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佳薇

作品数:3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建筑
  • 4篇湿热气候
  • 4篇气候
  • 4篇屋顶
  • 4篇建筑设计
  • 4篇教学
  • 3篇手巾
  • 3篇气候适应
  • 3篇气候适应性
  • 3篇热环境
  • 3篇民居
  • 3篇民宅
  • 2篇设计方法
  • 2篇湿热
  • 2篇适应性
  • 2篇水井
  • 2篇天井
  • 2篇骑楼
  • 2篇气候环境
  • 2篇泉州传统民居

机构

  • 35篇华侨大学
  • 3篇深圳市天华建...
  • 3篇华蓝设计(集...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5篇薛佳薇
  • 8篇冉茂宇
  • 3篇陈志宏
  • 2篇陈淑斌
  • 2篇陈永明
  • 2篇袁炯炯
  • 2篇吴扬
  • 2篇张凯
  • 1篇施建文
  • 1篇王剑平
  • 1篇申晓辉
  • 1篇关瑞明
  • 1篇方翊珊
  • 1篇曾琦芳
  • 1篇杨若菡
  • 1篇张铭

传媒

  • 4篇中外建筑
  • 4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建筑节能
  • 2篇建筑学报
  • 2篇福建建筑
  • 2篇南方建筑
  • 2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华中建筑
  • 1篇住宅科技
  • 1篇安徽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2008年“...
  • 1篇第二届泛亚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叙事主导的太湖三山岛滨水聚落认知与组构
2022年
三山岛是太湖流域集景观、生活、生产于一身的滨水聚落,为保护并发扬其遗世独立、安静祥和之特色,文章以叙事理论来认知三山岛滨水聚落及其人文历史脉络,通过叙事素材体验、空间-事件要素梳理等基础步骤,从历史文化、宗族祠堂、仪式信仰、滨水生活、自然人文五种叙事空间类型出发,认知滨水聚落空间社会文化性并探寻其构成机制,为如何在新时代城镇化语境下保护、传承与发展滨水聚落提供借鉴。
江俊杰薛佳薇蔡彩红
关键词:叙事理论叙事空间
福建三地寺观建筑看架洞口开敞程度的气候适应性
2013年
通过对福建省福州、莆田、泉州三地的代表性传统寺观建筑进行筛选,以正殿的看架洞口及重檐洞口为主,配殿的为辅进行对比,比较分析三地看架洞口开敞程度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福州寺观看架和重檐洞口呈封闭性,泉州看架和重檐洞口呈开敞性,而莆田的情况介于福州和泉州之间,呈现多样性、过渡性的特征.三地的洞口特征都是适应当地气候需求的经验做法.
薛佳薇
关键词:气候适应性
澳门当代住区中的骑楼——以黑沙环填海区为例
2019年
骑楼,早期原型为殖民地券廊式建筑,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是气候与地方经济文化结合的产物。漫步于澳门旧城区,骑楼建筑随处可见,骑楼在近代有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同时,在澳门城市发展的快速期,骑楼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集体记忆,与澳门现代建筑相结合,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化建设当中。功能方面,骑楼不再局限于商业建筑,与当代住区也有紧密的结合;形式方面,骑楼不再局限于上宅下商或后宅前商的建筑形式,形式更加多样化。由此可见,骑楼不仅仅局限于旧城建设中,在当代住区建设中亦可有实践应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通过研究分析黑沙环填海区的建设案例,总结澳门当代骑楼住区的布局方式,骑楼街道空间尺度和骑楼空间构成,并对骑楼在当代住区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
张贝贝薛佳薇
关键词:骑楼街区
叠井空间的设计适应性新探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讨论与手巾寮设计相关的三种井空间--天井、梯井和水井的个性特征,结合时代特点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叠井空间,以五堡街手巾寮设计为例,分析现代手巾寮中井空间共生的适应性.
薛佳薇冉茂宇
关键词:天井水井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文章通过对计划性社交和随机性社交两种交往模式的调研,分析厦港片区和塔下村传统社区中的交往空间特点,认为兼容、动态的适应性调整策略是闽南传统交往空间融入现代生活的法宝,是提升社区...
薛佳薇苏宋颖夏文渊
关键词:交往空间规划设计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之侨爱小学设计导则分析
2009年
5.12汶川大地震后,结合海外华侨赈灾的爱心捐款,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持开展了"侨爱小学"系列工程,本设计导则通过指令性和指导性设计要求,并提供设计范例,对具体项目进行建筑设计上的总体调控,使该系列工程充分体现"侨爱"的精神内涵并形成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类型建筑。
王剑平薛佳薇申晓辉
关键词:灾后重建调控性
从生态视角看“架空空间”在闽南幼儿园建筑中气候适应性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闽南幼儿园的架空空间所具有的适应地域气候和生态节能作用。以幼儿园使用与地域气候之间的矛盾入手,结合闽南幼儿园的四个实例分析架空空间的布局特点的方法。结果显示,在阴雨、烈日、台风天气中,架空空间能避雨、遮阳、防坠物等功能来替代户外的活动场地;在夏热气候中能承担儿童部分室内活动从而降低空调能耗且增加舒适性和生态性,总结闽南幼儿园中的架空空间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现成的参考经验。
薛佳薇
关键词:气候生态
南方旧城区滨水街区“通则不痛”的再塑造初探——以厦门沙坡尾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旧城区滨水街区,本是城市中最具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的地方,却因风貌老旧、空间封闭、功能单一等原因,成为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痛"。本文以厦门沙坡尾为例,通过对街区建筑空间和社会行为的调查分析,总结提出适应于解决南方旧城区滨水街区之"痛"的再塑造策略,为旧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指导和借鉴。
夏文渊薛佳薇
关键词:旧城区
从“建筑的社会责任”出发——以3个国际竞赛设计与指导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由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指导思想开篇,同时以笔者指导的3个国际竞赛为例,引发对建筑所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思考。
薛佳薇陈永明
关键词:UIA建筑设计竞赛社会责任
室外地表温度的模拟计算模型和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首先建立室外地表温度的温差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实测气候资料和某一居住小区的建筑状况,对建筑阴影移动引起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测和实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有相当好的一致性;最后从热环境设计角度出发,对室外活动空间选址和地面构造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冉茂宇薛佳薇袁炯炯杨若菡
关键词:地表温度模拟计算室外热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