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进社

作品数:284 被引量:1,735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0篇骨折
  • 61篇内固定
  • 55篇关节
  • 43篇骨盆
  • 39篇盆骨
  • 39篇髋臼
  • 39篇骨盆骨折
  • 36篇股骨
  • 32篇手术
  • 28篇螺钉
  • 25篇生物力学
  • 25篇固定术
  • 22篇脱位
  • 21篇复位
  • 20篇骨折固定
  • 19篇跟骨
  • 19篇骨折固定术
  • 17篇骶髂
  • 15篇骶髂关节
  • 15篇髂关节

机构

  • 267篇河北医科大学...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学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省儿童医...
  • 2篇河北省职工医...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84篇潘进社
  • 195篇张英泽
  • 104篇彭阿钦
  • 51篇吴希瑞
  • 43篇王庆贤
  • 33篇李衡
  • 32篇郑占乐
  • 30篇赵昌平
  • 29篇张奉琪
  • 29篇王鹏程
  • 28篇宋朝晖
  • 27篇陈伟
  • 24篇宋连新
  • 24篇李增炎
  • 23篇齐向北
  • 23篇吴春生
  • 21篇侯志勇
  • 19篇张奇
  • 18篇李亚洲
  • 18篇李西成

传媒

  • 3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1篇河北医药
  • 28篇河北医科大学...
  • 26篇中华创伤骨科...
  • 2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8篇中国临床解剖...
  • 1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1篇中国骨伤
  • 10篇骨与关节损伤...
  • 8篇第八届全国创...
  • 7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第七届全国创...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3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23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37篇2008
  • 23篇2007
  • 26篇2006
  • 21篇2005
  • 21篇2004
  • 15篇2003
  • 11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2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
目的:探讨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在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修复中的可行方法。 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7例,其中单皮瓣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4...
龚志鑫张英泽潘进社刘向东张经歧张桂生张冰
关键词:骨缺损游离腓骨瓣组织移植修复皮肤缺损
文献传递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附45例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 45例各种髋臼骨折进行内固定 ,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按Judet提出的标准 ,解剖复位 2 8例 ,满意复位10例 ,不满意复位 7例。按Matta提出的标准 ,优 48% ,良 2 6 % ,可 2 6 %。
彭阿钦潘进社吴希瑞王鹏程赵昌平吴春生李增炎李衡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病例报告
21世纪河北省创伤骨科流行病学分析
李亚洲张英泽潘进社陈伟
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32
2004年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 :2 0具新鲜成年国人骨盆标本 ,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解剖 ,观察髂内外血管的走行特点、分型与骨盆韧带、骶丛神经的关系 ,观察血管在骨盆壁上的投影位置 ,测量每一根血管到骨壁的垂直距离 ,观察各动脉间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骨盆动脉血管根据口径可分为 3类 :(1)小口径动脉 ,直径小于 3 .0mm。 (2 )中等口径动脉 ,直径 3 .0~ 5 .0mm。 (3 )大口径动脉 ,直径大于 5 .0mm。据血管距骨壁的距离可分为靠近骨壁的血管 (平均距离小于 10 .0mm)及远离骨壁的血管 (平均距离大于 10 .0mm)。阴部内动脉与骨壁关系不明显。骨盆动脉分支间有广泛的吻合支。结论 :骨盆动脉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在骨盆骨折中损伤的机率 ,骨盆动脉有广泛吻合支是骨盆动脉出血止血困难的原因。
张奉琪潘进社张英泽彭阿钦
关键词:骨盆骨折血管损伤动脉解剖学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不同部位骨折2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李西成张英泽潘进社吴希瑞王鹏程焦振清宋连新侯志勇
关键词:关节部位骨折可吸收螺钉
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为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行前路钢板固定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0具尸体骨盆解剖观测骶骨翼大小及骶丛的位置。结果 :骶丛距骶骨翼边缘距离 (左右平均距离 )分别为 :上缘 :L4(19.1±1.5 )mm ,L5(2 4.5± 1.4)mm ,中点 :L4(17.2± 1.8)mm ,L5(2 0 .1± 1.4)mm ,下缘 :L4(13 .9± 2 .9)mm ,L5(15 .2± 1.6)mm。L4神经位于骶丛外缘。结论 :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时L4神经根易受损伤 ,安全放置钢板的位置是骶骨翼中上部 ,距骶骨翼边缘 2 0mm内。
张奉琪潘进社张英泽彭阿钦李亚洲王慧娟
关键词: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内固定骶丛
尺骨近端骨折与桡骨头脱位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尺骨近端骨折与桡骨头脱位关系的实验研究潘进社彭阿钦张英泽崔亚军李衡吴春生吴希瑞赵昌平张煜仝吉庆孟氏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早期治疗不及时则形成陈旧性骨折。对陈旧性孟氏骨折,以往的研究认为应行尺骨切骨矫形、桡骨头复位和环状韧带修补术。在临床上由于尺骨成...
潘进社彭阿钦张英泽崔亚军李衡吴春生吴希瑞赵昌平张煜仝吉庆
关键词:桡骨头脱位病理
骨盆后环骨折神经损伤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了解骨盆后环骨折易损神经的相对解剖位置及其与骨折的关系。方法 :解剖 2 0具骨盆标本 ,神经外膜下置管造影CT扫描 5例 ,测量腰区各神经的走行特点、与骨盆壁和骶髂关节的距离。结果 :腰 4腰骶干支、腰 5神经和腰骶干与骶骨翼的距离不超过 1cm ,距离骶髂关节不超过 2 .5cm。闭孔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与骨壁的距离依次渐远。CT测量结果和人工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腰4腰骶干支、腰 5神经和腰骶干是与骨盆壁和骶髂关节的关系最为紧密的神经 ,它们在骨盆后环骨折及其治疗时最易受损。
李亚洲潘进社彭阿钦张奉琪张敏
关键词:骨盆骨折解剖学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致伤机制及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8
2006年
侯志勇张英泽潘进社李增炎李衡张世强焦振青王庆贤
关键词:螺旋形骨折后踝骨折致伤机制漏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闭合性骨折
髋臼后壁骨折对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接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评价后壁骨折对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接触特性 -负重面积、负重、应力和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用夹具将骨盆标本固定于单足站立骨盆中立位 ,在LDS -5 0 0试验机上加载至体重的 5 /6,维持 2min。用压敏片依次测量完整髋臼、后壁 1/3、 2 /3、3 /3骨折时髋臼前壁、后壁和负重顶区接触特性的变化。结果 :后壁骨折使负重顶区的负重、负重面积和平均应力均显著增加 (P <0 .0 1)。后壁骨折对前壁的负重面积改变不大 (P =0 .5 6) ,但使前壁的平均应力 (P <0 .0 1)和负重 (P <0 .0 5 )均显著减少。后壁骨折显著减少了后壁的负重面积 (P <0 .0 1) ,但对后壁的负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P =0 .19) ,对平均应力的影响 ,只是在 3 /3骨折后与完整相比才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 (P <0 .0 1)。结论 :(1)后壁骨折显著改变了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接触特性 ;(2 )后壁 1/3骨折时影响率最大 ;(3 )变化最显著的部位是负重顶区。
宋朝晖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
关键词:髋臼骨折生物力学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