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锋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后外上方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评估后外上方入路单侧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科收治的109例(14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76.7±9.9)岁(55~96岁),采用后外上方单侧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注入的骨水泥体积、并发症发生率、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穿刺针尖端的最终位置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在椎体中的扩散。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随访(9.1±2.9)个月。每个骨折椎体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5) min。注入骨水泥的平均体积为(4.8±0.6) m L。术前平均VAS评分为(8.4±0.7)分,术后1 d为(1.6±0.6)分,末次随访为(1.2±0.6)分。术前ODI平均得分为(70.97±7.73)分,术后1 d为(27.99±4.12)分,末次随访为(19.65±3.49)分。穿刺针尖端的最终位置:119根穿刺针到达中线,15根接近中线,10根超过中线。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类型:81例为类型1(56.3%),37例为类型2(25.7%),18例为类型3(12.5%),8例为类型5(5.5%),无病例为类型4。1例术后出现气胸,无其他并发症(如血肿、骨水泥栓塞、脊髓及神经损伤)。结论 椎体后外上方入路单侧穿刺的椎体成形术,可较为方便地穿刺至椎体中线,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荆翔虞宵王烨锋黄安全沈军蔡小强邹天明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 直接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直接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初次单侧THA治疗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接外侧入路46例、后外侧入路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侧方外展时间试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侧方外展时间百分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直接外侧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后外侧入路组患者术后2例脱位、1例坐骨神经损伤,直接外侧入路组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直接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THA术后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侧方外展功能恢复良好;直接外侧入路THA在缩短手术切口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似乎更具优势。
- 王烨锋邹天明陈广祥
-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
-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Quadrant通道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行微创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其中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10例、腰椎后外侧融合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手术时间120~260min,平均手术时间180min;术中出血量50~800mL,平均术中出血量375mL;术后引流量8~321mL,平均引流量128m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93~138g/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13g/L。所有患者无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感染及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发生。随访5~21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分别为(6.4±1.0)、(2.0±0.7)分和(18±4)、(46±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对后方韧带破坏小、脊柱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烨锋邹天明
- 关键词:腰椎脊柱疾病QUADRANT通道
- 全关节置换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全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1~12月期间61例初次人工节置换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0例,全膝关节置换31例,于术前及术后1、3、5、7、12 d检测并记录IL-6和CRP。结果手术后IL-6和CRP测定值均增高,IL-6在手术后1 d达到峰值(27.79±20.83 pg/ml),以后逐渐下降,术后12 d降至正常;CRP在术后3 d达到峰值(73.57±44.37 mg/L),术后12 d仍明显高于正常。结论全关节置换术后血清IL-6值变化比CRP快,回落到正常的速度也快。IL-6值能较早、较快反映全关节置换术后炎症情况,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感染的发现和干预。
- 王烨锋陈广祥邹天明沈军蔡小强喻兆恒韦敏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 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临床体会被引量:6
- 2014年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而呈上升趋势.由于高龄患者多合并有骨质疏松和心、肺、脑血管等内科疾病,如予保守治疗会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早期手术治疗已被骨科医生所接受.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间,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6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王烨锋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骨质疏松高龄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二期翻修被引量:3
- 2008年
-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一旦发生,通常意味着手术失败,处理相当棘手。明确THA后感染的诊断,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至今尚未建立THA后感染的统一诊断标准,目前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并作综合分析。THA后感染治疗方法包括单独应用抗生素、关节清理、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关节切除成形、关节融合,甚至截肢,但以二期翻修较为常用且有效。该文就THA后感染的诊断、二期翻修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 王烨锋俞学中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
- 椎间孔镜结合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结合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LDH)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骨科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治疗43例H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行椎间孔镜结合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治疗组),24例采用经典脊柱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时神经刺激征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病变节段椎体间夹角、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在术中关节突成形时,治疗组神经刺激征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病变节段椎体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思(P>0.05)。两组术后3 d、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术后相同时间点VAS和ODI评分、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结合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与经典TESSYS技术治疗HLDH安全可靠,疗效相当。但椎间孔镜结合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暴露,对神经干扰小,可减轻患者术中疼痛不适,值得推广应用。
- 王烨锋邹天明成亮沈军蔡小强
- 微创技术与传统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5
- 2016年
-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微创技术(MIPO)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4—09诊治的85例肱骨近端骨折.40例采用手法复位MIPO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微创组),45例经传统胸三角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和EQ-5D健康指数。结果85例获得平均22.6(12~48)个月随访。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和EQ-5D健康指数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2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的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和EQ-5D健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7,P=0.221)。结论手法复位后经三角肌入路MIP0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早期缓解肩关节疼痛、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临床效果良好。
- 黄安全沈军缪烨王烨锋徐人杰成亮蔡小强邹天明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内固定锁定钢板
- 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硬膜外粘连被引量:5
- 2011年
- 背景:椎板切除后,易发生硬膜外粘连。术后在硬膜外单独应用1种药品或隔离物,效果不甚理想。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与尿激酶联合应用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64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各16只。手术切除L5椎板造成12mm×5mm硬脊膜裸露区,探查神经根。模型组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组注入尿激酶(25U/kg),自体脂肪颗粒组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用尿激酶(25U/kg)注入后再用自体游离脂肪颗粒覆盖。术后2,4周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周时行硬膜外瘢痕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模型组椎板切除部位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轻度粘连,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无明显粘连。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尿激酶组、自体脂肪颗粒组(P<0.05)。自体脂肪颗粒组、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自体脂肪颗粒组瘢痕面积低于自体脂肪颗粒组。提示脂肪颗粒及尿激酶联合应用对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
- 成亮王东来邹天明陈广祥王烨锋
- 关键词:尿激酶硬膜外粘连脂肪颗粒椎板切除
- 一种脊柱手术镜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手术镜,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前端管,所述前端管上设置有器械通道、灌注通道、吸引通道和光纤通道,所述前端管上还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光...
- 沈军吴应辉王强王烨锋邵维维李培洋徐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