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甲状腺
  • 2篇放射性
  • 2篇I
  • 1篇碘131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发灶
  • 1篇正常大鼠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乏氧
  • 1篇转移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亢进
  • 1篇亢进症
  • 1篇化疗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谭本旭
  • 4篇罗加
  • 2篇庞华
  • 1篇张涛
  • 1篇陈英
  • 1篇王颖
  • 1篇彭志平
  • 1篇唐翠萍

传媒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4
  • 4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影响因素
2003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受甲状腺吸碘率、有效半衰期、甲状腺质量、抗甲状腺药物等众多因素影响,131I治疗的预后情况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谭本旭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131影响因素放射疗法
不同剂量131Ⅰ作用于正常大鼠甲状腺的生物效应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131I对正常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以及甲状腺细胞凋亡的标志物-Bcl-2-的变化规律,从而为临床131I治疗甲亢和非毒性甲状腺肿提供参考。
庞华谭本旭罗加
文献传递
^(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Graves病^(131)I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Graves病患者681例,记录每例患者性别、治疗前年龄、病程、停抗甲状腺药物(ATD)时间、甲状腺24h吸碘率、有效半衰期、T_3、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质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剂量及吸收剂量,分级量化每个指标值。对^(131)I治疗疗效按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治愈、未愈进行评价。用SAS软件CATMOD过程进行多项反应logit模型拟合,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31)I治疗后1年,58.3%的患者治愈,15.0%的患者未愈,26.7%为甲低。年龄、甲状腺24 h吸碘率、有效半衰期、甲状腺质量及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剂量对^(131)I治疗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24h吸碘率较低、有效半衰期较长和甲状腺较小的年轻患者,应适当减少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的^(131)I剂量。
庞华谭本旭罗加
关键词:^131IGRAVES病疗效格雷夫斯病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亢^(131)Ⅰ治疗后垂体-甲状腺轴平衡的恢复过程初探
2004年
目的 :探讨甲亢13 1Ⅰ治疗后垂体 -甲状腺轴平衡的恢复过程 ,以指导甲亢13 1Ⅰ治疗后的随访治疗。方法 :对我科 1997~ 2 0 0 0年行住院13 1Ⅰ治疗的甲亢病人 32 2例定期随访 ,并测定血清T3 、T4和TSH ,随访时间 3年。结果 :13 1Ⅰ治疗后 ,甲亢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浓度恢复正常的百分概率均逐渐升高 ,TSH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落后于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的时间 ;部分病例在 4~ 6月有一过性甲低 ,但绝大多数病例在 1年左右恢复正常。结论 :甲亢病人经13 1Ⅰ治疗后 ,甲亢症状基本在1年内得到控制 ,但其垂体
彭志平谭本旭罗加
关键词:甲亢垂体-甲状腺轴放射性核素
影响131Ⅰ治疗Graves’病疗效的因素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科从1997年2月~2000年8月已确诊而采用131I治疗且随访1年以上的甲亢患者681例,收集每例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停抗甲状腺药物(ATD)...
庞华谭本旭罗加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对化疗反应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肿瘤乏氧、体积等差异可导致其对相同治疗的不同疗效,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及其相应转移灶对全身化疗的反应性差异。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01-01-2016-12-31收治的晚期NSCLC并发肺内或相应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978例,所有患者均行2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全身化疗。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用于评估原发灶及转移灶化疗后肿瘤退缩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价原发灶及相应转移灶对全身化疗反应性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与原发灶相比,肺内转移灶(P=0.020)和相应纵膈淋巴结转移灶(P<0.001)对全身化疗反应更敏感,能达到更好的退缩。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性别(OR=0.647,95%CI=0.485~0.864,P=0.035)、吸烟(OR=1.326,95%CI=1.014~1.773,P=0.046)、组织学类型为鳞癌(OR=0.646,95%CI=0.493~0.844,P=0.002)及原发灶部位(OR=0.673,95%CI=0.521~0.869,P=0.003)等因素可导致原发灶及相应转移灶对全身化疗的反应性差异。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指出,仅原发灶部位(P=0.028)及组织学类型(P=0.026)是肺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对全身化疗差异性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与原发灶相比,晚期NSCLC患者中肺内转移灶及纵膈转移淋巴结对全身化疗的退缩更好,为该亚群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唐翠萍陈英谭本旭王颖张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肿瘤乏氧肺内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