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恒存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蕲蛇
  • 4篇性关节炎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狼疮
  • 4篇关节炎
  • 4篇红斑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代谢组学研究
  • 3篇质谱
  • 3篇水提
  • 3篇佐剂性
  • 3篇佐剂性关节炎
  • 3篇小鼠
  • 3篇狼疮小鼠
  • 3篇飞行时间质谱
  • 2篇蛋白
  • 2篇水提液
  • 2篇提液
  • 2篇佐剂性关节炎...

机构

  • 10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谷恒存
  • 10篇丁志山
  • 10篇丁兴红
  • 9篇范永升
  • 7篇胡金波
  • 4篇姚立
  • 3篇陈建真
  • 3篇马哲龙
  • 2篇蒋福升
  • 1篇温成平
  • 1篇陈金印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蕲蛇Ⅱ型胶原蛋白对CIA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蕲蛇Ⅱ型胶原蛋白(C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Wistar大鼠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牛CⅡ建立CI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模型组、牛CⅡ组、蕲蛇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蕲蛇CⅡ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11 d开始给药,期间采用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连续给药20 d后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蕲蛇高、中剂量组、蕲蛇CⅡ高、中剂量组和牛CⅡ组均能显著降低CIA大鼠右后足跖肿胀程度、CD4+T细胞水平,改善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其中蕲蛇CⅡ中剂量组和牛CⅡ组还能显著降低CD4+/CD8+比值(P<0.05)。结论:蕲蛇水提液及蕲蛇CⅡ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主动免疫抑制降低机体亢进的免疫应答实现的。
谷恒存胡金波丁志山陈建真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蕲蛇类风湿关节炎T细胞亚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蕲蛇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和鉴定表征被引量:11
2013年
该研究通过限制性胃蛋白酶酶解法提取蕲蛇中Ⅱ型胶原蛋白(type Ⅱ collagen,CⅡ),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其进行纯化,所得蛋白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质谱法进行表征鉴定,结果显示,蕲蛇CⅡ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 kDa,其紫外吸收峰约为223 nm;红外图谱中在1 200~1 450 cm-1具有特征吸收,表明蕲蛇CⅡ中有特征序列Gly-X-Y肽段,存在三股螺旋结构。通过对蕲蛇CⅡ与牛CⅡ进行蛋白质肽段质谱图分析对照后发现,两者具有相似肽段和CⅡ结构特征。以上鉴定表征结果证明采用酶解法提取蛋白为蕲蛇CⅡ,可为蕲蛇药材CⅡ的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谷恒存胡金波丁志山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蕲蛇胃蛋白酶
乌梢蛇水提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乌梢蛇水提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乌梢蛇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塞来昔布),分组给药20天。采用足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乌梢蛇水提液能明显减轻AA大鼠的关节肿胀度,明显降低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AA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IL-6水平。结论:乌梢蛇水提液对AA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实现的。
蒋福升马哲龙陈金印谷恒存丁兴红丁志山范永升
关键词:关节炎
基于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该文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经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探讨SLE发病及药物作用机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发现对照组、SLE模型组、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组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组的代谢图谱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根据OPLS载荷图,利用精确质量数结合二级质谱鉴定出traumatic acid,PAF,12(S)-HETE,15(S)-HETrE,Hepoxilin B3等12种差异代谢物。SLE小鼠经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后,有效调节PAF,12(S)-HETE等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接近于对照组水平。代谢通路分析表明,SLE发病会导致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通路显著变化,而解毒祛瘀滋阴方对SLE紊乱的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具有一定修复调节作用。
胡金波谷恒存丁志山姚立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MSOPLS
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MRL/lpr)经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后的代谢组学差异,以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醋酸泼尼松治疗组、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组、SLE模型组和昆明种C57BL/6J对照组小鼠的尿液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HPLC-QTOF/MS),对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应用Mass Hunter和MPP软件处理数据,数据模式识别采用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代谢组学分析发现SLE模型小鼠存在较明显的氨基酸代谢紊乱,从尿液样本中鉴别出9种有重要影响的代谢标志物。醋酸泼尼松可以部分修复SLE模型小鼠失衡的苯丙氨酸代谢通路,而解毒祛瘀滋阴方能多维修复失衡的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代谢通路。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通过多维修复失衡的氨基酸代谢通路对SLE模型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胡金波谷恒存丁志山姚立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代谢组学
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研究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Wistar大鼠A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给药组)、蕲蛇低剂量组、蕲蛇中剂量组、蕲蛇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0d,采用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蕲蛇水提液均能显著降低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P<0.01),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对不同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强度与阳性组相比有所不同。结论:蕲蛇提取液对AA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口服免疫耐受机制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实现的。
谷恒存丁兴红马哲龙温成平丁志山陈建真范永升
关键词:蕲蛇佐剂性关节炎口服免疫耐受白介素-1Β
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蕲蛇水提液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Wistar大鼠AA模型并进行随机性分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给药组)、蕲蛇低剂量组、蕲蛇中剂量...
谷恒存胡金波马哲龙丁志山陈建真丁兴红
关键词:蕲蛇佐剂性关节炎口服免疫耐受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寻找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以研究SLE所引起的机体代谢通路变化,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的正离子、负离子模式分析小鼠的血清样本,使用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和SLE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组学差异,寻找差异代谢物,并使用精确质量数结合二级质谱鉴定差异代谢物。结果:寻找并鉴定了12(S)-HETE,EPA,Hepoxilin B3等12个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大多与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有关。结论:SLE发病对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通路有显著的影响。部分差异代谢物有调节免疫的作用,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加重SLE发病时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胡金波谷恒存丁志山姚立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代谢组学
一种以蕲蛇为原料提取Ⅱ型胶原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蕲蛇为原料提取Ⅱ型胶原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蕲蛇粉末用盐酸胍-Tris-HCl混合溶液除去蛋白多糖;除去多糖后收集沉淀,用乙酸溶液溶解沉淀;溶液采用胃蛋白酶酶解释放Ⅱ型胶原蛋白;酶解液离心后取上清...
丁兴红谷恒存丁志山蒋福升范永升
文献传递
基于LC-MS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模型小鼠MRL/1pr与昆明种对照小鼠C57BL/6J尿液中代谢物差异,寻找代谢标记物,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HPLC-Q-TOF/MS),对SLE模型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应用Mass Hunter提取色谱峰信息,MPP(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软件筛选处理数据,数据模式识别方法采用有监督模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结果]SLE模型小鼠和对照组小鼠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PLS分析的载荷图和VIP值,进一步筛选对数据分型具有显著影响的离子,鉴别得到9个代谢标记物。[结论]对照代谢路径发现,氨基酸代谢异常是造成组间代谢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为从代谢途径研究SLE小鼠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胡金波谷恒存丁志山姚立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代谢组学PL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