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慧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h染色体阳性细胞来源微粒中BCR-ABL的表达及其意义
- <正>背景和目的:微粒(microparticle,MP)是真核细胞胞膜脱落产生的封闭性小囊泡,包含母体细胞的多种信息物质。近年来,负载特异性内容物的MP被定义为除激素、可溶性细胞因子外的一种全新、高效的细胞间信号交流方...
- 朱晓健游泳肖音付芬芬谢慧邹萍陈智超
- 文献传递
- GM—CSF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残留疾病二例
- 2012年
- 目的 总结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残留疾病两例的经验.方法 例1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非血缘HSCT后半年出现骨髓病态造血和不完全嵌合状态,停用免疫抑制剂3周,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例2为B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30d检测到分子水平的残留疾病.两例均皮下注射GM-CSF 300 μg,隔日1次,应用3周.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皮疹情况和肝功能,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结果 例1应用GM-CSF 1周后出现皮肤Ⅰ度急性GVHD,3周后出现Ⅱ度(皮肤和肝脏)急性GVHD,停用GM-CSF.治疗1个月时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转为完全供者嵌合状态,给予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治疗2周而缓解.例2维持CsA(全血浓度为0.134~0.472 μmol/L)治疗,在使用GM-CSF后第9天,出现Ⅰ度急性GVHD,第11天出现Ⅱ度急性GVHD(皮肤),加用泼尼松30 mg/d,共用5d,其后维持Ⅰ度急性GVHD.第30天复查,为分子生物学缓解.2例治疗前后,未发现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但DC有增加趋势,髓系衍生抑制细胞有减少趋势.结论 GMCSF可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SCT后残留疾病的治疗.
- 仲照东刘仲萍游泳朱晓健王晓庆谢慧陈智超邹萍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 饥饿应激条件下白血病细胞微粒中miRNA表达谱的改变
- <正>目的:白血病等肿瘤细胞与其局部微环境间存在复杂多维的交叉对话(cross talk)。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时,肿瘤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改造环境并增强自身适应能力。微粒(MP)是一种全新的细胞改造及适应微环境的信息载体...
- 付芬芬朱晓健肖音孙立谢慧程范军邹萍陈智超
- 文献传递
- 细胞来源微粒的体内清除及其分子机制
- 2013年
- 微粒(MP)是一种长期被忽视的重要的细胞间信息传递者,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许多临床疾病均出现外周血中MP水平升高的现象,而外周血中MP的水平同时受MP的产生和清除的影响,因此研究MP的产生和清除具有较为重要的医学意义。笔者现将对有关MP清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谢慧陈智超
- 关键词: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