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素安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油藏
  • 3篇剩余油
  • 3篇浅层
  • 2篇油田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浅层油藏
  • 2篇测井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质导向
  • 1篇地质导向技术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藏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藏特征
  • 1篇油层
  • 1篇油层分布
  • 1篇油井
  • 1篇油井结蜡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12篇裴素安
  • 1篇浦世照
  • 1篇熊钰
  • 1篇史燕玲
  • 1篇赵卫军
  • 1篇鲜波
  • 1篇韩秀丽
  • 1篇何琰
  • 1篇李国永
  • 1篇牟中海
  • 1篇杨志国
  • 1篇杨小亮
  • 1篇叶盛军
  • 1篇张燕

传媒

  • 6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海洋石油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尚堡油田Es1-Es3^1亚段油藏特征认识与开发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高尚堡油田Es1-Es31亚段油藏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新三维地震处理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将地质、地震、测井、油藏工程相结合,开展了高尚堡油田Es1-Es31亚段地层划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特征及油层分布研究。并针对油藏特点及存在问题,对高尚堡油田Es1-Es31亚段油藏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裴素安
关键词:储层特征油层分布高尚堡油田
地质导向技术在冀东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6
2006年
水平井地质导向是直接关系到水平井钻井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它是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随钻测井(LWD)曲线,结合综合录井(钻时、岩屑、荧光)和气测录井资料,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这一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井下钻具,提高井眼轨迹在油层中的穿透率,命中最佳地质目标。文中通过实例介绍了LWD地质导向技术在冀东油田的应用情况,并根据冀东油田地质条件下水平井钻井的特点,对水平井着陆的导向和水平段钻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在冀东油田开展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了经验。
裴素安
关键词:水平井冀东油田
南堡陆地清防蜡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南堡陆地油田多数油井结蜡严重,目前在用清防蜡工艺技术种类繁多,通过对现有的清防蜡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并对清防蜡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优选各区块清防蜡的主体技术,提高清防蜡技术针对性,不断提高清防蜡技术水平。
付科森裴素安钱江浩张燕
关键词:油井结蜡清防蜡
声波振荡解堵技术在高尚堡浅层油藏水平井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水平井是高尚堡浅层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地层出砂造成的防砂管柱堵塞严重影响了油井产能,多次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理想,为此引进了声波振荡解堵技术。从颗粒解堵、提高地层渗流性、降低流体黏度等方面探讨了声波振荡解堵的技术原理。基于水平井防砂管柱及近井地带堵塞类型分析认为,生产过程中的地层出砂颗粒运移堵塞是水平井的主要堵塞类型。高尚堡浅层油藏7口水平井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施工简单、成本低、增油效果好,可在水平井解堵中推广应用。
李国永叶盛军裴素安杨小亮孟维龙
关键词:解堵水平井
准噶尔盆地玛北斜坡带油气成藏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对风城油田和玛北油田进行成藏分析,认为烃源岩主要为玛湖凹陷的二叠系风城组,其次为佳木河组;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两个成藏期分别是三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白垩纪;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二是侏罗-白垩纪—源上—不整合—断控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条件的研究,指出乌尔禾油田—夏子街油田—玛北油田接合部P-J地层油气藏为下一步勘探方向。
何琰牟中海裴素安浦世照赵卫军
关键词:成藏分析成藏模式盖层圈闭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冀东浅层油藏的应用
2013年
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C/O)可以重新评价储层动用程度,在确定剩余油饱和度以及揭示油水分布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冀东浅层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认识和挖潜难度逐年增大,近年来通过在冀东浅层油藏该技术的应用,对浅层油藏剩余油分布的认识和挖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裴素安
关键词:碳氧比剩余油浅层油藏
柳南浅层油藏沉积特征研究
2011年
以沉积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柳南浅层油藏沉积特征研究,为寻找有利油气油气富集区充分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导。
裴素安韩秀丽
关键词:沉积微相
小井眼侧钻水平井技术的应用
2007年
N油藏属浅层河流相储层疏松砂岩常规稠油油藏,是L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本文通过对该油藏开展储层描述、剩余油分布研究等精细油藏描述工作,深化了地质认识;在剩余油富集区充分利用高含水低效井或报废井开展139.7mm套管内开窗小井眼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不仅提高了开发水平,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而且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裴素安
关键词: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
薄层底水油藏分注合采技术界限研究
2007年
在薄层底水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在纵向上大都穿越多个油层,而在油藏合采开发方案决策中,多层油藏合采层位组合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油藏开采中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油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界限对划分薄层底水油藏的开发层系和确定单井采油方式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通过建立层间无窜流双层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从层间压力、储层物性方面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薄层底水油藏分注合采技术界限和界限方程,并通过实例应用说明了图版解释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薄层底水油藏分注合采层位组合提供正确的理论方法。
熊钰鲜波杨志国裴素安史燕玲
关键词:薄层底水油藏
断块油藏合理井网论证方法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多种计算井网密度方法的学习,结合该油藏的地质、开发情况,运用最终采收率分析法和经济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开发该油藏的合理井网;运用该方法去指导该油田的开发决策和生产运行,从最大程度上避开了投资风险。
裴素安
关键词:井网密度经济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