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勇

作品数:188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会议论文
  • 77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8篇肝移植
  • 68篇器官
  • 45篇术后
  • 38篇移植术
  • 32篇移植术后
  • 32篇肝移植术
  • 30篇器官移植
  • 28篇肝移植术后
  • 25篇供肝
  • 23篇细胞
  • 22篇预后
  • 21篇器官捐献
  • 21篇捐献
  • 20篇心脏
  • 14篇多器官移植
  • 13篇心脏死亡
  • 13篇腹部
  • 12篇上腹
  • 12篇上腹部
  • 12篇疗效

机构

  • 187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中山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院协会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187篇郭志勇
  • 176篇何晓顺
  • 104篇鞠卫强
  • 98篇王东平
  • 82篇朱晓峰
  • 69篇巫林伟
  • 48篇马毅
  • 46篇邰强
  • 44篇韩明
  • 38篇胡安斌
  • 33篇赵强
  • 31篇黄洁夫
  • 24篇陈茂根
  • 24篇王小平
  • 23篇王国栋
  • 19篇林建伟
  • 19篇唐云华
  • 16篇焦兴元
  • 16篇周健
  • 11篇杨安力

传媒

  • 27篇中华器官移植...
  • 21篇2014中国...
  • 16篇2013中国...
  • 10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2012中国...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移植杂志...
  • 3篇实用器官移植...
  • 3篇中华重症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30篇2017
  • 19篇2016
  • 24篇2015
  • 27篇2014
  • 23篇2013
  • 17篇2012
  • 1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抢救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抢救系统,包括:免疫豁免装置,用于从血液中分离免疫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第一容器,用于存放离体肝脏;第一管路,分别连接免疫豁免装置与人体血管;第二管路,分别连接免疫豁免装置与离体肝脏;第三管路,分别连接离...
赵强黄金波唐云华康骏李冶夫郭志勇何晓顺
常温肝肾联合灌注对猪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的保护作用
吉斐张志衡唐云华汪琳和熊玮杨璐郭志勇何晓顺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收集本中心共实施的10例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手术病例,其中5例为上腹部肿瘤伴腹腔多发转移病灶患者接受了肝脏、胰腺及上消化道全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单纯肝切除术后行器官簇移植。10例患者均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功能恢复良好。5例肿瘤患者最长存活326d,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除1例于术后4周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外,其余4例均存活,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21个月。随访期内及至患者死亡,10例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采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激素+霉酚酸酯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可以有效预防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鞠卫强何晓顺郭志勇朱晓峰王东平巫林伟邰强唐决黄洁夫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
器官移植术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新型诊断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 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3 %-17 %,而其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占67 %-75 %.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移植术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新型诊断方法,以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杨安力叶海丹陈锷鞠卫强郭志勇赖兴强王皓晨吴成林何晓顺
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中断血流多器官修复、转运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各器官的第一灌注仓、第二灌注仓和第三灌注仓,第一泵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仓和第二灌注仓连接,第二泵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
赵强黄金波李冶夫陈宏珲张涛年庆伟郭志勇何晓顺
文献传递
肝移植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营养支持经验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应用三阶梯热量递减方案营养支持的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173例次尸体肝移植中术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15例(1.2%),确诊后给予禁食、腹腔引流、抗感染、手术和营养支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其中营养支持采用三阶梯热量递减方案。第一阶:禁食状态下使用全营养混合液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热量。总热量为167~209kJ.kg-1.d-1,其中蛋白质为1.3~1.95g.kg-1.d-1,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55%,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热量比约为2:1。第二阶:经口进食流质后直至恢复正常饮食。所给肠外营养的总热量减为125~146kJ.kg-1.d-1,蛋白质为1.0~1.2g.kg-1.d-1;碳水化合物、脂肪所占总热量的比例维持不变。第三阶: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继续给予口服肠内营养素(瑞素)500mL/d,持续5~7d。结果 8例康复出院,随访12~48个月,无胃肠道漏再发;感染较重的7例(46.6%)综合治疗后仍死亡。结论肝移植后近期并发胃肠道漏的发生率低,但病死率高。三阶梯热量递减营养支持方案对治愈胃肠道漏有重要作用。
周健鞠卫强何晓顺郭志勇巫林伟朱晓峰王东平马毅胡安斌王国栋邰强黄洁夫
关键词:肝移植营养支持预后
一种主动脉封堵球囊导管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胸主动脉封堵球囊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导管体和设置于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导管体为双腔管体,双腔管体为导丝管腔和注水管腔;导管体尾端设有导丝口和注水孔,引导钢丝通过导丝口进入导丝管腔,引导导管进入血管;...
蔡常洁何晓顺曹璐童荔胡晓光郭志勇韩明王皓晨杨安力
文献传递
特异性阻断髓系mTOR信号通路减轻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器官移植受体的近期预后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是临床上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瓶颈".m-TOR 信号通路在获得性免疫细胞的活化及急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天然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慢性排斥中作用尚不明确...
吴成林邓荣海郭志勇陈茂根李宪昌王长希何晓顺
NR_073415.2在检测器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试剂盒
本发明属于疾病早期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NR_073415.2在检测器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试剂盒。本发明首次发现NR_073415.2可用于检测器官移植患者是否感染巨细胞病毒,具体为检测待测患者外周血单核...
何晓顺郭志勇杨安力陈茂根王东平张传钊胡安斌高燕娜周健邰强
文献传递
器官捐献来源供肝凋亡在评估肝移植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朱泽斌郭志勇何晓顺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