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

作品数:107 被引量:61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土壤
  • 22篇降解
  • 13篇香蕉
  • 12篇微生物
  • 10篇枯萎
  • 10篇枯萎病
  • 8篇堆肥
  • 8篇降解菌
  • 7篇色谱
  • 7篇污染
  • 7篇细菌
  • 7篇相色谱
  • 7篇香蕉枯萎病
  • 7篇百草枯
  • 6篇液相色谱
  • 6篇色谱法
  • 6篇农药
  • 5篇芽孢
  • 5篇真菌
  • 5篇菌剂

机构

  • 104篇中国热带农业...
  • 22篇海南大学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华南热带农业...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107篇邓晓
  • 89篇李勤奋
  • 54篇武春媛
  • 38篇侯宪文
  • 36篇李光义
  • 27篇李怡
  • 19篇吴东明
  • 14篇刘景坤
  • 8篇陈珊珊
  • 6篇邹雨坤
  • 6篇张桂花
  • 4篇陈淼
  • 4篇文少白
  • 4篇喻龙
  • 4篇杨桂生
  • 3篇廖晓兰
  • 3篇楚小强
  • 3篇沈哲峰
  • 3篇唐群锋
  • 3篇洪葵

传媒

  • 13篇热带作物学报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7篇农药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降解菌及其生产的菌剂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降解菌株M6,经鉴定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olen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6年5月11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57;...
李怡单颖李勤奋武春媛邓晓
文献传递
一种木薯淀粉渣制备的腐植酸液肥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淀粉渣制备的腐植酸液肥及其方法,将木薯渣等经生物发酵或生化处理,可以转化为活性腐植酸,进而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肥料产品等。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生物腐植酸液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堆体物料堆积至堆...
侯宪文李勤奋李光义邓晓武春媛
砖红壤性水稻土百草枯/2,4-D厌氧降解的Fe(III)/腐殖质呼吸驱动机制
武春媛陈楠陈珊珊楚小强邓晓
该项目针对富铁水稻土中Fe(III)/腐殖质呼吸强烈的特点,以除草剂百草枯为目标物,研究Fe(III)/腐殖质/百草枯/还原菌复杂体系中百草枯降解转化机制。结果如下:分离纯化并鉴定出5株Fe(III)/腐殖质还原菌,其中...
关键词:
从入侵杂草化感武器的破解途径入手研究外来杂草入侵系统的恢复途径及其机理
李勤奋李光义侯宪文邓晓邹雨坤张桂花刘振迪
化感作用是许多外来杂草成功入侵所依赖的主要武器之一。成果“从入侵杂草化感武器的破解途径入手研究外来杂草入侵系统的恢复途径及其机理”结合生态恢复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理念,从杂草入侵利用的化感作用入手,研究入侵地恢复途径:(1)...
关键词: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四氯在铁铝土中的吸附特征
2020年
二甲四氯(MCPA)是铁铝土区域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生物毒性大。吸附是控制MCPA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关键过程。本研究建立了以C18为色谱柱、V(甲醇):V[水(乙酸调pH值至2.5)]=80:20为流动相、PDA为检测器(检测波长280 nm)的MCPA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结合批量平衡法评估MCPA在铁铝土中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0.5~40 mg/L内,MCPA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检出限为0.2 mg/L,定量限为0.5 mg/L;回收率为98%~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5%~4.0%,适用于MCPA吸附试验的测定。铁铝土对MCPA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自由能△G<0,|△G|为9.34~14.73 kJ/mol,是一个自发的、非均质的、多层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常数Kf值在0.85~4.24 L/kg之间,属于难吸附污染物,对地下水具有环境风险。不同铁铝土对MCPA的吸附作用受土壤pH值、有机质、矿物影响,表现为水稻土>暗红湿润铁铝土>简育湿润铁铝土。氢键结合、偶极间作用是吸附发生的关键作用力。
吴东明李勤奋李勤奋邓晓李怡
关键词:二甲四氯土壤理化性质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19年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湘辣十七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化肥+秸秆还田(T3)、化肥+有机肥(T4)、75%化肥+有机肥(T5)、50%化肥+有机肥(T6)6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与不施肥(T1)处理相比,5种施肥处理产量增幅为62.89%~124.16%;与单施化肥(T2)处理相比,T3、T4、T5、T6这4种施肥处理产量增幅为7.57%~37.62%;在T4处理基础上减施25%和50%化肥处理(T5、T6),辣椒果实产量略有降低,但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各试验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在16.52%~23.43%之间,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提高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在T4处理基础上减施25%和50%化肥处理(T5、T6)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
陈淼邓晓李玮陈歆李宁杨桂生彭黎旭
关键词:辣椒施肥氮肥利用率
木薯皮堆肥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0
2009年
以木薯皮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后期已趋近于初始温度;而含水率在堆肥处理过程中变化不大。各处理的pH值在发酵结束时为7.3~7.5。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之后逐渐降低。由于堆肥原料不同,不同处理的酶活性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考虑到堆肥腐熟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判断堆肥腐熟度时应根据多种指标(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指标)综合判断。
侯宪文邓晓李光义陈炫李勤奋
关键词:堆肥木薯皮酶活性理化性质
腐殖质对除草剂百草枯厌氧降解的促进机制
百草枯(PQ)在水稻田中使用频繁,半衰期长,造成的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水稻田在种植过程中因覆水而经常处于厌氧状态,因此本文构建厌氧反应体系,研究铁/腐殖质还原菌、腐殖质对PQ降解速率的影响,并研究PQ降解与腐殖质模式物蒽...
陈珊珊邓晓刘景坤李勤奋武春媛
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在大田试验中研究了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两种农药对香蕉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在施人土壤初期对4种土壤酶活性有明显影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两种农药都对脲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毒死蜱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丁硫克百威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施用毒死蜱后,4种土壤酶活性都可在1~2周内恢复到对照水平;施用丁硫克百威后,土壤脲酶、磷酸酶和淀粉酶活性都在1~2周内恢复到对照水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需要4周才能恢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恢复,说明这两种农药对土壤酶活性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陈秋波
关键词: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根际土壤酶活性
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定量检测的一种快捷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改进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测定国标方法(GB/T 14550-2003),建立了石油醚/丙酮(1/1,v/v)混合溶剂萃取,超声波提取,浓硫酸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检测土壤中有机氯的方法。方法对目标物γ-六六六、o,p’-DDT、p,p’-DDT的检出限为0.01-0.04μg/kg,对4种供试砖红壤土样的加标回收率达到81.24%~102.36%,相对标准偏差为0.42%~3.5%。该方法在无索氏提取器和固相萃取装置实验条件下使用,具可批量处理,溶剂无毒/用量少,提取时间短和易操作优点。
武春媛朱文龙邓晓李勤奋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