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黄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在东莞市黄江医院确诊为ICVD并行DSA的62例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ASP),观察组给予ASP联合氯吡格雷,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DSA前、DSA后7 d血小板聚集情况及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SA检查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后7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较同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方案后,两组患者行DSA检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联合氯吡格雷虽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行DS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但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用ASP,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减少因DSA检查造成的血栓现象。
- 王兵刘丹娜龚煜郑壮辉陈沛林
-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急诊术中行“三明治法”颅底重建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急诊术中行'三明治法'颅底重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4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试验组行'三明治法'颅底重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脑膜颅底重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治愈、死亡率及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硬脑膜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明治法'颅底重建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沛林黄国豪黄玉萍王伟金江勇豪蓝敏倩
-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底重建
- 新型头皮夹承载装置在头皮止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新型头皮夹承载装置在头皮止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开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甲组头皮夹应用传统方法放置,乙组应用新型头皮夹承载装置。对两组头皮愈合情况、术中各项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乙组愈合情况及美观程度均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安置头皮夹、术后回收清点头皮夹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头皮夹承载装置可明显减少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为护士提供充足头皮夹数量并方便术后清点,从而能促进切口愈合,改善外观。
- 陈沛林黄国豪王伟金
- 关键词:开颅手术
- 开颅手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比较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采取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4例的治疗效果,其中36例为开颅手术,设置为开颅组,另38例为微创手术,设置为微创组。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结果:微创组患者与开颅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5%,且微创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少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微创引流手术,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黄国豪江勇豪陈沛林李松燕黄玉萍
- 关键词:开颅手术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 27例手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入路和经钻孔引流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出血性烟雾病优劣。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7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行单纯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术后结果(梗塞发生率、病残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操作、术后梗塞发生率、术后病残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性烟雾病,经钻孔引流术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满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 王伟金孙鹏黄国豪陈沛林
- 关键词:烟雾病出血手术
- 经颞叶入路与经中央脑沟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出血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分析经颞叶皮质入路和经中央脑沟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优劣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例3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6例经颞叶入路进入血肿腔,B组20例经脑沟下段皮质入路进入血肿腔。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血肿清除率,术后3d的再出血率,术后1月死亡率,及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及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操作的比较,经脑沟皮质入路进入血肿腔更容易,止血更易,操作更简单。经中央脑沟的血肿清除率、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及术后1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明显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手术清除偏近中央脑沟皮质下的基底节区出血的血肿,经中央脑沟皮质入路较颞叶皮质入路更符合临床操作,值得推广。
- 陈沛林王伟金叶波林陈尚轩冯清亮黄国豪
-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外科治疗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58例的临床价值探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58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江勇豪翟柱文陈沛林李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一体化护理在颅脑手术头皮夹间断上夹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一体化护理在颅脑手术头皮夹间断上夹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采取头皮夹间断上夹患者50例。依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先行手术2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后行手术25例采取一体化护理,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切口愈合、切口美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00%;试验组切口乙级愈合率为20.00%,丙级愈合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0%、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美观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试验组切口美观中为12.00%,差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行头皮夹间断上夹患者中采取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切口愈合情况,提高切口美观度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黄玉萍陈沛林张志刘艳君黄国豪
- 关键词:一体化护理颅脑手术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H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给予HCH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玉萍刘艳君陈沛林张志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 腹腔穿刺置管系统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分析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应用腹腔穿刺置管系统的效果。方法 36例脑积水患者,均应用腹腔穿刺置管系统,通过脐周四点提起法将腹壁提起,通过脐缘穿刺置入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对置管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置管,置管成功率为100%,穿刺置管时间最短3 min,最长5 min,置管中无腹腔内脏器损伤、腹腔内出血出现。通过观察发现穿刺系统未损伤血管或者腹腔脏器,分流管腹腔端可以准确完成盆腔的导向。36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接受腹部X线平片复查,结果发现分流管处在腹腔中,无打结情况及反折情况,穿刺点无遗留瘢痕。36例患者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7个月,随访期间无腹壁疝、肠粘连、腹腔内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出现,获得满意分流效果。结论腹腔穿刺置管系统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应用微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成功率高,不会有瘢痕遗留等。
- 江勇豪翟柱文陈沛林袁国东黄国豪王伟金冯清亮李冰
-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