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泽华

作品数:61 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毒力
  • 17篇叶螨
  • 15篇生物测定
  • 15篇田间
  • 13篇毒力测定
  • 13篇二斑叶螨
  • 12篇杀虫
  • 12篇杀虫剂
  • 12篇防效
  • 11篇田间防效
  • 9篇药剂
  • 9篇农药
  • 8篇室内毒力
  • 7篇杀螨
  • 7篇杀螨剂
  • 7篇室内毒力测定
  • 6篇螺虫乙酯
  • 6篇粉虱
  • 5篇烟粉虱
  • 5篇桃蚜

机构

  • 60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市通州区...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作者

  • 61篇王泽华
  • 55篇宫亚军
  • 54篇魏书军
  • 42篇石宝才
  • 30篇朱亮
  • 29篇康总江
  • 16篇金桂华
  • 10篇陈金翠
  • 7篇崔文夏
  • 3篇顾耘
  • 3篇曹利军
  • 2篇徐宝云
  • 2篇赵尔成
  • 2篇姜春燕
  • 2篇吴青君
  • 2篇张永军
  • 2篇张友军
  • 1篇潜宗伟
  • 1篇路虹
  • 1篇李敏

传媒

  • 10篇北方园艺
  • 9篇农药
  • 8篇中国蔬菜
  • 6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植物保护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以二斑叶螨为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试虫,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乙唑螨腈等6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以期为草莓二斑叶螨防控提供高效、安全的杀螨剂。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速效性与持效性最好,药后1d的防效为91.80%,14d防效为95.56%;20%丁氟螨酯悬浮剂和100g/L联苯菊酯乳油2种药剂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药后Id防效在83%-89%,药后14d的防效在27%~46%;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到87.87%;1.8%阿维菌素乳油在药后1~14d防效在36%-72%之间。73%炔螨特乳油在365mg/L浓度下对草莓叶片产生药害,其它药剂对草莓安全。
陈金翠王泽华曹利军魏书军宫亚军
关键词:草莓二斑叶螨杀螨剂
北京地区不同桃蚜种群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46
2011年
【目的】明确北京地区蔬菜主要害虫桃蚜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北京地区6个田间种群和1个室内敏感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用双向等位特异PCR技术检测击倒抗性水平,并检测桃蚜体内2种抗性相关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通州、顺义、大兴、海淀、延庆和门头沟6个田间种群和1个敏感种群桃蚜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除延庆和门头沟外,抗性纯合子比例均在90%以上。门头沟、通州和延庆种群的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抗性倍数分别在2.05—4.24和32.03—41.27倍之间。除大兴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分别为3.45和2.82),海淀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外(抗性倍数为2.66),其它种群桃蚜对这2种药剂仍处于较敏感状态(抗性倍数在0.19—1.44)。羧酸酯酶活力与桃蚜对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与此2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成负相关性。【结论】北京地区不同种群的桃蚜几乎对5种常用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中应当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避免使用毒死蜱,部分地区可以交替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吡虫啉。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郭晓军刘建华魏书军
关键词:桃蚜抗药性生物测定酶活力
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的安全性及二者对二斑叶螨的联合控制作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评价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的安全性,以及该药剂与捕食性天敌智利小植绥螨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与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成螨和若螨致死率与繁殖能力的影响,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茄子上二斑叶螨的控制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43 mg/L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成螨和若螨的存活和生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处理后96 h对若螨的最高致死率为2.30%,成螨为2.04%;处理组8 d的平均产卵量为15.08粒/雌,与对照平均产卵量15.45粒/雌无显著差异;处理组所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98.63%,与对照组平均孵化率98.13%无显著差异;联苯肼酯悬浮剂在143 mg/L浓度下对二斑叶螨的控制效果表现为速效性高于单独使用智利小植绥螨,但持效性低于智利小植绥螨,防效在第22天时开始下降。二者联合使用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处理后第2天防效达97.35%,第18天时达100%。【结论】联苯肼酯对智利小植绥螨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该药剂与智利小植绥螨联合使用对二斑叶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宫亚军金桂华崔宝秀王泽华朱亮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智利小植绥螨二斑叶螨生物防治
6种常用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对萝卜蚜的敏感性。[结果]结果表明萝卜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95%毒死蜱对萝卜蚜杀虫活性最高,LC50值为0.1215 mg/L,其次为94%阿维菌素,LC50值为0.7795 mg/L,9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996.8046 mg/L。通过田间试验可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萝卜蚜的防效都非常好,3 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 d的防效为100%。[结论]在测试的6中药剂中,目前田间萝卜蚜与桃蚜相比具有较低的抗药性水平。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魏书军
关键词:药剂萝卜蚜生物测定
六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2015年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问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毒死蜱、螺螨酯和哒螨灵)对山楂叶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98mg/L和0.0327mg/L;其次是联苯肼酯和毒死蜱,LC50分别为0.1787mg/L和0.4828mg/L;哒螨灵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7.5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4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40g/T,螺螨酯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在73.35%100%。鉴于山楂叶螨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较高,可根据当地温湿度条件尽量控制用药,推荐的杀螨剂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
王泽华魏书军石宝才崔文夏康总江宫亚军
关键词:山楂叶螨杀螨剂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北京地区西花蓟马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42
2011年
采用叶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2009—2010年北京海淀地区和昌平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昌平和海淀地区的西花蓟马对多数的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但对氯氟氰菊酯已产生近40倍的抗性,昌平种群对多杀菌素具有产生低水平抗性的趋势(抗性倍数为4倍)。推荐药剂包括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毒死蜱和溴虫腈,应注意与其它药剂的轮换使用,灭多威对西花蓟马的毒力水平最低,不推荐使用。
王泽华侯文杰郝晨彦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关键词:西花蓟马抗药性
农药使用指南(四)——小菜蛾的防治
2012年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在我国许多省份均有分布。小菜蛾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繁殖速度快,对蔬菜为害严重,成虫还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多年来,化学药剂一直是主要防治手段,特别是在高发期,通常采用提高施药浓度、增加使用次数、多种农药混合使用等方法进行防治,
石宝才宫亚军王泽华朱亮魏书军康总江
关键词:农药使用小菜蛾十字花科蔬菜发生代数繁殖速度
北京地区二斑叶螨不同种群的药剂敏感性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明确北京地区作物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不同种群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水平,了解二斑叶螨对药剂敏感性与体内4种解毒酶活力的相关性。【方法】在实验室内采用改进的玻片浸渍法(slide-dip method)检测北京房山、怀柔、昌平、延庆和平谷5个地区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对联苯肼酯、阿维菌素、螺螨酯和哒螨灵4种杀螨剂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对单头叶螨的CYT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检测二斑叶螨对联苯肼酯的抗性突变位点;并采用酶标仪微量板法,检测二斑叶螨体内与抗性相关的多功能氧化酶、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结果】5个田间种群对联苯肼酯最敏感,其LC50分别为2.4880、6.4693、6.2398、0.7882和14.7783 mg·L-1。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次之,其LC50分别为22.4712、35.4431、14.5260、15.4904和14.0023 mg·L-1。对螺螨酯和哒螨灵的敏感性非常低,螺螨酯的LC50分别为49.6833、81.8826、72.9609、204.4609和1 433.5137 mg·L-1,哒螨灵的LC50分别为202.6902、806.8324、375.3518、188.3234和2 310.9040 mg·L-1。延庆地区二斑叶螨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活力分别为14.9508U/(mg protein)、0.2271μmol·mg-1 protein·30 min-1和58.2962 U/(mg protein)。怀柔地区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其活力为1.4272μmol·mg-1 protein·30 min-1。联苯肼酯、阿维菌素、螺螨酯和哒螨灵的敏感性水平与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采用PCR技术对5个地区的288个二斑叶螨个体进行CYTB基因检测后,仅发现怀柔地区的一个个体CYTB基因第126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第一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导致氨基酸由G突变为S,其余地区均无突变,这与生物测定方法中各地区对联苯肼酯较敏感的结果基本一致。【结�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崔文夏金桂华孙艳艳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生物测定酶活力
烟粉虱的识别与防治被引量:4
2012年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半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害虫,以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通过直接刺吸为害、传播植物病毒等,给作物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王泽华石宝才魏书军宫亚军李敏
关键词:烟粉虱植物病毒多食性害虫经济损失作物生产
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汰选和遗传方式被引量:19
2011年
在室内进行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抗性筛选和抗性遗传方式分析。经过2年多的汰选,抗性水平相比较初始种群提高了30倍,与同时测定的敏感品系相比抗性达到80.8倍。抗性遗传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显性度分别为0.51和0.43,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回交后代在死亡率50%处,自交后代在死亡率25%和75%处未出现明显平坡,回交和自交后代实测值卡方检验进一步证实抗性为多基因控制。
王泽华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关键词:西花蓟马多杀菌素抗性遗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