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宽

作品数:45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刷新
  • 14篇心肌
  • 14篇心肌病
  • 14篇肌病
  • 13篇型心
  • 9篇消融
  • 9篇存储器
  • 8篇扩张型
  • 8篇扩张型心肌
  • 8篇扩张型心肌病
  • 7篇动态随机存储...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射频消融
  • 7篇随机存储器
  • 7篇房颤
  • 6篇射频
  • 6篇厚型
  • 6篇肥厚
  • 6篇肥厚型

机构

  • 45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泰安卫生学校

作者

  • 45篇程宽
  • 17篇孟超
  • 17篇林殷茵
  • 15篇葛均波
  • 12篇朱文青
  • 11篇陈灏珠
  • 10篇陈瑞珍
  • 10篇解玉凤
  • 9篇王齐兵
  • 9篇董存霖
  • 8篇舒先红
  • 7篇聂振宁
  • 6篇徐烨
  • 6篇陶惠伟
  • 6篇吴鸿谊
  • 6篇陈松文
  • 6篇陈庆兴
  • 6篇李敏
  • 5篇林佳雄
  • 5篇刘少稳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78例初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式为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测量术前体表心电图各导联的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术后随访32.9±4.8个月,有效组64例,复发组14例。复发组术前的P波离散度(46.2±11.8ms)较有效组(37.4±14.2ms)大(P<0.05)。若以40ms为界值,术前P波离散度预测术后房颤复发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59%。其他的临床及心电图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肯定,复发组患者术前的P波离散度明显大于非复发组,术前P波离散度对术后房颤的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陶惠伟刘少稳林佳雄聂振宁吴鸿谊程宽陈松文葛均波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P波离散度复发
三维技术指导下射频消融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PJRT一例
程宽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与肌钙蛋白T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NT2)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对95例无血缘关系的HCM先证者(其中22例为家族性HCM先证者)进行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8、9、10、11、14、15、16号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16例FHCM患者及79例SHCM患者均未发现TNNT2基因的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突变。仅在9号外显子检出一同义突变,为ATC→ATT,均编码异亮氨酸(Ile)。结论 TNNT2不是我国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
李敏程宽王齐兵朱文青陈瑞珍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
国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Gly507 Arg和Pro1208fs突变的不同临床表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阐述基因型一表型的关系。方法对21例无血缘关系的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进行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cMYBPC3)突变筛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家系资料调查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在2例先证者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H12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先证者,为cMYBPC3基因第32号外显子Pro1208fs突变,即在人类基因组第21078处发生了碱基C的缺失。H19为散发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cMYBPC3基因第17号外显子发现Gly507Arg突变,即在人类基因组第10966处发生了碱基G→A互换,使甘氨酸变为精氨酸。H12发病年龄较晚,临床表现轻微。H19为24岁青年男性,超声心动图示肥厚累及部位广泛,室壁较厚,舒张功能减退明显,左心房明显增大。8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异常。结论cMYBPC3基因Gly507Arg和Pro1208fs突变可能致国人肥厚型心肌病。
李敏程宽王齐兵朱文青秦胜梅崔洁舒先红陈瑞珍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型突变表型
Carto Univu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运用
徐烨庞暘陈庆兴程宽朱文青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治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1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华法林抗凝,使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至少1个月。消融前停用华法林并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消融的患者(组Ⅰ)64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普通肝素5000U;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消融的患者(组Ⅱ)81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根据患者体重予以肝素(100U/kg),两组患者消融术中每小时均追加肝素1000U。消融后行低分子肝素抗凝3d并口服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组Ⅰ有4例患者于围术期出现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组Ⅱ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因消融后第3天自行停用华法林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严格抗凝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事件。组Ⅰ与组Ⅱ消融术前后达到抗凝要求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对0/80,P=0.037)。结论消融中根据患者体重调整抗凝强度可以显著减少持续性房颤患者围术期血栓事件并发症的发生。
宋洁琼刘少稳陈松文周京敏林佳雄聂振宁吴鸿谊程宽陶惠伟葛均波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抗凝血栓栓塞
234例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总结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中国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男158例、女76例,发病年龄女性高于男性(P<0.05),女性心房颤动发生率高于男性(32.9%∶14.6%,P<0.05)。绝大多数患者(93.6%)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悸等,无特异性,仅15例(6.4%)患者无临床症状,体检时诊断该病;绝大多数患者(93.6%)ECG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肥厚累及心尖部者胸前导联见巨大倒置T波,仅15例(6.4%)患者ECG无异常;超声心动图示,梗阻性HCM者30例(13.0%),心尖HCM 57例(24.9%),男∶女=3.4∶1,肥厚累及右心室6例,心室壁平均厚度为(19.5±4.6)mm。冠状动脉造影有>75%的狭窄者16例(15.5%)。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CB)治疗者194例(82.9%),起搏器置入者18例,经皮化学消融者6例,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院内发生猝死事件者5例,其中3例患者经电复率或药物复率后存活,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中国HCM的发病年龄较国外偏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女性比男性发病年龄偏大,且更易发生心房颤动;心尖HCM约占1/4,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住院转归良好。
李敏王齐兵朱文青程宽聂振宁陈瑞珍舒先红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转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其在机分析软件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内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IE33“心悦”超声诊断仪采集29例伴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32 例正常志愿者的全容积三维数...
曾欣舒先红潘翠珍陈瑞珍程宽刘诗珍陈灏珠
文献传递
一种刷新操作方法以及基于该刷新操作方法的PSRAM
本发明提供一种刷新操作方法以及基于该刷新操作方法的PSRAM(伪静态随机存储器),属于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技术领域。该刷新操作方法利用增益单元包括两组相互独立的字线和两组相互独立的位线的特点,将所述增益单元存储阵列...
林殷茵孟超董存霖程宽
文献传递
莫雷西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莫雷西嗪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及其对房颤负荷的影响。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212例,给莫雷西嗪单药干预,并随访观察治疗1、6、12个月后房颤的再发情况、负荷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服用莫雷西嗪1、6、12个月房颤再发率仅34%、32%、35%;用药前与用药后1、6、12个月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最小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房颤负荷均有明显下降,并未见死亡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莫雷西嗪可以作为预防、治疗阵发性房颤发作的选择药物之一。
朱文青陈庆兴刘玉平凌云龙徐烨程宽葛均波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莫雷西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