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德鸿

作品数:312 被引量:1,527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0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2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7篇糖尿
  • 97篇糖尿病
  • 90篇细胞
  • 77篇胰岛
  • 32篇2型糖尿
  • 32篇2型糖尿病
  • 30篇血管
  • 30篇病患
  • 28篇代谢
  • 28篇糖尿病患者
  • 27篇骨质
  • 27篇骨质疏松
  • 23篇高糖
  • 22篇胰岛素
  • 22篇胰岛细胞
  • 21篇凋亡
  • 18篇血糖
  • 18篇2型糖尿病患...
  • 16篇蛋白
  • 15篇胰岛移植

机构

  • 251篇南方医科大学
  • 5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广东省口腔医...
  • 5篇汕头大学医学...
  • 5篇广东药学院附...
  • 4篇暨南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武警广东省总...
  • 3篇珠海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08篇蔡德鸿
  • 129篇陈宏
  • 89篇张桦
  • 67篇孙嘉
  • 54篇张振
  • 50篇杨锐
  • 49篇陈容平
  • 31篇杨力
  • 29篇王娇
  • 22篇张如意
  • 22篇宋青青
  • 19篇张桦
  • 18篇黄震
  • 15篇孙平
  • 14篇何雷
  • 14篇鲁辛
  • 13篇程彦臻
  • 12篇严婷
  • 12篇叶仁青
  • 10篇翁建平

传媒

  • 45篇广东医学
  • 2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7篇中国糖尿病杂...
  • 16篇中华内分泌代...
  • 14篇实用医学杂志
  • 1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2013年广...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药品评价
  • 4篇国际内分泌代...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糖尿病杂...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0篇2014
  • 55篇2013
  • 32篇2012
  • 29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16篇2008
  • 22篇2007
  • 11篇2006
  • 15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 15篇2001
  • 7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及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的水平,探讨AD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L-6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68例新诊断T2DM患者分成两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组)51例及2型糖尿病无代谢综合征组(F组)17例。测定各组空腹血清IL-6、脂联素、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体质量(BMI)、腰臀比(W/H)等。结果 M组BMI、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管收缩压(SBP)等水平显著高于F组(P<0.05或0.01)。M组的IL-6显著高于F组,脂联素显著低于F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脂联素与TG(r=-0.30,P=0.02)呈明显正相关,与BMI(r=-0.47,P=0.39)、HOMA-IR(r=-0.30,P=0.03)呈明显负相关(P<0.05)。vaspin与HOMA-IR(r=0.347,P=0.02)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L(r=-0.45,P=0.01)呈明显负相关(P<0.05)。IL-6与LDL-L(r=0.54,P=0.00)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L(r=-0.45,P=0.01)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IL-6浓度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尚待研究。
严婷李玲玲王怀明王娇蔡德鸿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脂肪细胞因子血清脂联素INTERLEUKIN-6
胰腺小分子活性肽对H_2O_2诱导体外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胰腺小分子活性肽对H2O2诱导体外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和组织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检测其纯度与活性。对照组加入普通培养基,实验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μg/ml)胰腺小分子活性肽,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100nmol/L艾塞那肽。每组细胞做5个复孔(n=5),培养5d后每组均接受H2O2100μmmol/L处理1h。采用Hoechst33258核染色形态学观察;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bcl-2及caspase3mRNA的表达;Western-bol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300、400μg/ml胰腺小分子活性肽和阳性对照组胰岛细胞凋亡率小于对照组(P<0.05);300、400μg/ml胰腺小分子活性肽组胰岛细胞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300、400μg/ml胰腺小分子活性肽组胰岛细胞bcl-2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bax 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腺小分子活性肽在浓度为300、400μg/ml时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徐艳花王洪敏张振杨蕾蔡德鸿陈光明陈宏
关键词:过氧化氢胰岛细胞凋亡
尼克酰胺对白介素-1β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1999年
目的 观察尼克酰胺(NA)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胰岛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NA(10,20mmol/L)及其联合对胰岛细胞亚硝酸盐生成,胰岛素分泌以及胞内DNA,胰岛素含量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由IL-1β诱导的胰岛细胞亚硝酸盐生成量显著增加,同时胰岛素基础分泌以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均明显减少;胰岛细胞内 DNA,胰岛素含量及细胞活性(MTT值)均显著下降(P均<0.001);较高浓度及其的 NA(20 mmol/L)能阻断这些抑制作用(P均< 0.001);而较低浓度的 NA(10 mmol/L)虽不能阻断 IL-1β诱导的 NO生成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抑制作用,但对 IL-1β介导的其它抑制作用仍呈现保护性效应(P均< 0.001)。结论 一氧化氮(NO)虽然参与IL-1β诱导的胰岛细胞的损害过程,但可能不是唯一的效应分子。NA可能通过包括抑制NO生成等多方面机制,实现对IL-1β诱导的胰岛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
陈宏蔡德鸿王梅
关键词:尼克酰胺白细胞介素-1胰岛细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对BALB/c小鼠体外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离、扩增SD大鼠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取第5代MSCs与分离的小鼠淋巴细胞在刀豆蛋白(ConA)刺激下共培养5d,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当淋巴细胞:MSCs在1∶10及1∶50时均可抑制ConA刺激下可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MSCs在1∶10时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升高。
余劲明蔡德鸿张桦袁小澎陈宏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淋巴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游离钙变化与血栓素B_2生成的关系被引量:7
1995年
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胞浆内游离Ca ̄(2+)浓度([Ca ̄(2+)]i)与血栓素B_2(TXB_2)生成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作者用Ca ̄(2+)荧光指示剂fura-2直接测定27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苔13例,无微血管病变者14例)血小板[Ca ̄(2+)]i,并且同步测定TXB_2。结果:以钙载体A_(23187)诱导,糖尿病组血小板[(Ca ̄(2+)]i峰值为1147±52nmol/L,高于对照组(897±49nmol/LP<0.01),且与TXB,生成呈正相关:而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糖尿病组血小板[Ca ̄(2+)]i峰值为353±14nmol/L,虽高于对照组(312±16nmol/L,P<0.05),但与TXB_2生成未呈显著相关。上述改变在糖尿病有或无微血管病变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a ̄(2+)]i变化可能通过膜磷脂酶环节致使TXB_2生成增多,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病。
蔡德鸿余斌杰严棠何哲明
关键词:糖尿病血小板钙离子血栓素B2
半自动消化法分离纯化人胰岛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索用半自动胰腺消化系统建立大规模人胰岛细胞纯化的可靠方法。方法使用自制的半自动人胰腺消化分离装置及胶原酶P进行人胰腺的消化分离,用COBE2991细胞分离机及HCA-Ficoll纯化人胰岛细胞。通过DTZ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消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平均获得(386201±78219)个胰岛细胞当量(IEQ),纯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获得231420±28054IEQ,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获得(3148±317)IEQ,纯化后胰岛细胞平均纯度为(62.81±2.68)%。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对胰岛素释放刺激反应良好,高糖(16.7mmolL)时胰岛素的释放量为低糖(3.3mmolL)时的3.53倍(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半自动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纯化的人胰岛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张桦蔡德鸿韩钧凌卫国红孙嘉孙卫平张剑陈宏曾龙驿翁建平
关键词:胰岛细胞细胞分离
胸腺类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07年
刘宏何雷蔡德鸿闫玉生杨月莲
关键词:异位ACTH综合征胸腺类癌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进行性加重内分泌科
广州海珠区中老年人群不同血糖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血糖早期干预及CHD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抽取该地区45岁以上社区居民1800人,以空腹指尖血糖≥5.6 mmol/L为初筛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择期进一步以问卷调查、抽血化验及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3组。比较各组CHD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应用Framingham CHD预测模型预测10年内CHD发病风险。结果 (1)海珠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组患病率为11.00%,糖尿病组发病率为7.56%。(2)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但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前期组与糖尿病组的CHD 10年风险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患者人群的CHD 10年危险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但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与CHD关系密切,早期控制血糖对防治CHD具有积极意义。
李强陈爱华宋旭东严全能郭敬宾郝培远周珊珊蔡德鸿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冠心病
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作用其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5.5 mrnol/L葡萄糖)、高糖组(H组,25 mmom/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组(F...
宋青青孙嘉王娇杨锐陈容平张振罗海钊蔡德鸿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CK-MB/CK比值的关系
2010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CK-MB/CK)比值的关系.方法 根据HbA1c水平,将95例T2DM患者分为三组,A组HbA1c≤6.4%,B组HbA1c7.0%~7.8%,C组HbA1c≥9.0%;检测并比较三组CK-MB、CK及CK-MB/CK比值.结果 三组比较,CK-MB、CK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K-MB/CK比值低于A、C组(P<0.05).结论 T2DM患者HbA1c 7.0%~7.8%时CK-MB/CK比值最低,提示将HbA1c控制在7.0%~7.8%时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可能最小.
何雷叶仁青陈宏蔡德鸿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