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亚军

作品数:124 被引量:825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叶螨
  • 20篇田间
  • 18篇毒力
  • 18篇生物测定
  • 18篇二斑叶螨
  • 17篇蔬菜
  • 13篇毒力测定
  • 13篇药剂
  • 13篇杀虫
  • 13篇杀虫剂
  • 13篇寄主
  • 13篇害虫
  • 12篇潜蝇
  • 12篇防效
  • 11篇田间防效
  • 10篇农药
  • 10篇斑潜蝇
  • 9篇药效
  • 9篇小菜蛾
  • 8篇植物

机构

  • 117篇北京市农林科...
  • 5篇北京市农林科...
  • 4篇北京市通州区...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林业厅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124篇宫亚军
  • 99篇石宝才
  • 73篇魏书军
  • 55篇王泽华
  • 51篇康总江
  • 44篇朱亮
  • 35篇路虹
  • 16篇金桂华
  • 11篇陈金翠
  • 8篇曹利军
  • 7篇崔文夏
  • 7篇王军
  • 6篇张芝利
  • 6篇廖度
  • 6篇宋婧祎
  • 4篇虞国跃
  • 3篇顾耘
  • 2篇杨玉茹
  • 2篇赵尔成
  • 2篇姜春燕

传媒

  • 24篇中国蔬菜
  • 20篇北方园艺
  • 9篇植物保护
  • 8篇农药
  • 7篇昆虫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北京农业科学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4篇中国昆虫学会...
  • 3篇蔬菜
  • 3篇农业新技术
  • 2篇中国果树
  • 2篇第五届生物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昆虫天敌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20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郊菜田美洲斑潜蝇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于95—96年对京郊菜田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一、美洲斑潜蝇的分布。该虫在我市蔬菜田已非常普遍;从纯菜区到粮菜混栽区、果菜混栽区及粮果菜混栽区,从平原到边远山区以及海拨近千米的百花山林场...
石宝才宫亚军王军廖度杨玉茹张芝利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
文献传递
食蚜瘿蚊生长发育及低温贮藏技术的研究
食蚜瘿蚊(Aphidoletesaphidimyza)是蚜虫的一种捕食性天敌,在北京地区每年四月中下旬至十月下旬常发生于菜田和果园,对桃蚜、修尾蚜、棉蚜、豆蚜、萝卜蚜、甘蓝蚜、玉米蚜等多种蚜虫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明确...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
关键词:食蚜瘿蚊生物学发育历期低温贮藏种群数量
文献传递
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hLC50分别为0.38mg/L和2 225.63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 3 000倍、10%溴氰虫酰胺OD 2 000倍、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对瓜蚜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3~14d防效均达到90%以上,防效差异不显著;20%啶虫脒WP 3 000倍和10%吡虫啉WP 3 000倍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差,1d防效分别为31.31%和6.66%,14d防效分别为57.39%和47.80%;60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000倍防效最差,药后14d的最高防效仅为34.70%。推荐田间轮换使用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防治瓜蚜。
陈金翠王泽华金桂华孙艳艳张涛魏书军宫亚军
关键词:瓜蚜毒力生物测定田间防治效果
七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1
2012年
用7种药剂对蔬菜上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抗生素类-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h时LC50分别为0.1300和0.7118mg/L;唑螨酯和哒螨灵的效果次之,LC50分别为1.4808和3.1586mg/L;螺螨酯的敏感性最低,24h时LC50为1 181.4348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朱砂叶螨的防效都非常好,2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d的防效为100%。40%炔螨特乳油和5%唑螨酯悬浮剂在药后7和14d的防效达99%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速效性稍低,持效性良好,药后14d防效为99.94%。
王泽华魏书军石宝才康总江朱亮宫亚军
关键词:朱砂叶螨杀螨剂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十字花科蔬菜蝽象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被引量:2
2008年
石宝才宫亚军路虹宋婧祎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蝽象真菌病害斑须蝽
温度对美洲棘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已经扩散至欧洲、泰国和日本...
朱亮石宝才宫亚军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温度发育
西花蓟马寄主植物研究初报
西花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最早由Pergande于1859年采自美国土豆叶、杏叶及开黄色花的杂草上.20世纪70~80年代因蔬菜和花卉的运输,西花蓟马开始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扩散,1...
路虹石宝才宫亚军
关键词:西花蓟马寄主植物缨翅目蓟马科蔬菜害虫
文献传递
温度对东亚小花蝽捕食美洲棘蓟马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为明确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雌成虫捕食能力的影响,利用HollingⅡ、HollingⅢ及Flinn’s三种模型研究了辣椒上天敌捕食量、猎物密度和环境温度三者间的关系,并推测了该功能反应和搜索效应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16、19、22、25、28、31和34℃各温度条件下,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加而增大,且差异显著,寻找效应随之降低。HollingⅡ与HollingⅢ模型均适合拟合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且HollingⅡ模型较HollingⅢ模型拟合度更好。在HollingⅡ模型拟合条件下,东亚小花蝽22℃时瞬时攻击率最高,为1.132,34℃时处理单头猎物时间最短,为0.007 d。在HollingⅢ模型拟合条件下,19℃时最佳寻找密度最低,为10.31头,34℃时单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52.67头。由双因素变量Flinn’s模型拟合得到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平均瞬时攻击率为4.314,并且在34℃、初始猎物密度45头下,东亚小花蝽雌成虫能发挥最大捕食潜能。表明东亚小花蝽为美洲棘蓟马的有效天敌。
朱亮葛振泰宫亚军石宝才王甦魏书军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捕食
马铃薯瓢虫的识别与防治被引量:2
2011年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彩色图版1、2)等重要蔬菜。寄主植物包括十多个科近30个种。
石宝才宫亚军魏书军
关键词:马铃薯瓢虫为害对象寄主植物瓢虫科鞘翅目
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以二斑叶螨为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试虫,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乙唑螨腈等6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以期为草莓二斑叶螨防控提供高效、安全的杀螨剂。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速效性与持效性最好,药后1d的防效为91.80%,14d防效为95.56%;20%丁氟螨酯悬浮剂和100g/L联苯菊酯乳油2种药剂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药后Id防效在83%-89%,药后14d的防效在27%~46%;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到87.87%;1.8%阿维菌素乳油在药后1~14d防效在36%-72%之间。73%炔螨特乳油在365mg/L浓度下对草莓叶片产生药害,其它药剂对草莓安全。
陈金翠王泽华曹利军魏书军宫亚军
关键词:草莓二斑叶螨杀螨剂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