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红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审美
  • 4篇道德
  • 4篇审美化
  • 4篇生态
  • 4篇生态道德
  • 4篇美化
  • 2篇当代青年
  • 2篇心理
  • 2篇艺术
  • 2篇造型艺术
  • 2篇青年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道德观
  • 1篇新论
  • 1篇心声
  • 1篇形象化
  • 1篇用语
  • 1篇语言
  • 1篇运用语言

机构

  • 14篇江西科技师范...
  • 5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15篇秦红梅
  • 13篇郑苏淮
  • 5篇王世民
  • 5篇王譞
  • 3篇林彬
  • 2篇陈敏
  • 1篇林彬

传媒

  • 4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景德镇高专学...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尽构思表心声——例谈古诗中的“含蓄”
2008年
含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充分运用语言的暗示性、象征性去启发、唤醒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发现作品字面意义之外的隽永深长的意味和情趣。因而,讲究含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
秦红梅
关键词:古代诗歌字面意义运用语言暗示性
造型艺术中亚审美形态的调查与分析
2010年
在现代社会中,亚审美形态的造型艺术作品正在广泛流行,同时现代人也习惯用亚审美的眼光欣赏各类造型艺术作品。它的特点是注重形象性、突出调侃性、社会化生产性,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大众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的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大众对各类造型艺术的评价、艺术名人在大众心目中的状况以及大众的主要审美渠道。
林彬郑苏淮秦红梅陈敏
关键词:造型艺术
亚审美化对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亚审美正以一种强劲的趋势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和审美心理,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形象性、调侃性、廉价性的三类作品受到当代青年人的欢迎,亚审美进入到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中。面对亚审美的冲击,要正确理解、引导亚审美带来的变化,既看到亚审美这种流行的社会心理对当代青年审美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引起的变化,也看到新的审美心理对亚审美流行的促进作用。
秦红梅郑苏淮
关键词:当代青年审美心理
论深生态道德的价值转向
2009年
深生态道德是一种有别于浅层生态道德的道德模式。深生态道德的价值转向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从自然生态问题中反思人类的生态道德,探讨深生态道德的价值特征转向、价值取质转向、价值伦理学转向,以试图建立深生态道德的价值体系。
王世民王譞郑苏淮秦红梅
关键词:价值伦理学
当代青年审美倾向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当代青年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认知度不高,但依然喜爱经典文艺作品。当代青年审美追求形象化,更倾向娱乐休闲性。
林彬郑苏淮韩晓云秦红梅陈敏
关键词:形象化
深生态道德刍议
2009年
深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基于深生态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对生态道德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是对生态道德的一次革命性递进。深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不同于生态道德,涉及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形成和构架了包括深生态学在内的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基础。这些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为深生态道德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王世民王譞郑苏淮秦红梅
关键词:道德
深生态道德:一种新型的道德观被引量:1
2011年
深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后现代伦理对生态道德的研究走向深层的表现形式,是对生态道德的一次革命性递进。深生态道德不仅关注现代性生态危机的追问与批判,而且关注后现代性的生态道德规范,力图通过哲学等多种学科的运用和价值评价,解决生态活动中那些不可预测性的生态道德问题,促进人们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
王世民王譞郑苏淮秦红梅
关键词:后现代性道德观
论亚审美化兴起和传统美学的终结
2013年
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亚审美化思潮兴起之后,实际上已经终结了传统美学,但这不等于说传统美学的影响就完全消失了。当我们说传统的经典形态的美学已经终结,其实同时就包含着一种全新的美学形态的出现。亚审美化思潮虽然还看不出在什么时候能够结出新的经典形态的成果,但是,这种发展趋势确实是不可逆转的。
郑苏淮林彬秦红梅
关键词:社会心理终结
花影随月乾坤数——亚审美化思潮下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2008年
亚审美化思潮对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影响,导致人们理解作品与作品的"原有"价值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差异、分歧、矛盾和背离。其实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价值或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解读中所获得的。解释学在进行"文本"解释时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时间间距、语言间距,这正是产生解读新义的理论依据。包涵亚审美化的解读在内,都是对文学作品整体意义的丰富和发展。
郑苏淮秦红梅
关键词:经典文学作品解释学
亚审美冲击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回应被引量:2
2009年
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从民族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介绍给他们,引导他们认真地研读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秦红梅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回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