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勇

作品数:761 被引量:8,197H指数:4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60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70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85篇动脉
  • 213篇冠状
  • 207篇血管
  • 206篇冠状动脉
  • 133篇介入
  • 129篇血压
  • 120篇高血压
  • 109篇心病
  • 109篇冠心病
  • 106篇心肌
  • 103篇介入治疗
  • 90篇心血管
  • 78篇梗死
  • 73篇心肌梗死
  • 62篇血管疾病
  • 57篇冠状动脉介入
  • 52篇心脏
  • 50篇综合征
  • 49篇动脉介入治疗
  • 47篇血管病

机构

  • 656篇北京大学第一...
  • 84篇北京大学
  • 65篇复旦大学
  • 4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5篇沈阳军区总医...
  • 2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广东省人民医...
  • 20篇北京协和医院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第三...
  • 16篇中国医师协会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国家心血管病...
  • 14篇北京医科大学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739篇霍勇
  • 96篇李建平
  • 71篇洪涛
  • 65篇陈明
  • 49篇朱国英
  • 48篇龚艳君
  • 44篇高炜
  • 43篇马为
  • 41篇杨颖
  • 41篇张岩
  • 40篇张宝娓
  • 40篇齐丽彤
  • 37篇蒋捷
  • 36篇葛均波
  • 33篇徐希平
  • 33篇张岩
  • 33篇刘兆平
  • 32篇孙宁玲
  • 32篇郑博
  • 31篇丁文惠

传媒

  • 181篇中国介入心脏...
  • 37篇中华心血管病...
  • 33篇中华高血压杂...
  • 31篇中国医学前沿...
  • 24篇北京大学学报...
  • 2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8篇中华心血管病...
  • 15篇中国实用内科...
  • 14篇中国循环杂志
  • 14篇中华医学信息...
  • 13篇中国动脉硬化...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临床心血管病...
  • 8篇中国新药杂志
  • 8篇中华疾病控制...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心血管病学进...
  • 7篇中国心血管杂...
  • 7篇中华老年多器...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30篇2022
  • 20篇2021
  • 30篇2020
  • 21篇2019
  • 32篇2018
  • 32篇2017
  • 41篇2016
  • 37篇2015
  • 49篇2014
  • 41篇2013
  • 47篇2012
  • 50篇2011
  • 26篇2010
  • 27篇2009
  • 22篇2008
  • 28篇2007
  • 34篇2006
  • 16篇2005
7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左心室循环辅助装置iVAC 2L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评估新型左心室循环辅助装置iVAC 2L在我国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镜湖医院完成的5例(共6例次)于新型左心室循环辅助装置iVAC 2L支持下的PCI。入选患者均经心外科评估为外科手术高危的冠心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术中数据、iVAC 2L相关并发症及30 d的随访数据。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和撤除iVAC 2L,其中3例在首次iVAC 2L的辅助下完成完全血运重建;1例因不能配合完成长时间手术,首次PCI中断,1个月后iVAC 2L支持下再次手术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另1例因血管条件差终止PCI。6例次PCI期间iVAC 2L均提供了有效支持,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支持成功率100%,未发生iVAC 2L相关并发症,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0,30 d随访患者生存率100%。结论新型左心室循环辅助装置iVAC 2L能够在高危PCI术中提供有效安全的支持。
罗建方谭冠昶杨峻青姚佑楠刘育薇李建平霍勇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普通肝素用量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低、中度肝素化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型合理的普通肝素用量。方法根据普通肝素用量将24只健康家猪随机分为低度肝素化组(100U/kg)和中度肝素化组(150U/kg)各12头。分别测定基础促凝时间(ACT)和静脉注射肝素后不同时间点ACT。比较两组的抗凝效果,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24h的安全性。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度肝素化组和低度肝素化组在静脉推注普通肝素后5minACT达到峰值(245.3±93.64s对241.0±37.29s,P=0.824),20min时两组维持较高ACT值(191.8±53.06s对184.6±42.82s,P=0.707)。30min时中度肝素化组ACT值(193.9±58.95s)无显著变化,而低度肝素化组ACT值(154.0±28.20s)明显回落,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中度肝素化组术后徒手压迫止血时间显著长于低度肝素化组(17.7±2.96min对14.3±4.44min,P=0.042)。两组术中和术后24h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结论在家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中,若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内,则低度肝素化(100U/kg)既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又可缩短压迫止血时间。
陈明王新刚郑博彭红玉张晓燕霍勇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肝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方法的规范化——“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案被引量:44
2008年
杨颖霍勇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心血管事件
补充叶酸——我国卒中一级预防新策略
2015年
2015年3月,在美国心脏病年会会议上笔者对外公布了“中国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研究结果:在无心肌梗死及卒中病史的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
霍勇
关键词:卒中叶酸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无心肌梗死
制定/修订《临床路径释义》的基本方法与程序被引量:9
201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定义为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诊疗程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曾宪涛蔡广研陈香美陈新石葛立宏高润霖顾晋韩德民贺大林胡盛寿黄晓军霍勇李单青林丽开母义明钱家鸣任学群申昆玲石远凯孙琳田伟王杉王行环王宁利王拥军邢小平徐英春鱼锋张力伟郑捷郎景和
关键词:诊疗程序基本方释义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理论与医学模式被引量:35
2021年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核心是在医疗技术普遍提升和医疗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基础上,加快完成从医疗技术应用,到医疗模式优化,再到医疗体系完善的系统性提升。尤其是针对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死亡增加速度更快的重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在预防救治的关键环节上进行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这就是胸痛中心建设在我国过去的十年中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霍勇
关键词:胸痛中心
以胸痛中心织就群众“护心网” 加速构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大约每年每1000人中就有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的急危重症。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心肌梗死患者将增至2260万。这对我国医保体系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日,就构建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话题,《中国新闻发布》采访了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国家冠心病介入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霍勇。
霍勇
关键词:胸痛中心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介入
经皮导管左心室重建术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和心力衰竭四例被引量:2
2017年
病例1 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活动后气促16个月”于2015年10月3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余,有吸烟史.曾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近段完全闭塞,置入3.00 mm×24 mm支架.入院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显示左心室前壁、前间隔中间段至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两腔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4 cm,心尖至乳头肌连线3.1 cm;四腔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 cm,心尖至乳头肌连线3.5 cm).
高虹杨波霍勇马为董少红周阳泱梁海南叶距亨李江华梁新剑刘启云吴美善熊玮张传寿
关键词: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KILLIP分级经胸超声心动图
双管或多管化疗预防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房巨波栗洪升霍勇朱建平
关键词:化疗原发性肝癌肿瘤切除术肝内复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肢体动脉梗塞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4
1999年
目的验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肢体动脉梗塞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构建重组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2/VEGF。有效性试验:制备肢体动脉梗塞病的猴模型,通过肌肉基因缝线法和肌内多点注射法导入VEGF基因,对照组转等量空载质粒。安全性试验:将超剂量和治疗剂量的VEGF基因分别导入5只小鼠(1000μg,为小鼠治疗剂量20μg的50倍)、10只大鼠(2000μg,为治疗剂量的10倍)和5只猴(2000μg,治疗剂量)体内观察其毒副作用,并采用PCR法和间接ELISA法进行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评估。结果转VEGF基因后1周血管造影即显示,结扎点附近有较多充盈小血管,远端动脉开始充盈,2周时更为明显,1月后新生小血管最为丰富,可见远端动脉明显充盈,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1周时5/100cm2、1月12/100cm2)明显多于对照组(1周1/100cm2、1月4/100cm2)。生化等检查,证明VEGF基因对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未见肿瘤或其它病理变化。导入的VEGF基因可在局部肌肉组织中保存4个月以上,不累及其它各脏器组织,且无循环抗体产生。结论肌肉导入VEGF基因治疗肢体动脉梗塞病是有效和?
盛琴慧朱国英周爱儒高炜霍勇冷冰朱小君牛大地马大龙陈光慧汤健
关键词:基因治疗内皮生长因子
共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