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志山

作品数:356 被引量:2,480H指数:2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75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7篇医药卫生
  • 24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2篇细胞
  • 40篇白及
  • 34篇肿瘤
  • 26篇血管
  • 25篇增殖
  • 23篇凋亡
  • 23篇抗肿瘤
  • 22篇姜黄素
  • 21篇小鼠
  • 20篇细胞增殖
  • 19篇药理
  • 19篇内皮
  • 18篇血管生成
  • 18篇内皮细胞
  • 17篇蛋白
  • 17篇多糖
  • 17篇山核桃
  • 17篇黄酮
  • 12篇心肌
  • 12篇中药

机构

  • 308篇浙江中医药大...
  • 44篇浙江中医学院
  • 13篇浙江省中医院
  • 10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北京石景山医...
  • 4篇杭州市第一人...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浙江省立同德...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浙江省中药研...
  • 2篇浙江省杭州市...
  • 2篇绍兴市中心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55篇丁志山
  • 137篇蒋福升
  • 63篇金波
  • 52篇高承贤
  • 48篇钱朝东
  • 41篇陈铌铍
  • 35篇沃兴德
  • 33篇范永升
  • 30篇丁兴红
  • 29篇黄燕芬
  • 28篇周芳美
  • 28篇李伟平
  • 26篇吕圭源
  • 21篇程东庆
  • 19篇丁滨
  • 17篇李美芽
  • 15篇朱学鑫
  • 12篇洪行球
  • 12篇金丽霞
  • 12篇陈建真

传媒

  • 35篇中华中医药学...
  • 2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8篇中药材
  • 1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2篇浙江中医学院...
  • 12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中成药
  • 7篇蛇志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中医药科...
  • 6篇中医药学刊
  • 5篇中草药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云南中医学院...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27篇2017
  • 21篇2016
  • 18篇2015
  • 24篇2014
  • 46篇2013
  • 32篇2012
  • 17篇2011
  • 18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3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脂肪酸-姜黄素衍生物的缀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脂肪酸-姜黄素衍生物的缀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姜黄素脂肪酸缀合物可极大提高姜黄素稳定性,而且该缀合物极易与载体mPEG<Sub>2000</Sub>-PLGA疏水部分形成致密的疏水核,形...
蒋福升丁志山金波高承贤刘楠楠俞婷婷
文献传递
蚕沙发酵有机肥对连作杭白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在杭白菊连作3年的土壤上采用小区实验方法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探讨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对连作杭白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方法]田间实验设置3个处理组,依次为轮作组(杭白菊与玉米进行轮作),连作组(杭白菊连作3年),施肥组(在杭白菊连作田,第3年种植初期每株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15 g)。在收获期进行采样,用HaeⅢ、HinfⅠ分别进行酶切后,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检测。[结果]连作组、轮作组和施肥组的HaeⅢ酶切后Shannon指数分别为:3.08、3.24、3.24,HinfⅠ酶切后Shannon指数分别为3.31、3.60、3.57,可见连作组的细菌多样性明显低于轮作组和施肥组,说明连作使杭白菊根际细菌生物多样性下降,而轮作和施肥则可显著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水平。对优势菌属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不同处理组间有较大的差异。连作组的9种优势菌属中梭酸属(Clostridium)、植原体属(Phytoplasma)、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为致病菌属;施肥组的8种优势菌属中梭酸属和黄单胞菌属为致病菌属,另6种为有益菌;轮作组的8种优势属中仅有梭酸属为致病属,其余7种均为有益菌。由此推测,施肥和轮作处理均会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主要体现在减少致病菌的伤害。此外,在施肥组中还发现有被誉为生防菌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施用蚕沙发酵有机肥,能有效提高连作杭白菊的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水平,降低病原菌优势,促进功能菌和有益菌的生长,通过改善微生态环境缓解连作障碍。
彭三妹王博林徐建中丁志山袁小凤
关键词:杭白菊T-RFLP根际微生物连作
基于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该文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经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探讨SLE发病及药物作用机制。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发现对照组、SLE模型组、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组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组的代谢图谱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根据OPLS载荷图,利用精确质量数结合二级质谱鉴定出traumatic acid,PAF,12(S)-HETE,15(S)-HETrE,Hepoxilin B3等12种差异代谢物。SLE小鼠经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后,有效调节PAF,12(S)-HETE等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接近于对照组水平。代谢通路分析表明,SLE发病会导致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通路显著变化,而解毒祛瘀滋阴方对SLE紊乱的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通路具有一定修复调节作用。
胡金波谷恒存丁志山姚立范永升丁兴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MSOPLS
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方法将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米油组,环磷酰胺组(40 mg/kg),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干预21 d后,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肿瘤远端肺及淋巴道转移灶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6、IL-2、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玉米油组比较,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及抑制肿瘤远端肺转移和淋巴道转移能力增加(P<0.05,P<0.01),多糖高剂量组抑瘤率为43.07%,血清TNF-α、IL-2、IL-6、IFN-γ水平升高(P<0.05,P<0.01);与环磷酰胺组比较,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升高(P<0.01)。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均可见坏死区域,多糖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坏死现象更为明显。结论三叶青地上部分多糖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抑制肿瘤远端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而发挥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转移作用。
王碧旭卢静静孙棱程雯周芳美朱炳祺丁志山
关键词:多糖醇提物H22荷瘤小鼠抑瘤抗转移作用
西红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1年
在国内外多篇实验性文献和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对西红花资源短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解决西红花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并对西红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略的论述。
李伟平张云丁志山
关键词:西红花化学成分药理
一种独蒜兰人工培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蒜兰人工培育的方法,先将独蒜兰种子浸泡于石斛小菇发酵上清液进行预处理;再浸泡在胚乳溶液中,滴入种皮溶液中,室温反应0‑30min,4℃保存至种子破皮后,获得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移栽于土壤基质中,温度保...
周芳美梁如意陈森淼林粤刘静怡丁志山
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_1组分对大鼠胶质瘤C_6细胞增殖及C-myc、bcl-2、p^(53)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1组分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A1组分对C6细胞C-myc、bc l-2,p53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1组分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并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结果显示,随着A1组分作用剂量的增加,C6细胞的C-myc、bc l-2及p53mRNA表达均有明显降低。结论: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原癌基因C-myc、bc l-2及p53的表达有关。
陈培丰常中飞丁志山吴巧凤胡秀敏
白及茎秆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初步研究白及茎秆醇提物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作用,更好地开发利用白及药用资源。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白及茎秆和块茎醇提物,对醇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不同剂量白及茎秆醇提物处理体外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用MTS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法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率,Hoechst-PI染色法检测白及茎秆醇提物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白及茎秆醇提物对A549细胞Bcl-2、Bax和ICAM-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白及茎秆醇提物化学成分同块茎类似,并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cl-2、ICAM-1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结论:白及茎秆醇提物可通过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白及茎杆有潜力成为块茎的补充资源。
祖宇瑶费世星高承贤丁志山黄燕芬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
槲寄生内生菌发酵产物抗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抗菌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初步研究槲寄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药理作用,为解决槲寄生等寄生药用植物的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从槲寄生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对发酵产物进行了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研究。结果:从槲寄生中分离到JF、A1、G6等11株内生真菌;G6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有抑制作用;JF、A1发酵产物具有较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槲寄生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同槲寄生一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且还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发研究。
陈炎伟胡旭姣朱佳叶呀微杨玲燕陈林丁志山
关键词:槲寄生内生真菌
过氧化氢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2015年
目的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SVAREC)氧化损伤,建立SVAR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SVAREC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不同浓度的H2O2刺激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用MTS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SVAR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微孔酶标法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B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当H2O2浓度为100μM,作用时间为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该实验条件下H2O2浓度为100μmol/L,作用时间为2 h是模型的最佳复制条件。
黄晶晶施晓峰陈宇驰夏威标金波丁志山
关键词: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过氧化氢细胞损伤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