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东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单晶
  • 4篇通信
  • 4篇通信技术
  • 4篇主动式
  • 4篇连接器
  • 4篇共面
  • 4篇共面波导
  • 4篇光纤
  • 4篇光纤连接
  • 4篇光纤连接器
  • 4篇光纤通信
  • 4篇光纤通信技术
  • 4篇盖板
  • 4篇波导
  • 3篇天线
  • 3篇馈电
  • 2篇蝶形天线
  • 2篇悬臂
  • 2篇悬臂梁
  • 2篇贴片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顾东华
  • 9篇丁桂甫
  • 4篇蔡玉丽
  • 3篇沈民谊
  • 3篇孙晓峰
  • 2篇黎滨洪
  • 2篇王艳
  • 1篇姜政
  • 1篇王志明
  • 1篇冯建智
  • 1篇张东梅
  • 1篇赵小林
  • 1篇陈伟强

传媒

  • 2篇微波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电子器件
  • 1篇纳米科技

年份

  • 7篇2007
  • 3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
一种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本发明包括:单晶硅基体、V型槽、光纤、薄膜盖板、微驱动器和悬臂梁,V型槽依照晶相方向设在单晶硅基体上,薄膜盖板设在V型槽上方,微驱动器设在单晶硅基体上,微驱动器通过悬臂梁与...
丁桂甫蔡玉丽顾东华
文献传递
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
一种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本发明包括:单晶硅基体、V型槽、光纤、镍薄膜弹性偏置盖板、电阻条和线触点,V型槽依照晶相方向设在单晶硅基体上,镍薄膜弹性偏置盖板设在V型槽的上方,电阻条和线触点设在镍薄膜弹...
丁桂甫顾东华蔡玉丽
文献传递
新型微通道散热器设计仿真被引量:4
2007年
在传统的硅基微通道散热器原理基础上,通过采用高热导率的散热板,以及特殊的变截面微通道阵列,实现微型散热器工作流体的整体稳定流动和短程均匀散热工作模式.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了典型换热单元在参考流速1m/s,温度283K初始状态下的流速场和温度场,散热器可输运5×107W/m2的热通量,总热阻低至0.0106℃/W.仿真结果初步验证了设计构想的合理性,散热器有望拥有良好工作特性.
王艳丁桂甫张东梅顾东华
关键词:MEMS器件有限元分析数值传热学
共面波导馈电蝶形开口振子缝隙天线被引量:8
2007年
讨论了共面波导(CPW)馈电蝶形开口振子缝隙天线。在缝隙振子天线两端加入蝶形开口结构,形成振子蝶形组合结构天线。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 HFSS)分析了设计的天线,结果表明组合结构天线具有振子天线与蝶形天线的优点:蝶形天线的宽带特性与振子天线的高增益特性,整个天线的性能得到提高。使用了两种馈电方式: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感性耦合时组合天线的带宽特性较好,从振子天线5.9%提高到10.32%;容性耦合时增益特性较好,从振子天线的3.19dB提高至6.27dB。分析了衬底厚度对天线的影响,衬底厚度的增加使谐振频率降低,但对天线带宽的影响不大。
顾东华丁桂甫孙晓峰沈民谊赵小林
关键词:共面波导馈电振子天线蝶形天线缝隙天线感性耦合
CPW馈电缝隙耦合蝶形毫米波贴片天线被引量:5
2007年
该文研究了一种工作在Ka波段共面波导(CPW)馈电缝隙耦合的蝶形贴片天线。耦合缝隙位于接地板上,而不需要额外的缝隙耦合层,使天线更易与电路相集成。耦合缝隙的存在改变了接地板上原有表面电流的分布,使电流沿着缝隙边缘流动,因此馈线与辐射源的电磁耦合效率得到提高。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HFSS)对衬底厚度、贴片角度、耦合缝隙大小等参数变化时的天线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并分析了S_(11),增益等天线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在带宽最优的条件下给出了一组参数值,此时天线的工作频率为35.5GHz,带宽为1.22GHz,增益为6.38dB。
顾东华丁桂甫陈伟强孙晓峰沈民谊黎滨洪
关键词:共面波导蝶形天线贴片天线
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
一种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本发明包括:单晶硅基体、V型槽、光纤、镍薄膜弹性偏置盖板、电阻条和线触点,V型槽依照晶相方向设在单晶硅基体上,镍薄膜弹性偏置盖板设在V型槽的上方,电阻条和线触点设在镍薄膜弹...
丁桂甫顾东华蔡玉丽
文献传递
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
一种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主动式微型光纤连接器,本发明包括:单晶硅基体、V型槽、光纤、薄膜盖板、微驱动器和悬臂梁,V型槽依照晶相方向设在单晶硅基体上,薄膜盖板设在V型槽上方,微驱动器设在单晶硅基体上,微驱动器通过悬臂梁与...
丁桂甫蔡玉丽顾东华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叉指式共面波导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1
2007年
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叉指式共面波导传输线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微加工技术加厚的接地线可以减少传输线平行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仿真和测试表明在5~20GHz范围内其回波损耗有两个极小值,极小值的位置随传输线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以-20dB为基准,这两个极小值附近的带宽可以达到1.95GHz,相对带宽分别可以达到23.5%和9.97%,相应的插入损耗在0.33dB/cm和0.5dB/cm左右。这种传输线有助于减小器件整体尺寸,在带通滤波器和移相器的设计方面有重要用途。
孙晓峰丁桂甫顾东华黎滨洪沈民谊
关键词:共面波导微加工技术传输线
纵向驱动MEMS永磁双稳态机构
2005年
在MEMS继电器中引入双稳态机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功耗。在进行理论分析证实可行性和模拟仿真优化参数后,利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方法中的牺牲层工艺制备了一种扭梁悬臂梁支撑的扭摆式MEMS永磁双稳态机构。该双稳态结构尺寸为1.9mm×1.6mm×0.03mm,通过永磁力实现无功耗姿态保持,对其单侧触点施加纵向驱动力达到15μm的纵向驱动位移可以实现双稳态姿态的切换,控制永磁体磁片、悬臂梁和扭梁的尺寸来灵活调控稳态切换所需的驱动力矩。此双稳态机构可与电磁驱动、电热驱动和静电驱动等类型的微驱动器联用构成永磁双稳态MEMS微继电器。
姜政丁桂甫王艳顾东华王志明冯建智
关键词:永磁双稳态MEMS微继电器
共面波导馈电毫米波MEMS辐射元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对无线通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功耗低、传输速度快、体积小等。在集成电路线宽向着65nm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射频电子元器件都能在集成电路上实现,如:电阻,电容,传输线等。但...
顾东华
关键词:贴片天线微带天线缝隙天线微机电系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