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增贤

作品数:45 被引量:136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虫病
  • 25篇结膜吸吮线虫
  • 14篇结膜
  • 13篇吸吮
  • 13篇吸吮线虫病
  • 13篇结膜吸吮线虫...
  • 12篇宿主
  • 11篇线虫
  • 10篇中间宿主
  • 10篇寄生虫
  • 7篇果蝇
  • 6篇丝虫
  • 6篇龙线虫病
  • 6篇麦地那龙线虫...
  • 6篇寄生
  • 5篇丝虫病
  • 5篇线虫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寄生虫病

机构

  • 42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安徽省五河县...
  • 5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教育部
  • 1篇淮北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一○...
  • 1篇安徽省卫生防...

作者

  • 45篇王增贤
  • 19篇江宝玲
  • 16篇沈继龙
  • 10篇王红岩
  • 8篇杨兆莘
  • 8篇杜继双
  • 7篇王可灿
  • 6篇王志成
  • 5篇沈际佳
  • 5篇沈一平
  • 4篇罗庆礼
  • 4篇陈群
  • 3篇杨维平
  • 3篇张耀娟
  • 3篇陈树仁
  • 3篇陈群
  • 3篇李家泉
  • 3篇夏秀芳
  • 3篇张立武
  • 2篇周银娣

传媒

  • 7篇热带病与寄生...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今日应用医学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6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换代犬与阻断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冒的为了探寻控制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对现症病人所在村的传染源犬、传播媒介冈田氏饶眼果蝇(A.o)感染结膜吸吮线虫(T.c)进行调查和实行换代犬后的犬及A.o感染T.c追踪调查,将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81~1992年安徽淮北地区连续出现T.c病人,这时对宿县芦岭、泗县大庄、五河县城郊病人所在村犬进行了检查,当时感染T.c分别占63.6%(14/22)、75.0%(12/16)和86.1%(19/231)。同时重点检查了五河城郊A.o蝇737只,阳性12只,其感染率为1.6%。其中个别A.o带有T.c感染期幼虫达20余条。于1998年即实行换代犬之后 5年,再查五河城郊及泗县大庄家犬计31只,全部阴性。此期间无新病例。同时查五河城郊A.o果蝇206只,也全部阴性。表明换代犬已失去原先犬群那种强力传染源作用。于 1998~1999年在合肥郊区一新病例居住村,对犬进行检查,犬感染T.c占79.2%(19/24),查犬时即取出虫体,为犬治病。此时进行健康教育,群众易于接受,采用换代大及拴养犬措施,预防该病。于2000年再去检查该村犬12只,阳性8只,占66.7%,犬的感染率及感染度虽较前2年有所降低,但其传染源作用的下降,明显不如其他实行群众性换代犬措施地区的效果好。结论对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区,在健康教育基础上,果断实行换代大措施,是阻断本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王增贤沈继龙杜继双江宝玲韩锡鹏王志成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病学幼虫
华支睾吸虫卵与灵芝孢子的鉴别被引量:1
2006年
在近几年的粪便常规检验中,常发现有一种酷似华支睾吸虫卵样物质,给实验室诊断带来不便。该文通过对患者服药后粪便涂片、灵芝类药物研碎后的生理盐水涂片及寄生虫学教研室保存的华支睾吸虫卵标本涂片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华支睾吸虫卵与灵芝孢子的鉴别要点。
曾令军江宝玲王增贤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卵灵芝孢子
江西省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江西省景德镇地区结膜吸吮线虫 (Tc)病流行因素。方法 以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眼感染Tc的情况。同时用发酵碎水果诱捕法 ,进行冈田绕眼果蝇 (Ao)调查 ,并行实验室饲养、繁殖。将其果蝇经断水、禁食后 ,用Tc初产蚴进行喂饲感染果蝇 ,观察其易感性。结果 检查家犬12只 ,全部为阴性。捕获Ao 2 2 3只 ,解剖镜检全部阴性。实验室繁殖的第 2代Ao于感染后 ,在 319只Ao中 ,查出阳性5 8只 (18 18% ) ;取Ao口器内的感染期幼虫 5 2条 ,接种实验犬双眼 ,从中检得成虫 2 4条 ,占接种蚴虫数的 4 6 15 %。结论 江西省景德镇地区不是Tc病流行区 ,但存在其传播媒介Ao ,且对Tc明显易感。
王增贤王朝兰沈继龙杜继双江宝玲王红岩王可灿
关键词:眼感染
母亲感染丝虫后其子代对丝虫免疫关系的观察
1999年
目的了解母亲感染丝虫后,对其婴幼儿免疫应答会产生怎样关系及导致何种结局。方法用抗牛丝虫多抗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与马来丝虫成虫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技术(IEST)分别检测淮北班氏丝虫流行区微丝蚴(mf)阳性、阴性的母亲及其1~10岁子女、产妇及其婴儿血清中丝虫循环抗原(FCAg)与IgM抗体。另对细胞免疫等作了检测。结果在54例FCAg阳性产妇中有33例其婴儿亦为阳性,二者符合率为61.1%。乳汁4份FCAg皆阳性。mf阳性产妇及其婴儿血IgM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8.3%(2/24),mf阴性组的分别为10.6%(10/94)和3.2%(3/94),其二组婴儿血IgM水平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FCAg能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IgM水平看,母亲感染丝虫与否,对其子代先天免疫耐受的产生和抗感染均无明显影响。
沈际佳王增贤杨兆莘杨兆莘李家泉江宝玲王可灿李家泉沈一平陈树仁章子豪王可灿王红岩张跃
关键词:丝虫病免疫学
结膜吸吮线虫实验室感染大绕眼果蝇被引量:3
2009年
在安徽黄山地区捕捉有绕眼习性的果蝇,将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混于果汁中,实验室喂饲感染果蝇,常温饲养20d后,检查果蝇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大绕眼果蝇(Amiota magna)和冈田绕眼果蝇(A.okadai)的阳性率分别为30%(30/100)和21.6%(55/255),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4,P>0.05)。将采自大绕眼果蝇的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期幼虫接种家兔,35d后在兔结膜囊内检获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及其初产蚴,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结膜吸吮线虫可感染大绕眼果蝇。
沈继龙王增贤罗庆礼李静闻慧琴周银娣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易感性中间宿主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9年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部,也可寄生于人眼,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Tehlaziasis),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国外有文献记载还可寄生于猴、鼠、狐等野生动物眼结膜囊内。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人体病例是在我国北京(stuckey,1917)。
陈群王增贤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病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学人兽共患眼内
我国麦地那龙线虫病与全球消灭该病的关系
1998年
由于我国1995年曾报告了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第一个人体病例,标志着我国又增添了一新的寄生虫病种。此病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重视。
王增贤杜继双洪乃敏何光明邵长年
关键词:麦地那龙线虫病
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病原流行区感染情况及中间宿主的纵向调查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明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 (Tc)的中间宿主及目前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和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感染Tc情况 ,同时还着重调查并检查了冈田氏绕眼果蝇和家蝇 ,用Tc初产蚴对这两种蝇以喂饲法进行实验感染。结果 调查得知 1 975年冬季开展了群众性灭犬工作 ,使传染源得到控制 ,至目前无新病例出现。犬感染率由 1 975年的 95 % ,降至现在的 33 .3 %。检查家蝇 2 0 0只和冈田氏绕眼果蝇 1 35只 ,均未发现自然感染。人工感染两种蝇之后 2 0天 ,检查家蝇 1 1 2只全部阴性 ,果蝇 84只中 7只阳性 ,实验感染率为 1 0 .7%。检得感染期蚴计 2 6条 ,取其中 2 1条接种兔右眼后第 37天虫体发育成熟并产出初产蚴 ,且从右眼获得Tc成虫 3条 (雌性 2条 ,雄性 1条 )。结论 实验证明湖北省Tc的中间宿主是冈田氏绕眼果蝇 ;纵向调查证明控制养犬可防止人群感染Tc。
王增贤胡跃沈继龙王可灿王红岩江宝玲赵鹏王志成丁伟王峰夏秀芳
关键词:中间宿主结膜吸吮线虫病
结膜吸吮线虫在终宿主体内发育过程及生殖机能的实验观察被引量:4
1993年
以结膜吸吮线虫的感染期蚴和当天自然感染犬眼的小童虫,植入实验动物限结膜囊内,经平行观察,证明发育到成虫产蚴所需最短时间为35—36天。除对感染期蚴进行大小测定和形态特征描述外,还对不同发育时间的虫体与相应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阐述。同时观察到本虫食管与体长比值随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小的关系,以此为依据结合虫体其他特征,作为对终宿主眼内虫体寄生时间的估测指标,这对寄生于人眼的本虫鉴定和病史分析以确定感染时间都具有一定意义。本文还指出了该虫产蚴能力、生殖特点及本虫寿命等生理方面有关问题。
王增贤杨兆莘
关键词:结膜吸吮线虫宿主发育生殖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
王增贤沈继龙王可灿王红岩杜继双陈杰江宝玲陈学军
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将媒介果蝇的种名进行了订正,冈田氏绕眼果蝇;创建了诱捕该种果蝇的方法及论述鉴定该种果蝇需掌握的特征;扩大调研区域,先后对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西等省进行了该虫的流行因素调研,表明该种果蝇分布不...
关键词:
关键词:果蝇结膜吸吮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