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希荣

作品数:50 被引量:66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中药
  • 11篇药材
  • 11篇色谱
  • 11篇相色谱
  • 10篇液相色谱
  • 9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丹参
  • 7篇中药材
  • 6篇洋参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色谱法
  • 6篇人参
  • 6篇西洋参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液相
  • 4篇黄芩
  • 4篇黄芩苷
  • 4篇分子鉴别
  • 4篇HPLC法

机构

  • 3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河南省中医院
  • 4篇中药质量控制...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9篇何希荣
  • 14篇黄璐琦
  • 10篇崔光红
  • 7篇王宏洁
  • 6篇王敏
  • 5篇唐晓晶
  • 5篇杨立新
  • 5篇李欣
  • 5篇杨健
  • 5篇边宝林
  • 5篇司南
  • 5篇冯伟红
  • 4篇姜廷良
  • 4篇李兰芳
  • 4篇杨京玉
  • 4篇吴志刚
  • 4篇霍海如
  • 3篇冯学锋
  • 3篇郭淑英
  • 3篇袁媛

传媒

  • 28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基层中药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四届世界养...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4
  • 1篇199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丹参酮类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多效唑加入到丹参毛状根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5d后对毛状根中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赤霉素可以促进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活性物质的积累,而多效唑则抑制了它们的积累。结论:推测多效唑是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ⅡA等化合物的合成抑制剂,且赤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丹参酮类活性成分的诱导子。
袁媛黄璐琦崔光红毛莹何希荣
关键词:丹参赤霉素
液相色谱方法分析茜草中遗传毒性成分Lucidin及其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茜草药材中是否含有有毒成分lucidin及其苷lucidin-3-O-primeveroside(EKU-4)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采用RP-HPLC,HPLC-DAD,LC-MS对6份不同来源茜草药材进行了定性检测。结果:各个药材中均能检测到EKU-4信号;②,⑤,⑥号药材中检测到Lucidin信号。结论:茜草中含有遗传毒性成分EKU-4。
司南杨健王宏洁边宝林何希荣
关键词:茜草
安国栽培丹参的质量初步评价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评价安国不同村栽培丹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丹参酮ⅡA 含量;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和汞;用AA40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镍和钴,检测限分别为1 .5 ,1 .0μg·L- 1 。结果:6 个样品中丹参酮ⅡA 含量平均值为0 .135 % ,低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有害元素砷、汞、铅、镉、镍、钴等的平均值依次为0 .341 ×10 - 6 ,0 .013 ×10 - 6 ,1 .838 ×10 - 6 ,0 .026 ×10 - 6 ,1 .287 ×10 - 6 ,0 .668 ×10 - 6μg·g - 1 ;土壤中6 种元素的比值即富集系数≤0 .5 。
胡世林刘岱崔淑莲杨立新何希荣刘永红
关键词:丹参道地药材中药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建立马兜铃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术香及其它八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用于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检测波长为390nm。结果:马兜铃酸A在0.047。0.235mg范围内(r=0.999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6%,RSD=2.04%。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中马兜铃总酸含量在0.145%~0.567%范围内,其中以河北安国含量最高(0.567%),重庆含量最低(0.145%);八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总酸含量在0.178%~0.717%范围内,其中以关木通含量最高(0.717%),华细辛含量最低(0.17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来测定其它含有马兜铃酸类中药材及中成药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
李琳王智民高慧敏王冠何希荣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
冬虫夏草与亚香棒虫草的鉴定被引量:8
2007年
何希荣
关键词: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衰退腰膝酸痛高血脂症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Toll样受体34、型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探讨黄连解毒汤对Toll样受体的作用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MyD88、TRAF-6、TRAM和TRlF的高表达(与单纯LPS刺激组比较,P<0.05或P<0.01);Poly(I:C)刺激后,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仅对TRAM利TRIF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阻断TLR4高表达,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以阻断非依赖途径为主),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4拮抗剂样作用。黄连解毒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TRAM和TRIF,影响TLR3信号转录的MyD88非依赖性途径,抑制IFN-β的过度分泌。
赵保胜刘洪斌马悦颖隋峰李兰芳郭淑英何希荣霍海如姜廷良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肺巨噬细胞
三种承气汤方药配伍对大黄泻下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0
1998年
选用均含大黄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与大黄单煎剂就其泻下作用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正常或模型状态下的动物的泻下作用大承气汤均略强于大黄,小承气汤与大黄的作用基本持平。
李晓芹沈鸿郭淑英阴健何希荣贺玉琢
关键词:方药配伍泻下作用承气汤药理
生附片与不同品种贝母配伍的药效学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单用及配伍(1∶1)应用药效学的差别,探讨中药“相反”药对配伍是否妨害治疗。方法:观察生附片与不同产地贝母配伍对大鼠体温,小鼠体温、胃排空、小肠推进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1.生附片与浙贝母配伍连续给药12d后降低正常小鼠体温的作用较单用生附片显著减弱(P<0.05)。2.生附片与浙贝或松贝配伍对抗安痛定致大鼠体温降低比单用生附片作用显著(P<0.05或P<0.01);3.生附片和松贝配伍抑制胃排空作用较单用生附片显著(P<0.05);4.生附片与松贝母配伍抗胃溃疡作用较单用生附片组强;生附片与青贝配伍抗炎方面比单用生附片作用强。结论:生附片与不同品种贝母配伍在对动物体温、胃排空功能、抗胃溃疡、及抗炎方面药理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依配伍的贝母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程度改变,值得研究。
杨庆聂淑琴翁小刚王宏洁何希荣黄璐琦
关键词:贝母胃排空肠推进抗炎体温
中药材分子鉴别新方法锚定引物扩增多态性DNA(APAPD)的研究
目的:寻找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的分子鉴定新方法。方法:在充分吸取RAPD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引物和退火温度进行了改进.以人参、西洋参为例进行方法的探索和验证。结果:引物Pg-q36F得到人参、西洋参及其9种伪品的多态性条带...
黄璐琦崔光红李欣唐晓晶何希荣
关键词:分子鉴别人参西洋参中药材鉴别
文献传递
HPLC法测定肝平颗粒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肝平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RX-C18(4.6mm×250 mm,5μm),流动相采用甲醇-水(75∶25),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有270 nm,柱温为35℃。结果:丹参酮ⅡA在0.086 4~0.432 0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6.7%,RSD为1.15%。结论:该法分离好,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邓英贤吉晓莉何希荣杨立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