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霞

作品数:45 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生态
  • 12篇土地利用
  • 8篇丘陵
  • 8篇丘陵区
  • 7篇山丘
  • 7篇浅山丘陵区
  • 5篇地貌
  • 5篇地形
  • 5篇生态系统
  • 4篇土地资源
  • 3篇生态安全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生态用地
  • 3篇碳储量
  • 2篇遥感
  • 2篇整治
  • 2篇山地
  • 2篇数据库
  • 2篇碳含量

机构

  • 45篇河北省科学院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北政法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中国国际工程...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45篇赵艳霞
  • 29篇秦彦杰
  • 26篇武爱彬
  • 24篇刘欣
  • 11篇徐全洪
  • 10篇沈会涛
  • 5篇刘芳圆
  • 4篇李庆辰
  • 4篇陈利江
  • 4篇吴忱
  • 3篇郑振华
  • 3篇崔俊辉
  • 3篇朱苏加
  • 2篇曹建生
  • 2篇蒋红军
  • 2篇郭小平
  • 2篇白洁
  • 2篇李荣华
  • 1篇刘剑锋
  • 1篇游先祥

传媒

  • 6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行山东坡不同林龄杏树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山东坡4、8、12年生和16年生杏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树各器官碳含量在447.3—488.1 g/kg;树干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林龄间树根、树枝和树叶碳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层(0—100 cm)碳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林龄对杏树林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有显著影响。4、8、12年生和16年生杏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7.810、72.647、82.450 Mg/hm2和102.336Mg/hm2;土壤层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0.1%—99.6%,且主要集中于0—40 cm。乔木层碳储量分配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土壤碳储量分配则减小。结果揭示了土壤层是杏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杏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生长过程中能显著地积累有机碳。研究结果可为经济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沈会涛张韬张韬马文才秦彦杰武爱彬曹建生赵艳霞
关键词:碳含量碳储量
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采用模糊优选模型和情景分析模型,选取河北省太行山区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分析,并定量测度了各敏感因子对生态安全警情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警情包括中警、轻警、预警3个等级,以轻警为主,所占面积比例达50%以上。从时间尺度上,整体生态安全警情呈缓慢好转态势。从空间尺度上,生态安全预警格局中段警情有所好转,南北两端警情趋于严重,尤其以南部最差。>15°坡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污染负荷指数、人均草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化肥农药负荷、景观破碎化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人均GDP和三废综合处理率10个敏感因子(权重>0.03)是影响研究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因子,对总系统生态安全的综合贡献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各子系统对总系统生态安全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状态子系统>压力子系统>响应子系统,因此需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子系统及总系统进行调控。
刘欣赵艳霞葛京凤秦彦杰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
地形因子对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转换的影响——以燕山浅山丘陵区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以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运用GIS分析了2000与2010年燕山浅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坡度、坡向3个地形因子不同区间的分布和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高程和坡度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坡向影响力较弱。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在高程和坡度上变化规律相似,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的增大迅速减小,优势分部区间为高程≤500m或坡度≤5°,草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优势分部区间为高程500-1500m或坡度5°-15°,林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或坡度增大缓慢增加,优势区间为高程>800m或坡度>5°;2000-2010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在高程≤500m和坡度≤5°区间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占到了较大比重,在坡度>25°区间以林地向草地转换为主,在剩余高程和坡度区间以及各坡向区间都以草地向林地转换为主。
武爱彬刘欣赵艳霞
关键词:地形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浅山丘陵区
河北浅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图谱特征及地形效应被引量:11
2020年
应用地学信息图谱将土地利用与地形特征相结合,可准确表达地形复杂的土地利用时空属性与演变特征,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基于1995-2015年的DEM和遥感数据,构建土地利用演变图谱和地形分析模型,借助ArcGIS软件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图谱演变类型两个角度分析了河北浅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地形效应。结果表明:1)1995-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以稳定型图谱为主,用地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总量减少,其余地类总量增加;发生变化的图谱类型以前期变化型的林地转出为主,其次为后期变化型的耕地转出。2)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梯度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低地形位和高地形位是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的优势分布区,中地形位是林地和草地的优势分布区,未利用地的优势分布从中地形位向低地形位或高地形位转移。3)土地利用演变图谱在地形梯度上差异明显,低地形位是稳定型、前期变化型和后期变化型图谱的优势分布区,土地利用结构较稳定;中地形位不存在优势分布的图谱类型和演变模式,土地利用复杂且变化剧烈;高地形位是各演变类型优势分布的集中区,土地利用多元化。该研究可为河北浅山区生态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刘欣朱苏加赵艳霞李荣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学信息图谱地形效应
基于GIS的土地整治综合分区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划分土地整治综合分区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工作。以邢台市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辅以地理要素相关分析法和主导指标方法,划分了5个土地整治综合分区,分析各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整治存在问题,提出各区的土地整治方向和重点任务。研究结果可为土地整治规划、国土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
秦彦杰赵艳霞刘欣尚月敏
关键词:土地整治GIS
基于生态资源数据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研究--以河北燕山浅山丘陵区为例
本文以河北省燕山浅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建立区域性生态资源数据库的大体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拓扑关系、输入属性和注记、数据库检查等关键步骤.利用建立的生态资源数据库对研究区域1987、2000、2010年...
武爱彬刘欣赵艳霞秦彦杰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中农户土地权利发展与保护被引量:1
2022年
如何立足于农户利益和农村农业发展,在农地流转中保护好农户土地权利是关系到农村稳定、农业进步、农民富裕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中农户土地权利的财产性、权益性、社会保障性和发展性的发展和损失风险,提出了保护农户土地权利的对策和建议。
赵艳霞徐全洪武爱彬沈会涛张焱
关键词:农地流转
应用3S获取与分析侧柏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
2014年
采用航模飞机搭载数码相机的方式,在研究区域北京市鹫峰林场上空飞行拍照获得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后期影像校正,提取林分中林木属性以及空间属性信息,通过外业调查验证,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P<0.05。选取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等3个指数计算林分的空间结构,分析发现生长状况一般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处于由纯林到弱度混交过渡阶段,均匀分布,侧柏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长状况较好的侧柏人工林处于弱度混交阶段,随机分布,侧柏在林分竞争中处于中庸地位,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等阔叶树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武爱彬游先祥赵艳霞秦彦杰刘欣
关键词:森林测计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侧柏混交度角尺度
基于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对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碳补偿/减缓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基于1995-2018年京津冀区域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和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究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净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由1995年的12461.78万t C·a^(-1)增至2018年的35706.69万t C·a^(-1),但增速减缓,其中北京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天津在2015年达到峰值,河北仍处在增长状态;2)碳吸收区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燕山—太行山地区,低净碳排放区集中分布在东南平原区,中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居民点和环渤海区域,中高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主城区,高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主城区和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城市市区以及部分县域中心城区;3)碳吸收区域和低净碳排放区域面积占比最大,为90%±2%,但碳排放量主要产生在中高净碳排放区域和高净碳排放区域,由1995年的68.41%升至2018年的87.13%。碳减排措施的综合应用是区域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武爱彬武爱彬赵艳霞郭小平
关键词:碳排放土地利用京津冀区域
地形综合指数及其在土地利用地形梯度效应分析中的应用——以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为例被引量:9
2018年
为更好地研究土地利用格局与多个地形因子综合的关系,该文基于地形位指数和坡向转换指数,提出包含高程、坡度和坡向因子的地形综合指数,应用GIS分析了1980-2015年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在地形综合指数分级上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地形综合指数能更有效地反映区域地形差异;在地形综合指数不同分级区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低级别区间(1-15),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分布占优势地位,在中级别区间(16-30),林地和草地分布占优势地位,在高级别区间(31-50),林地的分布占绝对优势。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稳定型在各级别区间分布比较稳定,1-15区间呈略微劣势分布,在16-44、49-50区间呈略微优势分布,其他变化类型在低级别区间(1-15)和最高级别区间(41-50)分布比例较大,在其他级别分布比例较小。
武爱彬秦彦杰赵艳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