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路路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鼠
  • 2篇当归
  • 2篇低氧
  • 2篇高原低氧
  • 1篇蛋白
  • 1篇低氧暴露
  • 1篇应激
  • 1篇水通道
  • 1篇水通道蛋白
  • 1篇水通道蛋白-...
  • 1篇通道蛋白
  • 1篇气虚
  • 1篇细胞
  • 1篇小鼠心
  • 1篇冷应激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 1篇模型小鼠
  • 1篇钠-钾-AT...
  • 1篇抗氧化

机构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蔡路路
  • 3篇刘永琦
  • 3篇骆亚莉
  • 2篇安方玉
  • 2篇李应东
  • 1篇刘雪松
  • 1篇李欣
  • 1篇马彦平
  • 1篇夏鹏飞
  • 1篇颜春鲁
  • 1篇张齐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当归不同有效部位对高原低氧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当归不同有效部位对高原低氧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PF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组及当归有效部位B、X、C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1 d。除对照组外,第8日起各组小鼠每日灌胃30 min后于低氧舱中模拟高海拔环境进行低氧暴露。第22日出舱称重后眼球采血处死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转化能力及NK细胞杀伤活力。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处死前体质量明显下降,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转化能力、刺激指数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下降,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转化能力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1),当归有效部位X组刺激指数明显升高,当归有效部位X、C组血清IL-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当归不同有效部位对低氧暴露下的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安方玉刘永琦骆亚莉李应东刘雪松张齐蔡路路孙丽姣
关键词:高原低氧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小鼠
当归有效成分对冷应激小鼠抗氧化功能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当归有效成分对冷应激小鼠抗氧化、红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当归3种有效成分(A、B、C);72只SPF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当归有效成分A、B、C、红景天共6组;灌胃给药,连续14 d;从第10 d开始,灌胃后0.5 h小鼠置于(8±2)℃水中游泳3 min,连续5 d,建立冷应激模型;小鼠断头处死,取血备用,记录动物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心搏时间,计数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脾脏、胸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粘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心搏时间[分别为(20.75±3.11)、(51.63±4.10)s]缩短,胸腺、脾脏指数[分别为(2.19±0.47)、(2.62±0.61)mg/g]下降,脾脏、胸腺GSH-Px含量[分别为(19.16±2.15)、(1.65±0.58)U/mgpro]、血清SOD含量[(173.53±27.39)U/mL]均降低,MDA含量[(12.02±0.62)nmol/mL]升高(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各组小鼠断头后心搏时间均延长,胸腺、脾脏指数升高(P<0.05);当归B、C组小鼠胸腺组织GSH-Px含量[分别为(5.32±2.47)、(3.76±1.58)U/mgpro]和RBC-IC花环率均升高(P<0.05),当归B组小鼠血清SOD水平[(220.03±36.33)U/mL]升高、血清MDA含量[(7.95±1.55)nmol/mL]降低、脾脏组织GSH-Px含量[(49.49±1.77)U/mgpro]和RBC-C3bR花环率升高(P<0.05)。结论当归有效成分B、C能增强冷应激小鼠抗氧化能力,提高红细胞粘附功能。
骆亚莉李应东刘永琦夏鹏飞颜春鲁孙丽姣蔡路路
关键词:冷应激抗氧化
高原低氧环境气虚小鼠心、肺反应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气虚小鼠心、肺反应性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SPF级模型组小鼠置于低氧舱内进行减压低氧暴露,对照组在常氧环境中饲养,连续21 d。观察小鼠体征。末次低氧暴露后检测2组小鼠心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活性,肺功能变化,心、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肺组织通道蛋白-5(AQP5)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气虚体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LDH活性增高、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P<0.01);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吸气时间、呼气时间、持续时间、潮气量、呼气末端停顿均降低和频率升高(P<0.05,P<0.01);心、肺HIF-1α蛋白、基因表达均增高,肺AQP-5基因表达增高(P<0.05,P<0.01)。结论较长时间的高原低氧暴露,可导致小鼠表现气虚体征并出现肺通气效率降低。心肌受损可能与心Na+-K+-ATP酶活性变化有关,而心、肺HIF-1α表达及肺AQP-5基因表达升高,可能有利于提高心、肺的适应性代偿反应。
骆亚莉刘永琦安方玉孙丽姣蔡路路李欣马彦平
关键词:气虚钠-钾-ATP酶水通道蛋白-5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