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光相

作品数:120 被引量:802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肝癌
  • 27篇肿瘤
  • 25篇胆管
  • 24篇细胞
  • 22篇手术
  • 18篇肝肿瘤
  • 15篇切除
  • 15篇外科
  • 14篇蛋白
  • 13篇MRNA
  • 12篇外科手术
  • 12篇肝细胞
  • 11篇术后
  • 11篇肝移植
  • 10篇免疫
  • 9篇异种
  • 9篇甲胎
  • 9篇甲胎蛋白
  • 9篇复发
  • 8篇胆道

机构

  • 99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福州总医院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唐山开滦矿务...

作者

  • 120篇钱光相
  • 86篇吴孟超
  • 56篇陈汉
  • 37篇张柏和
  • 26篇刘扬
  • 20篇傅继梁
  • 14篇王敖川
  • 13篇谈景旺
  • 12篇黄长辉
  • 11篇杨甲梅
  • 10篇蔡景修
  • 9篇刘鹏飞
  • 9篇何振平
  • 8篇孙经建
  • 8篇韩本立
  • 7篇周岱云
  • 7篇胡冰
  • 7篇董家鸿
  • 7篇张全周
  • 7篇龚彪

传媒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肝胆胰外科杂...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实用外科杂志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年份

  • 5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2篇1999
  • 19篇1998
  • 14篇1997
  • 15篇1996
  • 9篇1995
  • 9篇1994
  • 6篇1992
  • 9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手术处理七例报告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方法及要点。方法本组肝癌切除后,自肝断面胆管残端清除癌栓;胆总管切开取出癌栓并与肝断面上的胆管“会师”。结果随访1年,健在6例,死亡1例。
李爱军吴孟超钱光相杨广顺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肿瘤胆管癌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肝门区胆管损伤的特征及治疗
1996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自1991年2月首先在我国云南省开展以后,迅速在全国各医院普遍开展,并已扩展到其他领域。5年来全国已有500余家医院相继作了此种手术,累积病例已达5万余例。LC具有手术创孔小,术中出血少。
钱光相吴孟超张永杰陈汉张柏如
关键词:胆管损伤肝总管胆总管肝门区胆管炎胆汁性腹膜炎
间断性阻断肝血流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机理探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间断性和持续性阻断肝血流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持续阻断组、间断阻断组和假处理组,检测其肝线粒体功能、肝组织内钙和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LP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结果与间断性阻断肝血流相比,持续性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espiratorycontrolratio,RCR)、磷氧比值(P/O)、氧化磷酸化效率(oxidativephosphorylationrate,OPR)和SOD活性均显著下降,其值分别为304±017对209±015(P<001)、151±009对122±010(P<005)、242±23对134±23(P<001)及5734±385U·mgpr-1对4229±336U·mgpr-1(P<005);而肝组织内钙与LPO值均显著升高,分别为372±24μg/g对485±29μg/g(P<005)及520±017nmol·mgpr-1对587±017nmol·mgpr-1(P<005)。而在间断性血流阻断组与假处理组之?
孙经建吴孟超陈汉钱光相
关键词:线粒体过氧化物肝外科手术再灌注损伤
肝叶切除治疗肝门胆管癌被引量:1
1992年
肝门部胆管癌为最严重而常见的肝外胆管癌,本病生长较慢,转移较晚,在胆管未被肿瘤完全阻塞以前,常无特殊临床症状,由于肝门胆管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血管和肝实质,手术切除率很低,癌肿根治切除率更低。全国调查1977~1989年间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为10.4%。
钱光相吴孟超
关键词:胆管瘤切除术
突变型p5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7年
突变型p5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温增庆吴孟超陈汉钱光相许多研究表明,癌的发生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抑癌基因中p53基因研究比较清楚。p53基因失活方式主要是突变,突变后的p53基因则失去了抑癌功能,现其产物p53蛋白可用免疫...
温增庆吴孟超陈汉钱光相
关键词:肝癌突变型P53蛋白肝细胞
胆道癌NDPK/nm2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DPK/nm23 在胆道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与转移性的关系。方法 43 例胆囊腺癌,20 例胆管癌,8 例胆囊腺瘤和5 例胆囊炎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免疫胶体金方法(IGSS)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胆囊腺癌中NDPK 在转移性及非转移性肿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3.5% (4/17) ,和34.6%(9/26)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而胆管癌中分别为14.3%(1/7)和46.1% (6/1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NDPK在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并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nm23 基因可能在胆囊腺癌和胆管癌的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胆管癌的转移呈负相关而与胆囊腺癌的转移无关。
张卫钱光相吴波张秀忠
关键词:胆道肿瘤基因表达NDPK/NM23
肝胆管结石并发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再手术问题(附2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4
1990年
肝胆管结石病再次手术率高。复杂的肝胆管结石病有高位胆管狭窄和胆管炎等病变,伴有多次手术史,有的有阻塞性黄疸,如持续时间长则可发生门静脉高压症或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肝外胆管壁及其周围的静脉丛或怒张的门静脉侧支。
王敖川蔡景修韩本立钱光相刘永雄黄志强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门脉高压症手术
原发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15例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原发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原发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的病人 15例 ,其中肝癌引起胆管癌栓 7例 ,肝癌压迫或侵犯肝门部胆管 8例。其中手术 10例 ,清除肝癌原发灶 ,解除胆管梗阻。非手术 5例 ,先行减轻黄疸处理 ,然后行TAE、PEI等综合治疗。结果 手术切除病灶 ,延长生存期 ,而非手术处理组也明显改善症状 ,疗效显著。随访 12 4个月 (平均 9个月 ) 3例死亡 ,12例仍存活。结论 临床上有必要对原发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进行积极治疗 ,以改善生活质量 。
李爱军吴孟超杨广顺钱光相沈锋
关键词:病因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
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狭窄及结石被引量:47
1991年
肝胆管结石及高位胆管狭窄的治疗仍为当前胆道外科难题。本文总结我院320例肝叶切除术(右肝切除34例,左肝切除286例)的经验,全组手术死亡率1.8%,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39例次。270例获1~13年随访,远期疗效优良者84.6%。文中讨论了肝胆管狭窄及结石的常用治疗方法,主张局限于一侧或一叶的肝胆管狭窄及结石,尤以左侧肝胆管狭窄及结石伴肝实质损害者,施行左肝切除术远比左肝管Ⅰ~Ⅲ级分支广泛切开及内引流术易行,切除病灶彻底,术后疗效佳。文中亦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的要点。
钱光相张全周李智华王敖川
关键词:胆管狭窄胆管结石肝内肝叶切除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乙肝病毒整合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乙肝病毒(HBV)存在状态,采用PCR-SSC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银染技术研究其p53基因突变。结果癌组织中13例(86.7%)有HBVDNA整合,同时3例伴游离HBVDNA;癌旁4例(26.7%)有HBVDNA整合,而游离的HBVDNA却有6例。癌组织中p53基因变异8例(53.3%),1例位于第5外显子,各有2例位于第6、第7外显子,3例位于第8外显子,癌旁组织未见p53基因异常,p53基因异常的癌组织中均有HBVDNA整合。研究结果表明,HBVDNA整合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HBVDNA可能通过整合基因组后导致抑癌基因突变失去抑癌作用而引发肝癌。
温增庆杨甲梅吴孟超陈汉钱光相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