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献辉

作品数:47 被引量:67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血压
  • 27篇高血压
  • 15篇高血压人群
  • 11篇叶酸
  • 8篇农村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7篇氨酸
  • 6篇血脂
  • 6篇依那普利
  • 6篇同型半胱氨酸
  • 6篇农村社区
  • 6篇吸烟
  • 6篇高血压患者
  • 6篇半胱氨酸
  • 6篇村社
  • 5篇动脉
  • 5篇降压

机构

  • 3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深圳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7篇秦献辉
  • 36篇徐希平
  • 26篇臧桐华
  • 22篇王滨燕
  • 17篇唐根富
  • 14篇霍勇
  • 11篇李建平
  • 11篇王玉
  • 10篇徐欣
  • 5篇蒋善群
  • 5篇李幼宝
  • 4篇陶源
  • 4篇许敏锐
  • 4篇燕燕
  • 4篇王伟业
  • 4篇王力炜
  • 4篇於涛
  • 4篇王雯
  • 4篇杨文彬
  • 3篇张自云

传媒

  • 21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华高血压杂...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生物医学转化
  • 1篇北京大学转化...
  • 1篇2015年广...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人工流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华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人工流产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7年2~8月在山东省荣成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等方式收集受试者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估计人工流产与糖尿病的关联。结果 44 806名成年女性受试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无人工流产、1次人工流产、2次人工流产、3次人工流产、4次及以上次数人工流产人群对应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6.3%、17.2%、18.3%、18.8%和20.2%。与无人工流产的人群比较,2次人工流产(OR=1.11,95%CI:1.02~1.21,P=0.021),3次人工流产(OR=1.17,95%CI:1.02~1.34,P=0.027)和4次及以上次数人工流产(OR=1.24,95%CI:1.03~1.50,P=0.026)人群患糖尿病风险增加。结论华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人群人工流产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且人工流产次数越多糖尿病患病率越高。
陈路路班倩芸吴红旭马海王锡胜王滨燕秦献辉臧桐华徐希平
关键词:人工流产糖尿病
中国高血压人群中H型高血压的比率和特征及与美国人群的比较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研究中国高血压人群中H型高血压的比率和特征,并与美国的相关人群数据进行比较。方法:在中英文多个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发表于2022年4月30日前的关于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的观察性研究,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H型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比率以及总体患病率,采用分层分析探索中国H型高血压的分布特点,采用meta回归分析寻找异质性的来源。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1999—2006年的人群中,根据数据发布时间将其分为4个阶段,从数据库获取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分析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3项研究,包括7847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59842名H型高血压患者。中国H型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比率为73.1%(95%CI:69.3%~76.9%,I^(2)=99.4%,P<0.001),普通人群的总体患病率为26.9%(95%CI:21.1%~32.8%,I^(2)=99.8%,P<0.001)。分层分析中,H型高血压的比率在≥65岁的老年人、男性、少数民族、内陆、西部、北部和农村地区较高。2011—2020的10年间,中国H型高血压比率缓慢下降(2011—2013年79.2%vs.2014—2016年70.4%vs.2017—2020年66.6%,P<0.001)。Meta回归显示地域为异质性的来源。美国H型高血压比率随着时间的增长,在2003—2004年达到高值,随后在2005—2006年出现下降。美国H型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比率和总体患病率均低于中国。结论:中国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的比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远超美国,特别是在老年人、男性、少数民族、内陆、西部、北部和农村地区中,了解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可为进一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
梁喆范芳芳张岩秦献辉李建平霍勇
关键词:H型高血压风险评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分相关性。方法纳入连云港市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 879人,进行病史询问、血压测量、体检,并采集静脉血以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总人群GGT水平中位数为23.0(17.0,34.1)U/L,其中男性29.0(21.0,46.0)U/L;女性20.0(15.0,28.9)U/L。GGT水平升高(≥40 U/L)占总人群18.8%,其中男性占32.6%;女性占10.7%。MS患病率为41.5%(男性:24.0%,女性51.7%)。总人群中GGT水平升高的OR(95%CI)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升高组及MS患病组分别为2.37(2.16~2.61)、2.01(1.83~2.20)和1.42(1.30~1.56)。多元线性回归显示,GGT水平与FPG(男性:β=0.314 2,P<0.001;女性:β=0.434 9,P<0.001),TG(男性:β=0.369 1,P<0.001;女性:β=0.248 0,P<0.001)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GT水平与TG、FPG水平及MS相关。
燕燕王伟业陶源许敏锐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代谢疾病高血压
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身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连云港农村社区9 991名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测量血压,并计算身体测量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锥削度指数等。结果除了女性锥削度指数,舒张压在其他各项肥胖指标四分位数组的分布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了年龄、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腰臀比与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相关,其中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1.011,R2=0.052,P=0.002);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腰围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相关,以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0.870,R2=0.040,P<0.001)。各肥胖指标对男女性舒张压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以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2.001,R2=0.147,P<0.001)。结论各项肥胖指标均能不同程度的反映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其中体质指数与其血压水平关联更为密切。
陶源许敏锐燕燕王伟业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关键词:农村人口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农村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指数及腰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农村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的关系。方法在连云港市随机抽取20个乡镇,筛查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9 123人,平均FBG为(5.82±1.90)mmol/L,男女FB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异常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5%和13.50%;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腰围增大,男女性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男性:OR=1.012,95%CI:1.001~1.024;女性:OR=1.020,95%CI:1.011~1.030)和糖尿病患病风险(男性:OR=1.036,95%CI:1.023~1.050;女性:OR=1.034,95%CI:1.025~1.044)均增加;而BMI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农村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且腰围与血糖水平相关,提示腹型肥胖者易发生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王伟业燕燕陶源许敏锐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关键词:农村人口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华东地区45~75岁农村高血压人群吸烟与叶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不同吸烟状态对叶酸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5月在连云港及安庆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和其他相关变量,实验室检测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吸烟与叶酸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8 384例男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吸烟者4 408例(52.58%)。调整年龄、血压等相关因素后,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现在吸烟者的叶酸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97,SE=0.09,P<0.01),而曾经吸烟者叶酸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16,SE=0.12,P=0.196)。在不同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分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会降低人体内叶酸水平,提倡戒烟以减少吸烟对叶酸带来的生理性损害,而有吸烟接触史的人应补充叶酸,从而提高体内叶酸水平,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周子逸李幼宝秦献辉王滨燕邢厚恂臧桐华徐希平
关键词:高血压吸烟叶酸水平流行病学
关附乙酯对犬冠脉结扎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孙华张庆柱王如斌纪建波程艳娜秦献辉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作用冠状动脉结扎动物实验
踝臂指数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背景:踝臂指数的测量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0.90)的简便有效无创的方法。患有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通常有局部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并且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风险。目的:总结近年来踝臂指数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论点论据可靠并与踝臂指数方面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或者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章。保留26篇文章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有研究表明外周动脉疾病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研究发现慢性肾病、胰岛素使用、蛋白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677T基因型、高龄、女性、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升高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以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等是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建议应该加强对糖尿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脂血症等"三高"人群的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检测和干预。外周动脉疾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指标,不仅仅能够反映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而且也能预测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利用踝臂指数能够很好的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踝臂指数<0.9)。尽管外周动脉疾病能够很好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但经常未被诊断和处理。目前,踝臂指数的临床筛查在国内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针对外周动脉疾病高危人群及有下肢动脉疾病风险的患者应建议进行常规踝臂指数检查。
杨中荣秦献辉王玉臧桐华徐希平
关键词:踝臂指数外周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动脉粥样硬化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对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降低Hcy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Hcy三者之间关系国内外研究的甚少且结论存在差异。目的探讨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叶酸与依那普利联合用于降低血浆Hcy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233例随机分配到2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或依那普利加叶酸(依/叶组,依那普利10mg/叶酸0.4~0.8mg),口服1次/d,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并按MTHFR677CC、CT及TT基因型作分层分析,评估不同基因型对药物降Hcy疗效的作用。结果在依那普利组中,用药8周后TT基因型者血浆Hcy水平上升15%,CC/CT基因型下降2%(P=0.017);在依/叶组中,用药8周后TT型者血浆Hcy水平下降21%,CC/CT型下降9%(P=0.002)。依/叶组TT型对CC/CT型基线Hcy≥10μmol/L发生OR为2.7(P=0.005),8周后OR值下降为2.2(P=0.043)。对血浆Hcy下降幅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后,依/叶组TT型较CC/CT型个体Hcy水平β值下降2.8(P<0.01);而依那普利组中TT型个体Hcy水平β值升高2.4。结论叶酸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其中MTHFR基因TT型者获益最大。
王杨蒋善群秦献辉王旭徐希平肖凡凯赵洛沙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依那普利
轻中度高血压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安、上海和南京6个地区入选480例年龄在18-75岁无慢性肾病史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肌酐水平,451例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结果总人群平均血清肌酐水平约68μmol/L,男性77.9μmol/L,女性61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01);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Scr均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呈正相关;其他相关因素具有性别差异,女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而男性人群中,血清肌酐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轻中度高血压人群的血清肌酐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与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独立相关,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性别、年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兰莹莹李海波张自云秦献辉邢厚恂唐根富王滨燕臧桐华徐欣徐希平
关键词:高血压血清肌酐影响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