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谈家胜

作品数:2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宗族
  • 5篇宗族社会
  • 4篇文化
  • 3篇傩戏
  • 3篇近现代
  • 3篇徽州家谱
  • 3篇家谱
  • 3篇贵池傩
  • 3篇贵池傩戏
  • 2篇学术价值
  • 2篇灾害
  • 2篇谱牒
  • 2篇区域文化
  • 2篇自然灾害
  • 2篇宗谱
  • 2篇历史文化
  • 2篇考析
  • 2篇淮河流域
  • 2篇家谱文献
  • 2篇教学

机构

  • 22篇池州学院
  • 6篇池州师范专科...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29篇谈家胜
  • 3篇汪志国
  • 2篇阳光宁
  • 2篇杨修菊
  • 1篇郝瑞平
  • 1篇程莉
  • 1篇何根海
  • 1篇余晓宏
  • 1篇纪永贵
  • 1篇黎俊祥
  • 1篇张军占
  • 1篇姚爱武

传媒

  • 8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茶业通报
  • 2篇东南文化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历史档案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大学图书情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池州师专学报
  • 1篇古今农业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宗族社会与地域文明——以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明清民国时期,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是一个典型的聚族而居、族有祠、宗有谱的宗族社会,宗族建设所馈留的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体现在古墟落、祠堂、民居及文化建设的典籍和艺术珍品等方面,反映出中国传统宗族社会聚落一方、营建一方的一般态势,也折射出宗族社会与地域文明的内在关联。
谈家胜
关键词:文化遗存
《绩溪南关惇叙堂宗谱》的文献特色及其价值——兼论晚清时期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的嬗变被引量:6
2011年
《绩溪南关惇叙堂宗谱》是许、余二姓的合谱,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收录的文献极为丰富,在谱牒理论、咸同兵燹、宗族规章、里居民俗等方面的记载尤重,具有较高的史学、谱牒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著录的文献类型突破传统体例的束缚,折射出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在晚清时期出现嬗变的迹象。
谈家胜郝瑞平
关键词:学术价值
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被引量:9
2009年
徽州家谱是中国家谱中的重要遗产。关于徽州家谱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愈益受到学人的重视。学术界在馆藏徽谱资源的揭示,徽谱文献的特点与价值、谱法与谱体的理论阐析以及徽州家谱文献的个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家谱与宗族社会研究、家谱的专题内容研究、民国徽州家谱研究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谈家胜
关键词:家谱宗谱族谱谱牒徽学
杜荀鹤诗中的“道”义审视——兼论杜荀鹤作品的习诗情感被引量:1
2005年
在杜荀鹤的诗文里,“道”字频现,透过“道”可探析出诗人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固守理想的“公道”,信奉资身的“儒道”,追求文名的“诗道”。因而更多的诗作反映出诗人追逐功名,力求入仕谋身、荣家的个人心理和情惑。整体诗作意境狭窄,缺乏阔大之句,高远之思,今人冠其“现实主义”诗人和作品“人民性”的评论有待进一步商榷。
谈家胜纪永贵
关键词:杜荀鹤
池州区域文化资源中的教学价值探索被引量:4
2006年
池州区域蕴藏着丰富而又厚重的地方性文化,表现在古傩文化、佛教文化、目连戏文化、诗文化等方面。它们极具个性特色又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共性特征,有着极高的史实性、文化性、旅游性等方面的教学价值。将池州区域文化引进社区性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
谈家胜
关键词:区域文化教学价值
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池州圩田开发的热潮初起于清末,繁兴于民国,大兴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截至20世纪80年代,池州沿江、河、湖滩涂湿地已开发殆尽,构筑成蜿蜒壮观的圩田网络,反映了皖江流域圩田开发的最后高潮。它一方面改变了滩涂旧貌,使过去杂草丛生的"雁鸟栖息之地"转化为优质的粮棉生产基地,且消除了血吸虫寄生的钉螺,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过度地围垦和人为的河流改道,又造成江、河、湖面的压缩和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生态水灾的频发及渔产资源的萎缩。这些历史和现实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谈家胜方向明
关键词:近现代
明清时期宗族势力对贵池傩戏的作用考析被引量:3
2008年
明清时期贵池傩戏盛演不衰,它以"社"为组织单元,由"社"下的傩神会承办,实质上由宗族势力举办,宗族不仅为傩戏的衍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傩戏起了强大的组织与保护作用,使傩戏得以传承不缀;同时宗族势力又限制并束缚了贵池傩戏的发展,使之一直保持古朴的原初形态;因之,保护贵池傩戏的一切措施和机制,均应围绕着宗族展开。
谈家胜
关键词:明清时期贵池傩戏
近代以来安徽池州圩田的管理探微与隐忧思考
2009年
历史上池州圩田的管理主要由私圩主组建的垦务公司负责,兼以民间受益户的自主管理,圩田散乱无序,水利纠纷不断,水患频仍。建国后圩田管理权收归政府,通过联圩并圩,培固堤防,疏浚沟渠,建设闸站,封山育林,退田还湖等综合治理,使池州圩田成为粮棉生产基地。但进入80年代后期,池州圩田的管理状况堪忧,值得重视。
谈家胜
关键词:建设管理
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2007年
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观和仁德政治论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者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论来批判君主专制的统治和程朱理学的虚伪。二者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相似,但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致其成效迥然不同。此既证实了儒家文化精华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又说明了儒家文化优化内核与时俱进,并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之必要性。
谈家胜
关键词:中西启蒙思想
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的文化贡献考察——兼论宗族社会与文化史的关联被引量:1
2011年
安徽贵池南山刘氏宗族元末自江西迁居贵池县元二保南山,明中叶起繁衍成八房,形成了九个自然村落。近代以来,该宗族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表现在刘瑞芬、刘世珩父子的典籍文化建设和以刘臣余、刘逊先为代表的族人搬演傩戏,传承古傩文化等方面。刘氏宗族之所以能取得上述的文化成就与贵池浓郁的文教氛围有着内在联系。透此个案,我们可管窥宗族社会与文化史学的关联。
谈家胜杨修菊
关键词:近现代文化贡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