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莉

作品数:37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宝鸡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小麦
  • 7篇春小麦
  • 6篇气候
  • 5篇水分
  • 5篇气候变化
  • 4篇粮食产量
  • 4篇绿洲
  • 4篇荒漠
  • 4篇荒漠绿洲区
  • 4篇耕地
  • 3篇灾害
  • 3篇灾害等级
  • 3篇水分利用
  • 3篇水分利用效率
  • 3篇农田
  • 3篇蚯蚓
  • 3篇蚯蚓活动
  • 3篇西安北郊
  • 3篇小麦产量

机构

  • 34篇宝鸡文理学院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

  • 37篇马莉
  • 12篇宋佃星
  • 6篇赵景波
  • 5篇王全九
  • 1篇邵天杰
  • 1篇韩景卫
  • 1篇张掌权
  • 1篇延军平
  • 1篇郭俊理
  • 1篇牛俊杰
  • 1篇顾静
  • 1篇李美娟
  • 1篇冯凤

传媒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 5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科技与创新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河中游春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确定黑河中游地区的最佳灌溉制度,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下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并对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和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在各个生育期的变化速率和增长量有明显差异,且产量及构成要素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420mm是该地区春小麦的最佳灌溉量。
马莉王全九
关键词:黑河中游春小麦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在大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被应用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基于雨课堂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雨课堂+腾讯会议+QQ班级群”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根据所提出的新模式对大学地理课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与方法评价,构建实时互动的教学环境,以期达到高效、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刘美泽马莉宋佃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大学课堂
覆盖措施对春小麦田土壤含水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高效节水措施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缓解中国荒漠绿洲区灌溉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基于此设定了大田定点观测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荒漠绿洲区春小麦耗水规律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石子覆盖(S)、地膜覆盖(B)、秸秆覆盖(M)和对照(CK)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措施使土面蒸发量降低了25.6%~37.9%,有效的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春小麦耗水量分别为B处理减少了13%,M处理减少了14%,S减少了8%,但B处理下的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WUEi)最高。可见,地膜覆盖是是适合该地区最佳的节水种植方式。
马莉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面蒸发耗水量春小麦
关于县域大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研究——以黄陵县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以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的黄陵县作为研究区域,根据黄陵县1949-2006年58年间统计资料,分析了该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及耕地面积等要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总产值随着国内总产值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
马莉郭俊理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总产值国内总产值耕地面积
蚯蚓活动对宝鸡地区农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蚯蚓活动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土柱模拟实验,设置3种土壤容重(ρ1,ρ2,ρ3分别为1.28,1.32和1.36 g/cm 3)条件,分析接种蚯蚓和对照处理(无蚯蚓)下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又称入渗率)、出水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及土壤孔隙特征。结果接种蚯蚓后,土壤水分入渗率随时间推移呈“降低-增加-降低”的曲线变化,蚯蚓活动改变了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接种蚯蚓后土壤水分初始入渗率提高了0.3%~66.7%,稳定入渗率提高了1.67~2.08倍,土壤出水量提高了1.0~1.3倍。蚯蚓活动使得土壤容重降低了9.4%~12.5%。容重越小,蚯蚓活动越强烈,土壤孔隙越发育,土壤水分入渗能力越强。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远小于蚯蚓活动产生的影响。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和出水量均随土壤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呈极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蚯蚓活动通过改变土壤孔隙,可促进极端强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入渗,减少土壤表面侵蚀,提高深层土壤含水量,进而对植被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李丹丹马莉陈漾漾程凯婧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入渗孔隙度蚯蚓
西安北郊相家巷渭河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研究
根据西安北郊相家巷河漫滩沉积剖面中180个样品的颗粒分析和历史文献资料记载,研究了西安北郊相家巷在距今660年至1200年之间的洪水变化。资料表明,西安北郊渭河段项家巷XJX剖面在1200-660年间形成的洪水沉积分层明...
马莉赵景波韩景卫
关键词:粒度特征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不同灌溉定额下春小麦光合光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为了探讨荒漠绿洲区春小麦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机制,测定了6个灌溉处理下春小麦的光合响应过程,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对春小麦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比较,筛选出最优模型,并利用最优模型对不同灌溉处理下春小麦的光合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小麦叶片光合性能呈增加趋势,且灌浆前期大于灌浆后期;经误差分析,不同灌溉定额下4种模型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存在差异,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对高灌水处理的光响应曲线模拟精度高于低灌水处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所有处理的模拟精度均最高,是拟合荒漠绿洲区春小麦光响应曲线的最优模型;光合参数显示,420 mm灌溉定额处理下春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均高于其他灌溉处理,而光补偿点则显著降低。荒漠绿洲区,适当的灌溉定额有利于扩大春小麦光的适应范围,提高光能利用能力,增加产量。
马莉王全九
关键词:春小麦荒漠绿洲区灌溉定额光合特征光响应模型
免耕覆盖措施下蚯蚓活动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免耕覆盖措施下,蚯蚓种群数量对秋玉米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4个蚯蚓接种处理,分别为NTSE_(0)(对照组,0条/m^(2))、NTSE_(20)(2条/m^(2))、NTSE_(50)(5条/m^(2))、NTSE_(100)(11条/m^(2))。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蚯蚓活动主要提高了0.25~0.5 mm(6.28%~50.62%)、0.5~1 mm(0.51%~41.24%)和1~2 mm(4.18%~25.68%)的团聚体含量。足够数量的蚯蚓活动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蚯蚓活动可提高0.88%~14.67%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1.41%~8.20%的几何平均直径(GMD)。(2)蚯蚓活动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0-100 cm土层(除0-20 cm),NTSE_(20)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0.23~1.54 g/kg),而在0-100 cm土层,NTSE_(50)和NTSE_(100)均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32~2.66 g/kg和0.06~0.94 g/kg),说明适量的蚯蚓接种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蚯蚓活动引起的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总有机碳之间在0-60 cm土层呈负相关关系,在61-100 cm土层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蚯蚓活动提高了土壤中的较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团聚体稳定性,改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关中平原秸秆还田实践中引入蚯蚓接种手段及蚯蚓活动对于改良土壤结构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数据支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熊丽军马莉宋佃星刘美泽李亦男
关键词:免耕覆盖蚯蚓活动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地方高校地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多维构建
2019年
实验课程是理论知识应用化的体现,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采用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总结当前地方高校地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验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和实验手段陈旧等问题,提出: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多维开放性实验项目,丰富地理实验课程内容;在实验教学方法中引入"微课"的教学模式和虚拟实验室平台,增强实验课时设置的灵活性,达到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为地方高校地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案例分析与理论参考.
马莉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
宝鸡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而指导区域建立适应气候模式。在运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对气候变化趋势探讨的基础上,对关键气候因子与小麦产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标准时段解析小麦气候产量与技术产量。结果表明,宝鸡市气温及降水突变发生在1991年,但季节性突变存在差异,气温及降水突变春、秋季均晚于夏、冬季。宝鸡市气温呈升温趋势,升温幅度为0.15℃/10 a,以冬季升温为主。降水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约为15.4 mm/10 a,夏秋季降水减少贡献最大。春季气温与小麦气候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67,气候产量以27.5 kg/(hm^2·10 a)速率增加。近54年宝鸡市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在满足灌溉的基础上,气温升高对小麦生产具有增产作用。
宋佃星马莉
关键词:气候变化小麦产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