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新宇

作品数:5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旱作
  • 4篇水稻
  • 3篇地表覆盖
  • 3篇水分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旱作水稻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稻田
  • 1篇直播
  • 1篇排放量
  • 1篇旱种
  • 1篇N2O
  • 1篇CH
  • 1篇CH4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基尔大学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作者

  • 5篇黄新宇
  • 4篇徐阳春
  • 4篇沈其荣
  • 2篇李曼莉
  • 2篇殷晓燕
  • 1篇尹金来
  • 1篇周春霖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作水稻和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 3 5~ 3 7倍 ,旱作稻田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水作稻田的 1 0 6~ 1 6 4倍 ,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水作的 3倍左右。尽管地表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温效果 ,但因水分胁迫使旱作水稻生育期较水作延长 4~ 1 0d ;旱作中的覆膜处理保墒增温效果最好 ,灌水量最低 ,其耕层土壤温度比其他旱作处理平均高 1℃ ,生育期延长时间最短。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 95 74、 85 1 8、 84 81和 7833kg·hm-2 。覆膜处理虽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略高于盖草处理 ,但差异不显著 ,且覆膜处理存在成本高 ,污染土壤等缺陷。因此盖草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替代水稻覆膜旱作的技术。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 Dittert
关键词: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被引量:48
200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水分需求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3倍多,旱作盖草处理的灌溉量为434.5m3/hm2,仅相当于水作的24.6%。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盖草>覆膜>裸露>水作,且旱作与水作间差异极显著。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的产量分别为:8250,7207,7867,7253kg/hm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盖草旱作与水作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盖草旱作是一项效果最好的技术。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尹金来Dittert K
关键词:地表覆盖水稻旱作水分利用效率
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表覆盖处理旱作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土壤微量气体的排放。结果表明 ,旱作稻田当季N2 O的排放总量是水作稻田的 5~ 6倍 ,而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总量是旱作稻田的8~ 1 9倍。不同覆盖旱作处理N2 O的排放总量为 :裸露 >覆膜 >盖草 ,CH4 排放总量为 :覆膜 >裸露 >盖草。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 ,以分蘖盛期的 5 0mgm- 2 h- 1为最大。旱作稻田N2 O的排放与施氮关系密切 ,其排放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因施氮时期不同而异 ,基肥的峰值 (2 1 1 6 7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1 1d ;分蘖肥的峰值 (4 3 94 3 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9~ 1 0d ;穗肥的峰值则在施肥后的第 6d出现 ,达 3 3 3 5 0 μgm- 2 h- 1。
李曼莉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黄新宇殷晓燕尹金来Dittert K
关键词:旱作稻田CH4N2O排放量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的灌溉量、水分损失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旨在阐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节水机制,为地表覆盖水稻旱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于2001...
黄新宇
关键词:水稻旱作水稻地表覆盖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传递
直播旱作和水作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黄新宇李曼莉尹金来K1aus Dittert
关键词:旱作水稻水稻氮素吸收直播旱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