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云文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血清
  • 2篇预后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端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生
  • 1篇血清水平
  • 1篇血糖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功能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4篇金坛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何云文
  • 7篇钱春生
  • 4篇钱腾达
  • 4篇张斌
  • 3篇李益欢
  • 2篇董吉荣
  • 2篇张斌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则以常规术后治疗加高压氧治疗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脑组织氧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上下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脑组织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较为积极,有助于改善患者各方面的功能状态。
钱春生张斌何云文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肢体功能神经功能
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取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8%〉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地塞米松治疗术后多次复发的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较少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以及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满意,适合临床推广。
何云文钱春生李益欢
关键词:地塞米松慢性硬膜下血肿甘露醇注射液改善率满意度
β-七叶皂甙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AQP-1和AQP-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98例HIH脑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AQP-1、AQP-4水平变化情况,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残留血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脑水肿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QP-1、AQP-4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28天两组的AQP-1、AQP-4值较治疗前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3个月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观察组好转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结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有积极作用.
钱春生张斌钱腾达何云文
关键词:Β-七叶皂甙钠水通道蛋白4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颅脑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院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NT-proBNP在预测颅脑损伤死亡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140.9±53.8)pg/ml]显著地高于对照组[(32.5±19.3)pg/ml;P<0.05].。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86.2±31.5)、(145.9±47.2)、(245.9±61.3)pg/m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0例颅脑损伤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24%;死亡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259.3±67.8)pg/ml]显著高于存活病人[(100.4±59.7)pg/ml;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T-proBNP判定颅脑损伤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44.8 pg/ml,灵敏度为81.53%,特异度为91.47%。结论颅脑损伤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与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血清NT-proBNP水平是有效预测颅脑损伤死亡结局的有效指标。
钱春生张斌钱腾达何云文李益欢董吉荣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清水平预后
老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管再生调节因子表达与肠黏膜、肠屏障功能的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管再生调节因子表达与肠黏膜、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体重为500~600g,17~20个月月龄的健康老年雄性SD大鼠,制备老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按损伤时间分为伤后3、12、24、72h和5d,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每组10只。记录和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含水量、肠黏膜显微特征、肠屏障功能和脑组织中VEGF和CD3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性颅脑损伤3h^5d,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VEGF和CD34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5),肠绒毛高度、绒毛中段直径、隐窝深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明显降低(均P<0.05);肠黏膜绒毛的破坏度明显,绒毛间质疏松,肠绒毛排列不规则甚至断裂,绒毛上皮坏死脱落,变矮,间距增宽,固有层出现不同程度水肿,上述异常在伤后24~72h达到高峰(均P<0.05)。结论密切关注老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24~72h的病情转归对降低病残和致死率应有积极意义,增高VEGF和CD34表达,促进血管再生可能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新思路。
钱春生张斌钱腾达何云文李益欢董吉荣
关键词:老年大鼠肠黏膜肠屏障功能
ACTH、COR、血糖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和血糖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AI患者70例,根据头颅MRI显示的病灶范围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观察各组ACTH、COR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ACTH、COR和血糖水平DAI轻、中和重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型组ACTH、COR和血糖水平最高,分别为(8.84±2.67)mmol·L^(-1)、(35.18±12.17)μg·dl^(-1)和(64.28±23.18)pg·ml^(-1),其次为中型组,对照组ACTH、COR和血糖水平最低。DAI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时血糖和ACTH较入院第1天有所降低,COR在治疗后第5天时较入院第1天有所降低,血糖在入院后持续下降(P<0.05)。预后良好者伤后6个月ACTH、COR和血糖水平分别为(31.07±11.17)pg·ml^(-1)、(17.11±8.49)μg·dl^(-1)和(4.67±0.88)mmol·L^(-1),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血糖和ACTH判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和0.861(P<0.05),而COR判断预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638(P>0.05);血糖和ACTH判断预后的截止点分别为5.30 mmol·L^(-1)和36.05 pg·ml^(-1)。结论:监测血清ACTH、COR以及血糖浓度对DAI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中血清ACTH和血糖浓度的判断价值较高。
张斌钱春生何云文钱腾达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糖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
内外减压并颞肌贴附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并颞肌贴附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金坛市人民医院五年来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6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及内减压治疗并颞肌贴附的24例,单纯去大骨瓣减压的16例,保守治疗的16例。结果:将三个治疗组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过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内减压颞肌贴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去骨瓣减压即保守治疗者。
钱春生张斌何云文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内减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