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贤

作品数:93 被引量:83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7篇骨折
  • 22篇内固定
  • 19篇生物力学
  • 16篇髋臼
  • 13篇跟骨
  • 13篇关节
  • 12篇螺钉
  • 11篇手术
  • 11篇股骨
  • 9篇老年
  • 8篇断骨
  • 8篇解剖学
  • 8篇拉力螺钉
  • 7篇生物力学研究
  • 7篇髋臼横断骨折
  • 7篇固定术
  • 6篇髋臼骨
  • 6篇髋臼骨折
  • 6篇骨折固定
  • 6篇骨折固定术

机构

  • 8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油田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89...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93篇王庆贤
  • 63篇张英泽
  • 43篇潘进社
  • 29篇彭阿钦
  • 20篇吴希瑞
  • 10篇王鹏程
  • 9篇李衡
  • 9篇宋朝晖
  • 9篇焦振清
  • 8篇李亚洲
  • 8篇刘向东
  • 8篇宋连新
  • 8篇齐向北
  • 8篇宋朝辉
  • 7篇赵立力
  • 6篇侯志勇
  • 6篇崔慧先
  • 5篇李志
  • 5篇张世强
  • 5篇任栋

传媒

  • 9篇河北医药
  • 9篇中华创伤杂志
  • 8篇中华创伤骨科...
  • 8篇中华解剖与临...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解剖与临床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6例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髌骨粉碎性骨折16例,按AO/OTA分型:34-A1型2例,34-C2型4例,34-C3型10例。取膝前纵行切口,先将粉碎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再将减张钢丝经由髌骨近端和胫骨结节横行骨孔穿过,于髌前8字交叉,屈膝90°~100°拧紧。术后均不做外固定。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为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1周,平均7.4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移位及骨折不愈合。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减弱,均在半年后明显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结论: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简便,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王伟吴希瑞王庆贤
关键词:髌骨粉碎骨折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
应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被引量:37
2015年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罹患的骨科疾病之一,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的X线片上有骨关节炎征象。多数膝关节骨关节炎累及内侧间室,症状较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课题组经系列解剖学研究、影像学研究、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会造成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由于胫骨内侧平台承担60%~80%的负荷,外侧平台承担负荷较小,而且外侧有腓骨支撑,膝关节内侧沉降较为严重;这既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也是促进其进展的关键因素。
陈伟张英泽侯志勇宋朝晖王庆贤闫金成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胫骨内侧影像学研究生物力学实验骨科疾病膝关节内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3年
王庆贤张英泽马哲韩长玲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理功能免疫调节
骨折与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对41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在骨折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进行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测定,发现骨折后6天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骨折后3天的免疫水平,手术后72小时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术后90分钟的免疫水平。由此可知,机体免疫水平与创伤骨折及手术密切相关。这项研究也为感染的解释及免疫防治提供依据。
颉玉欣李继云赵驻军王庆贤汤慧华冯忠军
关键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系统创伤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抬高方式对下肢静脉流速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VTE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骨科大手术(包括髋、膝关节置换术及髋部骨折手术)VTE预防后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欧、美洲DVT发生率为2.22%~3.29%,PTE发生率为0.87%~1.99%,致死性PTE发生率为0.30%.
赵士猛刘佳王庆贤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克氏针加拉力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42侧),其中Sanders分型II型23侧,III型17侧,IV型2侧.术后4周拔除外露克氏针,术后6~12个月去除拉力螺纹钉.结果:术后并发切口皮缘坏死2例,经清创换药后,局麻下直接缝合治愈.术后随访8.5~25个月,平均12.7个月.所有患者跟骨后关节面复位满意,跟骨外形及高度恢复满意,但部分患者跟骨宽度恢复不满意.根据Maryland后足功能评价标准,本组90~100分18侧,80~90分12侧,70~80分9侧,60~70分3侧.结论: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显露充分、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软组织创伤小、切口感染风险低等优点,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之一.
王庆贤张英泽潘进社吴希瑞张国川李衡焦振清
关键词:跟骨关节骨折内固定
捆绑法治疗严重耻骨联合分离被引量:3
1999年
耻骨联合分离是骨盆骨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往往是全身多发损伤的一部分,处理较棘手,使用捆绑法治疗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6~37岁;手术均在伤后2周内施行;其中3例合并单侧下肢多发骨折,1例合并...
冯文岭王庆贤王庆成
关键词:耻骨联合分离捆绑法骨盆骨折
经皮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总结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经皮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经验。方法自2003年5月应用DHS经皮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5~80岁,平均71岁。先将插入克氏针的瞄准器放在髋关节的前方,在C形臂监测下,使克氏针位于股骨头的中央,且瞄准器的股骨部分紧贴股骨的外缘。另将1枚导针经皮沿克氏针指示的方向打入股骨头。在导针下做一小切口,切口长2.8~3.5cm,拧入拉力螺钉。拔出导针将动力髋接骨板沿肌层插入,将导针穿过接骨板的套轴重新插入拉力螺钉内,并按常规方法将套轴套在螺钉的尾部。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100~200ml,无一例需术中输血。结果2例伤口表浅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但无肺栓塞发生。骨折术后3~4个月全部愈合,随访时间9~13个月,3例髋关节伸屈轻度受限,余皆正常。结论经皮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彭阿钦焦振清齐向北王庆贤潘进社张英泽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转子间骨折DHS治疗经皮固定拉力螺钉术中出血
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术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2001年
目的 研究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术的定量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成年尸体 15具 ,于髌骨上缘以上 5cm处切断股四头肌肌腱 ,测量屈膝角度 (θ’)和股四头肌肌腱延长长度 (X) ,并得出经验公式 ;利用 2 1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对经验公式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所得经验公式为 :θ =13X +7.6 6 -13/(X2 -12X +39) -1.4/( 2X -2 0 .5 ) 2 。 2 1例行股四头肌肌腱延长 ,延长范围1.1~ 4.3cm (平均 3.1cm )。随访半年至 10年 ,屈膝功能改善 5 0°~ 87°。临床随访结果与经验公式预测值相符 (t =1.342 ,P >0 .0 5 )。结论 经验公式可为股四头肌肌腱延长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张英泽王庆贤潘进社彭阿钦宋连新黄益昌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成形术康复
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为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30个,采用截面法将一斯氏针由髋臼后柱最小截面的圆心打入,该斯氏针在髂翼内侧穿出点(即拉力螺钉的人钉点)为P。测量其在髋臼后柱骨皮质内的长度。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骶髂关节最前缘,B为髂前下棘的基底,并经过P点作AB的垂线PC。将髂前上下棘间切迹命名为D点,作直线PD,并测量其距离。斯氏针与PD的夹角为α,斯氏钊与髂翼内侧的夹角为β。结果:PC为AB的中垂线,P点距AB的距离PC为(6.1±1.9)mm,PD平行于AB,PD距离为(2.5±2.6)mm,斯氏针与PD或AB的夹角仅为89.5°±3.2°,斯氏针与髂翼内侧的夹角β为24.1°±1.7°,髋臼后柱骨皮质内斯氏针长度(即拉力螺钉的长度)为(131.2±8.9)mm。最小截面位于髋臼切迹上方15.0mm处,位于髋臼中部,该截面平均直径(即拉力螺钉最大直径)为(12.8±2.1)mm。结论: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是可行的。
王庆贤张英泽潘进社李亚洲刘向东薛静
关键词: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解剖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