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登峰

作品数:54 被引量:6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胁迫
  • 13篇大豆
  • 10篇水稻
  • 8篇铝毒
  • 7篇铝毒胁迫
  • 6篇氮素
  • 6篇低磷
  • 5篇免耕
  • 5篇基因
  • 4篇杂交
  • 4篇栽培
  • 4篇缺磷
  • 4篇籽粒
  • 4篇小麦
  • 4篇涝渍
  • 3篇栽培方式
  • 3篇植物
  • 3篇酸性磷酸酯酶
  • 3篇逆境
  • 3篇籽粒生长

机构

  • 52篇广西大学
  • 9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广西作物遗传...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湖北农学院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4篇董登峰
  • 25篇江立庚
  • 14篇韦善清
  • 9篇陈念平
  • 7篇徐建云
  • 7篇梁和
  • 5篇秦华东
  • 5篇杨杰
  • 5篇陆福勇
  • 5篇黄京华
  • 4篇张平刚
  • 4篇李艳英
  • 4篇胡钧铭
  • 4篇甘秀芹
  • 4篇李杨瑞
  • 4篇骆炳山
  • 4篇陈大清
  • 4篇王永峰
  • 3篇李猷
  • 3篇曹卫星

传媒

  • 6篇广西植物
  • 6篇广西农业生物...
  • 6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湖北农学院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农业大学...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的硅素积累与分配特性及其基因型差异被引量:19
2004年
研究了南方稻区30个水稻品种(系)的硅素积累与分配特性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水稻成熟期植株含硅量在1.62%~2.66%之间,植株含硅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前期硅素积累量少,幼穗分化期以后硅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3/4,不同生育阶段硅素积累的基因型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硅在器官中的分配因生育期及栽培季节不同而异,早季成熟期硅在茎叶穗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43.36%、23.07%和33.57%,晚季分别为33.23%、19.75%、47.02%。水稻硅素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及N、P、K积累量呈显著相关。
甘秀芹江立庚徐建云董登峰韦善清
关键词:水稻基因型差异
西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互作相关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从整体水平阐明西瓜对西瓜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抗病分子机制和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以高抗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西瓜品种"卡红(Calhoun Gray)"为试材,接种西瓜枯萎病菌和蒸馏水的根尖组织作为测验方(Tester)和驱动方(Driver),构建西瓜枯萎病菌胁迫的SSH-c DNA正向文库。利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对文库中克隆进行杂交筛选。随机测序300个阳性克隆,序列比对分析,利用RT-PCR技术分析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259条EST成功测序,167条与已知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占全部ESTs的65.5%,其中与抗病和防卫相关的有64条23种,占24.7%;卡红对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相关基因主要涉及抗病信号传导、抗病防卫、转录因子、次生代谢合成和细胞保护等方面;Aquaporin和Peroxidase基因在接种后表达量均增加。Calhoun Gray对枯萎病菌侵染作出的反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抗病相关基因主要集中在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中,获得了一些Calhoun Gray与野生西瓜PI296341在与枯萎病生理小种1互作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深入研究西瓜与枯萎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关键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李猷王日升董登峰张曼刘文君陈振东董文斌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抑制消减杂交表达序列标签
缺磷和铝毒胁迫下大豆有机酸形成分泌的作用和机理研究
缺磷与铝毒是酸性土壤最为突出的两种逆境。由于铝离子可与磷酸根形成难溶性磷酸铝沉淀,导致有效磷含量降低,所以铝毒和缺磷胁迫一般同时存在,难以分割。生产上通常通过增施磷肥和用石灰改土来缓解缺磷和铝毒的伤害,但这既不经济又污染...
董登峰
文献传递
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流转及籽粒灌浆特征(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流转与籽粒生长的动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2007年早晚季,进行桂华占、八桂香、珍桂矮(CK)3个籼稻品种试验。【结果】优质籼稻花后单株叶片和茎干重大,叶片干物质的运转率和运转速率高,但茎中干物质的运转与对照的差异较小。3个水稻品种籽粒干重的动态均可用Richard方程进行模拟,但优质品种的灌浆起动快、活跃灌浆期长,最大灌浆速率小。花后茎叶干物质的再运转占籽粒干重的1/5—1/3,其中优质品种花后叶的再运转对籽粒生长的贡献是对照的1.5-2.O倍。【结论】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叶的干物质运转与籽粒生长的关系密切,因此单株叶片干重大、花后运转率高是优质籼稻品质形成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胡钧铭江立庚徐世宏梁和董登峰
关键词:优质籼稻干物质积累籽粒生长动态特征
5种植物叶片不同采集时期草酸氧化酶的活性与性质
2008年
研究了红丝线、南板蓝、紫金牛、大叶落地生根和柳叶白前5种药用植物3个采集时期的草酸氧化酶活性及部分性质,为植物材料草酸氧化酶的评估与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种不同科属植物叶片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都比较高,但在不同采集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在35—60℃范围内,5种材料的草酸氧化酶的活必均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红丝线、紫金牛和大叶落地生根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均不受胃蛋白酶以及NaCl和CaCl2抑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而南板蓝和柳叶白前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受NaCl、CaCl2及胃蛋白酶抑制。
王永峰董登峰
关键词:植物叶片草酸氧化酶
大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EPP)研究:I.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被引量:5
2005年
对缺磷、铝毒、盐、干旱、Fe、Mn、Cu、Zn胁迫下大豆根系和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EPP)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长期缺磷和铝毒胁迫可显著提高大豆根系的PEPP活性,并表现出加成效应;(2)长期铝毒、缺磷和铝毒耦合胁迫也显著提高大豆敏感品种BL2叶片的PEPP活性;(3)盐胁迫、干旱以及长期Fe、Mn、Cu、Zn过量都显著提高大豆根系的PEPP活性,Fe、Cu、Zn缺乏则对根系和叶片的PEPP活性影响不大,长期缺Mn显著降低大豆根系及叶片的PEPP活性。
董登峰江立庚杨杰陈念平
关键词:大豆非生物胁迫
甘蔗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溶磷基因GDH和pqqE的克隆及溶磷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葡萄糖脱氢酶(GDH)和吡咯喹啉醌(PQQ)对溶磷微生物溶解无机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了探讨甘蔗内生固氮菌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DX120E的溶磷机制,从该菌中克隆溶磷基因GDH和pqqE的ORF,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还研究了该菌对不同磷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甘蔗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 GDH和pqqE基因的ORF分别为2373 bp和1143 bp,编码氨基酸分别为790个和380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DH蛋白为稳定蛋白,pqqE蛋白为不稳定蛋白。GDH蛋白是一个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膜受体蛋白,具有PQQ_membr_DH、PQQ_mGDH功能域和PQQ_DH_like超家族蛋白结构;pqqE基因编码的蛋白是胞内蛋白,含有1个PQQ_syn_pqqE功能域和Radical SAM超家族蛋白的结构。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对不同磷源的利用和GDH和pqqE基因在不同磷源培养时的qRT-PCR分析表明,该菌对不同磷源的溶磷能力表现为FePO_(4)>AlPO_(4)>Ca_(3)(PO_(4))_(2),且溶解FePO_(4)的能力与溶解Ca_(3)(PO_(4))_(2)、AlPO_(4)等难溶磷源的差异均显著(P<0.05)。在几种磷源条件下,GDH和pqqE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增加,且2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GDH和pqqE基因在以FePO_(4)为磷源条件下的表达量与以Ca_(3)(PO_(4))_(2)为磷源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内生固氮菌与甘蔗的互作和溶磷机制提供参考。
陈炯宇覃英谢显秋黄毓燕董登峰邢永秀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GDH溶磷特性
油菜素内酯对铝胁迫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以Al敏感的大豆品种BD2为水培材料,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长效油菜素内酯(TS303)对Al胁迫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BR和TS303浸种预处理能缓解Al胁迫引起的大豆根伸长减慢以及Al和胼胝质在根尖积累,增强大豆对Al胁迫的忍耐能力,EBR和TS303的最佳效应浓度均为0.1mgL-1,但TS303效应更持久。它们提高Al胁迫大豆的光合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对Al胁迫引起的大豆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气孔导度、碳酸酐酶活性、RuBPCase含量及活性降低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光能利用效率提高、CO2转运加快以及固定能力增强的综合结果。
董登峰李杨瑞江立庚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大豆光合特性
低磷和铝毒胁迫对大豆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磷高效和耐铝毒的大豆双抗品种巴西10号(简称BX10)及双感品种本地2号(简称BD2)为材料,研究低磷和铝毒胁迫下,大豆根部谷胱甘肽(hGSH)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hGSH/hGSSG)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BX10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进行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低磷和铝毒胁迫均提高了大豆hGSH含量和hGSH/hGSSG比率及GST、GR和GPX的活性,且BX10上升幅度均要大于BD2;低磷和铝毒胁迫过程均涉及到GST、GR、GPX基因的差异表达,GST基因主要响应铝毒胁迫,GPX基因主要响应低磷胁迫。表明谷胱甘肽代谢与大豆磷高效和耐铝毒能力密切相关。
李艳英董登峰王沿沿李猷冯慧
关键词:大豆缺磷铝毒基因表达
铝毒胁迫下不同木豆品种的耐铝性差异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水培法对木豆芽苗进行不同浓度铝(0~200μmol/L Al Cl3)处理0~72 h,通过测定根长,根尖胼胝质和铝含量对木豆的耐铝性进行了初期鉴定;苗期以1/5 Hoagland营养液水培并进行0~3 mmol/L的Al Cl3胁迫14 d,对根系结构、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等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芽期铝处理,桂木6号根尖积累胼胝质和铝含量低于桂木4号;苗期实验中,低浓度铝处理(≤1 mmol/L)促进木豆根系发育,根系活力升高,叶面积增加,净光合速率(Pn)增大,荧光参数Fm,Fm/Fo,Yield略有增加。高浓度铝处理(〉1 mmol/L)木豆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叶面积,Pn均较对照显著降低,Fo增大,Fm,Fm/Fo,Yield下降显著。桂木6号较桂木4号表现出更强的抗铝特性。
王沿沿侯高杰陈玉连董登峰
关键词:木豆铝毒光合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