar黄土剖面的时间标尺后,分别分析了这3个剖面中约100ka周期的演化过程,并使用自凝聚函数法(auto-bicoherence)考察了约100ka周期和其他周期(地轴倾斜度、岁差、半岁差)的耦合关系。计算结果显示:在0.0~0.8Ma时段,约100ka周期与岁差周期中的16ka成分及半岁差周期成分(约13.8ka,约12.4ka及约11.1ka)之间存在着2次相位耦合关系;在1.6~2.6Ma时段,128ka周期与岁差周期成分(19.3ka,16.8ka)和约10ka的半岁差周期成分之间也存在着2次相位耦合关系。上述结果表明黄土所记录的约100ka周期的产生可能是岁差、半岁差周期波非线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余志伟丁仲礼
关键词:岁差周期第四纪
过去2.5百万年间黄土与深海古气候变化周期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1
1994年
过去2.5Ma间宝鸡黄土粒度记录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Fourier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在1.6Ma以上部分,两者的周期性相当一致;但在2.5—1.6Ma时段,两者的周期记录差异很大.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记录的全球大陆冰量变化周期以与地轴倾斜度有关的0.041Ma为主,而黄土粒度曲线记录的内陆风力强度变化周期则以与偏心率有关的0.4Ma和0.1Ma为主.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是:在2.5—1.6Ma时段,内陆风力强度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变化驱动,而从1.6Ma前开始,转而主要受全球大陆冰量变化驱动.
余志伟
关键词:古气候周期黄土深海
第四纪时期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机制被引量:82
1995年
本文作者主张:古气候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应从动力因子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人手。通过对比东亚冬季风、夏季风、印度季风及全球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和频率特征,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大致在过去0.8Ma这个时段,东亚冬、夏季风基本上具同相位、同周期的互为消长演化特征;2)东南季风演化具0.1Ma的主导周期,而印度季风变化则以较短周期为主;3)东亚冬、夏季风与全球冰量变化在时间范畴上可作很好的对比,尤其是这三者均含有主导性的0.1Ma周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东亚季风演化的“全球冰量驱动模式”,并初步讨论了东亚季风变化对全球冰量变化响应的动力过程。
丁仲礼余志伟
关键词:动力机制古季风季风变化第四纪
中国黄土事件地层学
丁仲礼杨石岭孙继敏余志伟熊尚发
研究目标为:确定260万年来黄土记录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得到事件地层学的完整序列,同时综合多个剖面的气候记录,给出类似于深海Specmap的古气候曲线;研究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的旋回、振幅、周期、相位、转型事件等特...
关键词:
关键词:黄土高原古气候
黄土高原过去130ka来古气候事件年表被引量:56
1998年
在我国沙漠_黄土过渡带分别研究了榆林蔡家沟、横山石峁、会宁李家塬和定边姬塬 4个黄土剖面 ,得到过去 130ka来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记录 ,并从中识别出轨道尺度、万年左右尺度、千年尺度和千年至百年尺度这 4类古气候事件 ;运用最新研制的“自动轨道调谐时间标尺” ,分别估计了这些事件所发生的时代 ,并由此建立了黄土高原地区过去 130ka来古气候事件年表 .
丁仲礼孙继敏余志伟刘东生
关键词:黄土高原古季风
宇宙射线通量和气候变迁与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1991年
通过分析近30000年以来地球磁场强度和大气中^(14)C 含量变化,讨论了^(14)C年龄偏离实际值的原因,提出以地球磁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校正^(14)C 年龄T_c 偏离实际年龄T_t 的公式,即T_t=T_c-b(T_c-T_(?)|_(F(1))ΔF/ΔT。用这一公式校正了^(14)C 测年技术给出的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时限,并获得了与树轮年龄和U-Th 年龄一致的结果。本文还对12000年以来地球磁场强度变化与气候变迁的相关性做了探讨。
朱日祥金增信余志伟
关键词:宇宙射线古气候地球磁场强度
2.5Ma以来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对黄土粒度变化的线性驱动被引量:28
1992年
本文对2.5Ma以来宝鸡黄土剖面粒度曲线与ETP曲线做了互功率谱和凝聚函数分析,以期反映风力强度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5Ma以来粒度记录中始终存在着与地轴倾斜度、岁差呈线性响应的41000a、23000a和19000a周期;同时,在0.6—0.0MaB.P.时段存在与偏心率呈线性响应的0.1Ma周期,在2.5—1.6MaB.P.时段存在与偏心率0.4Ma呈线性响应的周期。上述结果佐证了地球轨道变化对内陆古气候变化的线性驱动作用,但该理论不能解释在约0.9—0.6MaB.P.和1.6MaB.P.前后出现的二次较大的主导气候周期转型事件。
余志伟丁仲礼刘东生
关键词:黄土粒度记录凝聚函数地球轨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