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阳春

作品数:358 被引量:5,189H指数:4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11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1篇农业科学
  • 40篇语言文字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5篇土壤
  • 43篇微生物
  • 37篇青枯
  • 36篇青枯病
  • 36篇枯病
  • 34篇堆肥
  • 28篇农业
  • 26篇番茄
  • 25篇水稻
  • 22篇有机肥
  • 21篇农业集约化
  • 21篇集约化
  • 19篇氮肥
  • 18篇连作
  • 18篇番茄青枯病
  • 17篇根系
  • 15篇物量
  • 13篇幼苗
  • 13篇施用
  • 12篇小麦

机构

  • 30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9篇南昌大学
  • 2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0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基尔大学
  • 5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复旦大学
  • 4篇盐城师范学院
  • 3篇嘉应学院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贵州省烟草科...
  • 3篇江苏沿海地区...
  • 3篇阜宁县人民政...
  • 3篇阜阳职业技术...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355篇徐阳春
  • 204篇沈其荣
  • 99篇韦中
  • 54篇杨兴明
  • 51篇董彩霞
  • 29篇黄启为
  • 24篇梅新兰
  • 20篇杨天杰
  • 18篇冉炜
  • 15篇沈标
  • 15篇薛卫
  • 12篇王世梅
  • 9篇张春兰
  • 9篇郭世伟
  • 9篇蒋廷惠
  • 8篇周春霖
  • 7篇蔡大同
  • 6篇尹金来
  • 6篇金穗华
  • 6篇谢凯

传媒

  • 3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4篇土壤学报
  • 2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0篇土壤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绍兴文理学院...
  • 4篇语言教学与研...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汉语学习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4篇2024
  • 22篇2023
  • 23篇2022
  • 19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7篇2014
  • 15篇2013
  • 22篇2012
  • 9篇2011
  • 22篇2010
  • 18篇2009
  • 16篇2008
  • 9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之”、“的”互补被引量:8
2002年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之”和“的”在语用上是互补的 :带文言色彩的偏正短语用“之” ,反之用“的”。本文对“之”和“的”的用法作了比较 ,归纳出只能用“之”的情况和只能用“的”的情况 ,认为语篇的语体对用“之”还是用“的”会作出选择。
徐阳春
关键词:结构助词现代汉语
从抑病土壤到根际免疫:概念提出与发展思考被引量:24
2021年
作物土传病害已经成为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在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生态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系统的绿色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前提。作为植物-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根际栖息着较土体土壤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是土传病原物入侵作物根系的必经之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组和病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必然影响着植物健康。笔者将根际微生态系统抵御土传病原物入侵的现象和能力,称之为“根际免疫”。本文重点梳理根际免疫概念形成的4个重要阶段:(1)抑病土壤概念的提出与发展;(2)抑病微生物筛选与作用机制;(3)抑病土壤核心微生物组及互作机制;(4)根际免疫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考。最后从关注根际微生态、注重学科交叉和系统揭示根际免疫机制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韦中沈宗专杨天杰王孝芳李荣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土传病害根际
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
徐阳春沈大春韦中沈其荣
文献传递
K_3解磷菌的解磷机理及其对缓冲容量的响应被引量:35
2010年
以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溶解作用且对玉米苗生长有促生效果的假单胞菌K3为模式菌株,采用NBRIP液体培养基研究了解磷菌K3的解磷机制及缓冲容量对其解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磷菌K3液体摇瓶培养7 d后,培养液中水溶性磷从6.54μg/mL增加至655.23μg/mL,pH从7.00降至3.99。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K3菌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苹果酸、乳酸和草酸,浓度分别为47.39 mmol/L、25.67 mmol/L和1.89 mmol/L。人工模拟K3菌株产生的有机酸及调节培养基不同pH值对磷酸三钙溶解度影响的试验表明,有机酸的螯合作用是解磷细菌K3菌株解磷的主要机理,而调节培养基pH对解磷的作用有限。液体摇瓶和土培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缓冲容量对K3解磷菌的解磷效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虞伟斌杨兴明沈其荣徐阳春
关键词:解磷细菌有机酸
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制成有机高氮肥的方法及其肥料产品
本发明一种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制成有机高氮肥的方法及其肥料产品,属于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无机氮肥和豆渣分别按70-80∶10-20∶1-8∶5-10(以干重计)混合后发酵,堆肥制成真正意义...
沈其荣徐阳春赖涛
文献传递
模态性质命题真值关系考察
2000年
本文通过构造四个逻辑关系示意图,全面刻画了模态性质命题及其否定形式之间所存在的12个等值式、12个矛盾式和120个蕴涵式,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徐阳春
关键词:逻辑
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菌液按照质量体积比1:10~1:20g/mL混合,置于摇床振荡器中振荡使生防菌吸附在生物质炭上,将上述混合悬液以灌根方式接种到移栽1~...
徐阳春韦中王孝芳黄大鹏徐大兵沈其荣
文献传递
一种固体发酵生产γ-多聚谷氨酸的细菌YXY-C1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发酵生产γ-多聚谷氨酸的细菌YXY-C1及其产品,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到了一株高效产生γ-多聚谷氨酸的菌株YXY-C1,该菌株能够以牛粪和味精粕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辅料:麸皮、玉米粉、豆粕...
沈其荣雍晓雨杨兴明尹成红徐阳春冉炜
文献传递
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对氨氧化细菌除氨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以海藻酸钠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包埋固定载体,以固定化氨氧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氨氧化细菌的最佳包埋条件,并比较了未固定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两种处理对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4%、CaC l2浓度为3%、包菌量为3.0 g L-1时,氨气去除率均超过80%,达到最佳包埋条件。与未固定细胞的处理相比,固定化细胞对温度、pH的变化以及有机物、有毒物质污染等环境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包蔚杨兴明吴洪生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氨氧化细菌固定化海藻酸钠氨氮去除率
硅酸盐细菌促进玉米生长的生理机制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土培与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酸盐细菌促进玉米生长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可以增加玉米的生物量和含水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高20%以上。硅酸盐细菌还能提高植物体内的硝酸还原酶(NRA)和ATPase的活性,促进植物对N素的吸收和利用。硅酸盐细菌处理可降低介质中的pH,从而有利于介质中养分的活化与迁移。
占新华蒋廷惠徐阳春谭卫华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玉米生理机制生物量含水量养分迁移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