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希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植株
  • 14篇再生植株
  • 10篇原生质
  • 10篇原生质体
  • 10篇质体
  • 10篇细胞
  • 8篇植株再生
  • 6篇单细胞
  • 6篇细胞培养
  • 5篇单细胞培养
  • 5篇原生质体培养
  • 4篇原生质体再生
  • 4篇原生质体再生...
  • 4篇大豆
  • 3篇悬浮培养细胞
  • 3篇悬浮细胞
  • 3篇野火
  • 3篇沙打旺
  • 3篇红豆草
  • 2篇叶肉

机构

  • 16篇东北师范大学
  • 12篇吉林省农业科...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罗希明
  • 11篇安利佳
  • 9篇郝水
  • 8篇赵桂兰
  • 6篇李凤霞
  • 6篇张根发
  • 5篇李风霞
  • 4篇何孟元
  • 3篇谢雪菊
  • 3篇刘艳芝
  • 3篇简玉瑜
  • 3篇张俊敏
  • 2篇黄百渠
  • 1篇郑晓峰
  • 1篇王丽
  • 1篇鲍晓明
  • 1篇邹淑华
  • 1篇徐豹
  • 1篇刘颜芝

传媒

  • 6篇Acta B...
  • 4篇东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草地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大豆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3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6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4
  • 1篇198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与野生大豆(G.soja)解剖学的比较研究——Ⅰ.雄配子体的发育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对栽培大豆(Glycine max)和野生大豆(G.soja)雄配子体的发育和同步性及精子发生进行了比较研究。大豆和野生大豆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属于同时型的,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基本相同。花粉粒的发育在同一花药中基本上是同步的,在同花中九个连体花药的花粉粒的发育也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单个花药中花药粉粒的发育要稍落后于九个连体花药中的花粉粒。大豆的两个精子是在花粉管和花粉粒中形成的,即二、三细胞型;野生大豆的两个精子是在花粉管中形成的即二细胞型。本文讨论了这两种植物精子发生途径的类型及分类学上的意义。
邹淑华罗希明徐豹
关键词:大豆野生大豆雄配子体解剖学
野火球悬浮培养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野火球是豆科三叶草属。据报道已从三叶草属组织培养,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别获得植株。本文初步报遭野火球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赵桂兰罗希明刘艳芝
文献传递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被引量:4
1991年
从细叶黄芪(Astragalus tenuis)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出的再生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改良 K8p 培养基中形成了愈伤组织。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出苗。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长出不定根,再生成为完整植株。再生苗叶肉原生质体在 AY培养基中,种子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 K8p 或 AY 培养基中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较低的2,4-D 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过高的2,4-D 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有不利的影响。
安利佳罗希明李喜文李凤霞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原生质体植株再生叶肉
野火球悬浮培养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被引量:6
1991年
野火球(Trifolium Jupinaster,L.)下胚轴悬浮培养细胞在SL2基本培养基附加BA0.1mg/L、毒莠定(picloram)0.06mg/L中继代3—4个月后,用继代后3天的悬浮细胞分离原生质体。在改良的8p培养基上培养3天后开始第一次分裂;培养一个月产生小愈伤组织。待愈伤组织长至2mm时,转至第一分化培养基A上分化出黄绿色、颗粒状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继代。再转入第二分化培养基B上,半月后诱导出芽,芽的分化率为13.6—21.0%。苗长至3cm高时,转入生根培养基,再生小植株。
赵桂兰罗希明刘颜芝
关键词:原生质体
大赖草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被引量:8
1993年
用大赖草(Leymus tacemosus(Lam.)Tzvel.=L.giganteus)成熟胚愈伤组织经AA和DM培养基诱导出结构疏松的胚性愈伤组织,并以此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用悬浮系细胞游离原生质体,迸行浅层和双层培养。当形成见愈伤组织后转入固体培养基NBI或液体培养基MBL增殖,随后转到NBⅡ或NR培养基诱导分化。待形成绿色芽点后转到含NAA 0.5 mg/L的MSⅡ培养基上得到同时具有芽和根的再生植株。突验结果还表明,Km8p培养基对大赖草原生质体的早期培养具有良好效果。此外,加液培养基的成分对原生质体培养有影响,说明原生质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条件是有差异的。
张根发黄百渠王丽罗希明郑晓峰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大赖草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光棘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被引量:2
1994年
选择光棘豆胚轴体细胞无性系中再生能力强的愈伤组织,通过继代培养诱导出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将其转入液体培养基S12(2.4-D2mg/L,KT0.5mg/L,ZT0.25mg/L)振汤培养,经过滤得到单细胞,21%蔗糖溶液漂洗纯化后,以1~5×10 ̄5个/mL的密度接种到S12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和双层培养,每7d加液一次,形成愈伤组织后转入增殖培养基;经NB12培养基诱导分化出芽,MI培养基(MS+IBA0.4mg/L)诱导生根,再生完整植株。五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分离的单细胞均能再生细胞团,但只有来源于B类和C类愈伤组织的单细胞再生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完整再生植株。
李凤霞张根发罗希明安利佳
关键词:单细胞再生植株
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被引量:6
1989年
近些年来,大豆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较快。大豆花药,叶片,下胚轴、子叶节,茎尖等外植体均能再生植株。大豆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对大豆的遗传操作和突变体选择都有重要意义。迄今,关于大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仅李宝健等人在国外有过报道,而国内尚无成功的报告。本文用大豆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分离出单细胞,经培养再生成植株。
罗希明赵桂兰安利佳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大豆单细胞植株再生
大豆(Glycine max)原生质体培养与分化被引量:3
1989年
试验56份大豆栽培品种。采用幼荚子叶、无菌苗下胚轴和子叶、幼胚悬浮培养细胞作原生质体游离材料。苗期子叶和下胚轴用酶液:1%Hemicellulase HP150,0.4%Cellulase R—10,0.1%Pectolyase Y—23;幼荚子叶用1%Cellulasc R—10,1%Hemicellulase HP150,0.5%Pectinase;悬浮培养细胞用1%Cellulase R—10,0.2%Pectolyase Y—23,2%Driselase游离,4种材料均获得大量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基均为K8P,分化培养基为MS、B5,培养基中的激素试用了2.4—D,2.4.5—T,NAAIAA、ZT、KT、BA、zip和毒莠定等不同配合和浓度。结果有12份品种的幼荚子叶。下胚轴和苗期子叶的原生质体形成愈伤组织、有不同类型的根分化和绿点出现,分化培养基B5+0.1-0.2mg/l 2.4.5-T+1-1.5mg/l·BA较好。
罗希明赵桂兰安利佳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大豆原生质体培养分化愈伤组织
草木樨状黄芪和光棘豆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不同培养基进行草木樨状黄芪和光棘豆愈伤组织的细胞悬浮培养,筛选出适合这两种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S_(12),该培养基能抑制褐化,维持细胞的胚性生长。
张根发罗希明李凤霞安利佳
关键词:培养基
大豆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被引量:20
1990年
酶法分离大豆(Glycine max L.)植株的幼荚子叶和无菌苗子叶的原生质体。用 K8P原生质体培养基悬滴培养,K8培养基加液。1个半月形成愈伤组织,转入固体 K8培养基中增殖,用 MSB(MS 无机成分+B5有机成分+0.5—1mg/l 2,4-D+0.2—0.5mg/l BA)培养基诱导瘤状愈伤组织的形成,再转入分化培养基 M_1(MS 无机成分+B5有机成分+0.5mg/l TZ+0.5mg/l BA+0.5mg/lKT+0.15mg/l NAA+500mg/l CH)中分化出苗。在 M_2培养基(1/2MS+0.2mg/l IBA)中生根,分化频率为13.6—24.2%,移栽盆中开花结荚。有两个大豆品种的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罗希明赵桂兰简玉瑜
关键词:大豆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