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晶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翻译
  • 2篇文学
  • 2篇民族
  • 2篇合作翻译
  • 1篇多民族
  • 1篇信仰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彝族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语境
  • 1篇原诗
  • 1篇中国少数民族
  • 1篇中国文化走出...
  • 1篇中国英语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师专
  • 1篇史诗
  • 1篇亲属称谓
  • 1篇亲属称谓语

机构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 6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作者

  • 8篇马晶晶
  • 5篇穆雷

传媒

  • 2篇东方翻译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外语研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民族翻译
  • 1篇译苑新谭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翻译的实践和探索——马克·本德尔教授访谈录被引量:9
2017年
马克·本德尔教授是一位成果较为丰硕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西方译者。他在访谈中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讲述了对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对文化内容的处理方式、与少数民族诗人合作的翻译模式,以及自己"体验式"翻译的理念和实践;提倡在翻译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时,译者一定要亲身去民间体验民族生活和民间活动,以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并获得和原诗创作时同样的意境和灵感。
马晶晶穆雷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学翻译模式民族文化内涵原诗合作翻译
民间信仰在活态史诗翻译中的叙事重构——以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英译为例
2023年
创世史诗是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民间信仰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的英译个案中,译者团队采用了民族志诗学的深度翻译方式,在副文本中以创世神话叙事为铺垫,结合生态批评、历史叙事和民俗叙事的视角,较为完整地为目的语读者重构了彝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毕摩崇拜等民间信仰,为读者理解并欣赏创世史诗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创造了条件,也为创世史诗外译及民族民间文学外译提供了启示。
马晶晶穆雷
关键词:民间信仰创世史诗
文化语境下的汉语亲属称谓语翻译——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英亲属称谓体系存在巨大差异,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以《红楼梦》中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分析了文化语境在亲属称谓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对汉语亲属称谓语的英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晶晶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翻译文化语境
翻译研究方法的拓展:从“三角验证”到“三重证据”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跨学科翻译研究从其它学科借鉴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目前在翻译过程研究、语料库翻译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重证据”法则融合了中国传统国学历史学的考据、考证与西方人类学、民俗学的文化阐释,是一种特殊的跨学科的“三角验证”,两种方法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三重证据”(甚至“四重证据”)是翻译研究可拓展的方法论资源,将其引入翻译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可运用于翻译史研究、神话典籍、国学典籍、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及研究等多个方向。
马晶晶穆雷
新时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MTI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3年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师资现状,并进一步梳理了目前中国MTI教师发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在结合新时期特点、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四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MTI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展望,即专业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发展、自主发展及共同体建设,以及教师发展的政策支持。
马晶晶穆雷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多民族文学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启示与思考被引量:4
2021年
自2014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加强和繁荣多民族文学翻译及翻译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分析多民族文学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入手,认为加强多民族文学翻译对强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翻译学应把多民族文学翻译及其研究作为一个分支体系来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作出相应贡献。
马晶晶穆雷
口头文学翻译中的“万物志”及合作翻译——马克·本德尔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0
2019年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田野经验的民俗学家和口传文学专家,马克·本德尔教授对于翻译中国民间口传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出的万物志翻译概念,受生态批评的启发,强调在口头文学的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考虑民族志信息,也要留意物质文化.
马晶晶马克.本德尔
关键词:文学口头文学万物口传民族志
文化翻译观下的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被引量:2
2017年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规范英语,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交流中的必然产物。文化翻译观视角下,中国英语在翻译中具有客观性和重要性。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手段,中国英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中国英语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方式是在词汇层面,合理使用中国英语,大胆"存异",而在句法和语篇方面,中国英语不具显著性,翻译时要向主流英语靠近,积极"求同"。
马晶晶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走出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