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萍

作品数:8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16层螺旋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16层螺旋C...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性病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性病变
  • 1篇血管性疾病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4篇珠海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第三...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王艳萍
  • 4篇杜中立
  • 4篇毛俊
  • 4篇陈敏
  • 3篇陈海东
  • 2篇彭秀斌
  • 2篇刘玉涛
  • 2篇朱红春
  • 2篇李伟
  • 1篇舒荣文
  • 1篇董渭盈
  • 1篇何虹
  • 1篇程光森
  • 1篇何竞
  • 1篇林丽娟
  • 1篇黄飚
  • 1篇张洁
  • 1篇吴雪丽
  • 1篇任阳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MSCT资料,4例术后随访7~36月。结果本组肿瘤源于胃10例,小肠5例,肠系膜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9.94cm±7.75cm,其中良性5例,直径不超过5cm,形态规则,强化轻而均匀。交界性5例,其MSCT不具特征。恶性6例,多呈分叶及多囊实性改变,不均匀显著强化,动脉期见结节或条带状显著强化,侵犯周边及远处转移。MSCT定位、定性准确性分别为87.5%(14/16)、68.8%(11/16),对恶性的阳性预测值为85.7%(6/7)。6例动态增强5min延时期肿瘤均见中度强化,5例分化不同的胃间质瘤三期动态强化曲线有差别。4例随访发现3例有术后转移。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及动态增强更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征表现,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毛俊任阳陈海东王艳萍彭秀斌杜中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常规MRI及DWI表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形态、信号以及DWI表现特点。结果:18例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60岁以上者17例(94%),病灶均位于侧脑室三角,其中16例为双侧发病,2例为单侧发病。MRI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T1WI均呈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MRI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可见轻度强化,中心均无强化。14例(78%)DWI呈高信号。结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主要见于老年人,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绝大多数为双侧发病。DWI上病灶多呈高信号,DWI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朱红春黄飚杜中立陈敏毛俊王艳萍
关键词:侧脑室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磁共振成像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平扫胸部和增强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结果:对30例497支肺动脉分支进行分析,受累率为33.6%;栓子发生在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及叶段肺动脉。其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142支(56%),完全阻塞37支(15%);间接征象"马赛克"征12例,肺梗死4例,肺动脉高压12例,胸腔积液9例。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不遗漏小病灶,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支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的有效诊断方法。
李伟何竞陈海东王艳萍陈敏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肺动脉栓塞血管造影术影像诊断
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的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扫描的特点,探讨其对宫颈癌分期及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活检证实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腺癌12例,鳞癌28例),进行常规MRI、多b值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比宫颈癌放化疗前后的多组不同b值时测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卡方检验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宫颈癌放化疗前后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并对比宫颈癌与正常宫颈三层结构的TIC类型。结果 12例腺癌和28例鳞癌的多b值平均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P<0.05)。40例宫颈癌患者的TIC分布Ⅰ型2例,Ⅱ型31例,Ⅲ型7例;正常宫颈黏膜Ⅰ型33例,Ⅱ型7例;正常宫颈结合带Ⅰ型31例,Ⅱ型9例,正常宫颈肌层Ⅰ型35例,Ⅱ型5例。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的TIC类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708,P<0.05);常规MRI联合多b值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分期与临床分期的符合率为97.5%;宫颈癌放化疗前后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15,P<0.05);宫颈癌治疗前后的TI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1,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可以提高宫颈癌的分期准确率,并对监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张洁王艳萍林瑞贞杜中立吴雪丽
关键词: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5
2007年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VRT,MIP等技术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其中9例随后DSA脑血管造影。结果30例检查中发现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11例,烟雾病2例,动脉狭窄9例。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SCTA)能清晰显示脑动脉主干及大脑前、中动脉1~5级分支,清楚显示动脉瘤瘤体(大小约4~15mm)、瘤颈及与载瘤动脉位置关系;能明确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瘤巢血管团形态大小;清楚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影以及Willis环与脑动脉不规则狭窄。比较其中经DSA检查的9例(4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DSA与SCTA图像,发现SCTA诊断脑血管病变符合率达100%。结论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脑血管病变诊断手段,可成为临床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首选方法。
毛俊王艳萍彭秀斌陈海东陈敏程光森何虹
关键词:颅内血管性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
磁共振邻近血管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63个乳腺肿瘤的磁共振表现,探讨病灶邻近血管征(AV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63个乳腺肿瘤的MR动态增强图像,在工作站获得剪影图像及3D MIP图像,分析病灶邻近血管征与病灶良恶性、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血管征在恶性肿瘤出现率(55%)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出现率(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4,P<0.05)。病灶平均直径与血管征有关,病灶直径>2 cm的出现率(65.52%)明显高于直径≤2 cm的出现率(2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64,P<0.05)。血管征分3型,单支血管型17例,其中恶性12例,良性5例;多支血管型7例,其中恶性6例,良性1例;血管扩张型4例,均为恶性。血管征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73.91%,阳性预测值78.57%,,准确度61.90%。结论:血管征在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表现为多支血管及扩张血管征时高度提示恶性;血管征可以作为乳腺癌多因子评估的有力补充。
陈敏刘玉涛董渭盈王艳萍朱红春杜中立王兰菁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最大密度投影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22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造影过程和结果。结果共计72.7%(266/366支)的血管可用于诊断,MSCT对冠状动脉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5%和92.3%。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造影过程中,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心脏的搏动伪影。
李伟舒荣文毛俊王艳萍刘玉涛林丽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