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规划

作品数:870 被引量:2,96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9篇期刊文章
  • 166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1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62篇肝移植
  • 299篇术后
  • 235篇移植术
  • 223篇肝移植术
  • 206篇移植术后
  • 196篇肝移植术后
  • 193篇细胞
  • 143篇肝癌
  • 92篇原位
  • 91篇并发
  • 87篇并发症
  • 84篇手术
  • 77篇原位肝移植
  • 74篇肝细胞
  • 70篇复发
  • 68篇肿瘤
  • 65篇肝脏
  • 54篇基因
  • 50篇胆道
  • 50篇器官

机构

  • 64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7篇中山大学
  • 1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7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广东省第二人...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郑州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淮北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广州器官移植...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868篇陈规划
  • 471篇杨扬
  • 307篇李华
  • 267篇陆敏强
  • 256篇易述红
  • 231篇蔡常洁
  • 228篇汪根树
  • 155篇易慧敏
  • 151篇许赤
  • 149篇傅斌生
  • 141篇张剑
  • 133篇姜楠
  • 130篇汪国营
  • 121篇张琪
  • 119篇张彤
  • 113篇何晓顺
  • 101篇张英才
  • 91篇黄洁夫
  • 52篇杨卿
  • 51篇朱晓峰

传媒

  • 78篇器官移植
  • 51篇中华肝胆外科...
  • 50篇中国实用外科...
  • 45篇中华肝脏外科...
  • 38篇中华器官移植...
  • 36篇中华实验外科...
  • 29篇中华外科杂志
  • 29篇中华普通外科...
  • 27篇肝胆外科杂志
  • 25篇中山大学学报...
  • 22篇2014中国...
  • 21篇2013中国...
  • 19篇中华医学杂志
  • 13篇2011年广...
  • 1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2012中国...
  • 1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0篇中国普通外科...
  • 10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44篇2017
  • 37篇2016
  • 26篇2015
  • 44篇2014
  • 57篇2013
  • 51篇2012
  • 63篇2011
  • 53篇2010
  • 47篇2009
  • 46篇2008
  • 59篇2007
  • 67篇2006
  • 40篇2005
  • 34篇2004
8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切除对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对肝移植术后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肝脏移植病人中有脾切除的35例病人(切脾组)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无脾切的肝移植病人60例(对照组),就术后...
许世磊张英才杨卿刘剑戎杨扬陈规划
PD-1治疗肝移植后肝癌复发诱发免疫性肝炎一例报道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因使用PD-1 单克隆抗体(默沙东公司抗PD-1 人源化抗体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
汪国营李华张英才唐晖易述红姜楠傅斌生张琪杨扬陈规划
稳定大鼠肝移植模型的规范及移植肝灌注方式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总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稳定模型的规范和提高成功率的措施,比较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对移植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显微镜下,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进行10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并依据灌注方式分组: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组(n=50)。检测术后肝功能,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49/50)和96%(48/50),3月存活率分别为93.5%(29/31)和93.3%(28/30),术后肝功能、手术成功率和3月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供肝经门静脉灌注和经腹主动脉灌注均可采用,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肝移植模型。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缩短无肝期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许赤杨扬易述红李玺张琪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显微外科手术灌注方式
肿瘤靶向性细胞穿膜肽的固相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以基质金属蛋白酶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性细胞穿膜肽,用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对其进行荧光标记,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评估。方法采用N-芴甲氧羰基(Fmoc)作为α-氨基酸的保护基,以逐个延伸的固相合成法合成肿瘤靶向性细胞穿膜肽,并在有耦合剂HATU和DMF的情况下,加入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进行荧光标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和分子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穿膜肽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正常肝脏细胞株LO2的穿膜效果,以评价穿膜肽的生物学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穿膜肽对SMMC-7721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所合成的细胞穿膜肽经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纯度为96.05%,经质谱鉴定相对分子量为3504.9。这种穿膜肽对正常肝脏细胞株LO2无明显穿膜作用,但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较强的穿膜作用,并且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Fmoc固相肽合成法成功合成细胞穿膜肽;所合成的细胞穿膜肽具有肿瘤靶向性。
何吉文李华姜楠台艳张琪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靶向性固相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2
胆管癌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2023年
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可联合胆管支架、胆道外引流、化疗等全身治疗方法治疗胆管癌,主要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胆管癌的治疗和术后肿瘤残留或局部复发的辅助性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进展、解除胆道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微创、精准及可重复等优点。目前用于胆管癌PDT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限,缺乏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共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其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旨在为PDT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陈规划全志伟吕毅张晓刚耿智敏王健东汤朝晖尚东蔡建强程南生刘青光孙诚谊吴硕东张太平张学文张永杰
关键词:胆道肿瘤肿瘤治疗方案光化学疗法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的诊疗价值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管病变(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ITBLs)的诊疗模式,评估超声造影在IBLs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提高ITBL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
张英才张彤傅斌生汪国营任杰郑荣琴陈规划杨扬汪根树张剑李华许赤易述红易慧敏姜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供肝在成人肝移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28例接受HBs Ag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病受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受者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血清HBs 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化特点。结果 28例受者术后单药口服恩替卡韦预防乙肝复发。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2例随访期内因肝细胞癌(肝癌)复发死亡。另24例受者随访12~26个月,随访期间血清HBs Ag持续阳性,经治疗HBV DNA滴度逐月下降,至术后12个月受者HBV DNA<1×102 copies/m L。24例存活受者均未发生因乙肝复发导致的移植物失功。结论作为边缘供肝,HBs Ag阳性供肝可安全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病的肝移植受者,术后需加强抗HBV治疗并密切随访。
刘荣强张英才姚嘉邓宜南朱曙光杨卿唐晖汪国营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终末期肝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核苷类似物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供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傅斌生易述红唐晖曾凯宁张彤易慧敏李华杨扬陈规划
肝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估肝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8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26例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18例采用了同轴导管技术进行肝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动脉通畅性进行评估。结果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内有3个患者死亡,1例患者接受再移植。其余14例患者随诊时间均超过2个月,中位随诊时间为21.7个月(2.3~37.2个月)。支架术后7例患者肝动脉保持通畅。4例(28.5%)患者出现肝动脉再狭窄。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1和20.5个月接受了再移植治疗。3例患者虽然肝动脉保持通畅,但仍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脓肿和胆道感染。Kaplan—Meier曲线显示1、2和3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6%、76%和76%,移植肝存活率分别为69.5%、69.5%和48.0%,原发性肝动脉通畅率分别为63%、63%和63%。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可以采用支架置入成功进行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1、2和3年患者生存率、移植肝存活率和原发性肝动脉通畅率。
黄明声姜在波朱康顺关守海李华杨杨陈规划单鸿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
肝移植术中超声检查对肝动脉并发症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超声 (IOUS)对肝动脉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6例肝移植受者施行IOUS检查 ,以峰值速度 (HAV) >4 0cm/s和阻力指数 (RI) >0 5为正常肝动脉的标准。结果 共施行 2 7例次IOUS检查 ,其中检查阳性 (HAV <4 0cm/s或RI <0 5 ) 7例次 ,经 0 5 %普鲁卡因浸泡 ,解除血管痉挛或再次吻合后 ,仍未能达到上述标准的 3例中术后出现HAT和HAS各 1例 ,其余病人术后均未出现肝动脉并发症。IOUS对动脉并发症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 10 0 % (2 / 2 )、96 % (2 4 / 2 5 )、6 6 7% (2 / 3)和 10 0 % (2 4 / 2 4 )。结论 IOUS对肝动脉并发症较高的诊断价值 ,吻合后肝动脉RI应大于 0 5 ,HAV应大于 4 0cm/s ,对于RI <0 5 ,HAV<4 0cm/s的病例在排除动脉扭曲成角和解除血管痉挛后仍不能达到上述标准者应重新吻合肝动脉。
杨扬陈规划谢晓燕蔡常洁陆敏强李梅娣黄蓓
关键词:肝移植术中诊断超声检查肝动脉并发症血管痉挛
共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