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东

作品数:120 被引量:924H指数:17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腰椎
  • 33篇脊柱
  • 27篇骨折
  • 26篇手术
  • 21篇椎弓
  • 21篇椎弓根
  • 18篇内固定
  • 17篇侧凸
  • 16篇疗效
  • 15篇关节
  • 14篇植骨
  • 12篇椎间盘
  • 11篇胸腰椎
  • 11篇手术治疗
  • 11篇经椎弓根
  • 9篇椎弓根螺钉
  • 9篇螺钉
  • 9篇后路
  • 8篇腰椎侧凸
  • 8篇退行性

机构

  • 61篇解放军总医院...
  • 5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第3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20篇王华东
  • 78篇侯树勋
  • 70篇李利
  • 57篇史亚民
  • 22篇郭继东
  • 20篇王予彬
  • 19篇张伟佳
  • 19篇吴闻文
  • 14篇唐家广
  • 13篇李文锋
  • 12篇吴克俭
  • 9篇郭继东
  • 8篇任东风
  • 8篇马超
  • 7篇韦兴
  • 6篇刘威
  • 6篇王晓宁
  • 5篇刘侃
  • 5篇王惠芳
  • 5篇商卫林

传媒

  • 1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第十一届全军...
  • 7篇中国骨肿瘤骨...
  • 5篇中国骨伤
  • 5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感染.炎症....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国外医学(骨...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与腰椎滑脱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研究表明,成年人中腰椎滑脱症(lumbar spondylolisthesis)的发病率约为6%),主要以峡部裂性和退变性两种类型最为常见。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显示脊柱-骨盆的矢状面形态在腰椎滑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正常人相比,峡部裂性和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均表现出更大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
王华东尹欣
关键词:脊柱腰椎脊椎滑脱骨盆
腰椎节段性不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03年
腰椎退变性改变导致的节段性不稳是中老年常见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腰椎节段性不稳的病理基础、诊断、手术指征及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王华东侯树勋
关键词:腰椎节段性不稳
后纵韧带的切除与保留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颈椎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切除与保留的疗效及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09年12月~2013年04月因颈椎病行单节段Pro 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8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颈椎PLL,分为颈椎PLL切除组(15例)和颈椎PLL保留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诊断类型、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Cobb角、颈椎整体曲度、置换节段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差异及JOA脊髓功能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PLL切除与否对置换节段曲度及活动度影响不大,切除颈椎PLL在提高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保留颈椎PLL。
吕永威李利郭继东王华东马超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被引量:10
1997年
自行设计,应用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52例半月板损伤。经半年以上随访,除1例过早去支具负重,2例关节屈曲稍受限外,其余病例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详细介绍了该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半月板解剖修复的临床意义、术后康复原则及其重要性。
王予彬张伟佳王惠芳蔡刚李文锋王华东刘威候树勋盛志勇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关节损伤缝合术关节镜术
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器械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器械的设计与应用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王予彬王华东李文锋关键词关节镜术;膝损伤;缝合技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4半月板缝合术是目前治疗半月板损伤理想的手术方式〔1〕。但由于操作困难,进口器械价格昂...
王予彬王华东李文锋
关键词:关节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镜
火器伤骨折固定方法对其感染和细菌学特点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火器伤骨折的细菌学特点和不同治疗方法对火器伤骨折感染的影响。方法 :建立犬股骨火器伤骨折模型 ,采用石膏、钢板和外固定器等骨折固定方法 ,观察其细菌学特点 (分类和定量 ) ,分析其感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外固定器治疗组伤道细菌量较少 ,感染率较低。石膏固定组感染的病原菌常与伤道初期污染菌有关。外固定器和钢板固定组常见医源性感染。结论 :外固定器技术能可靠固定骨折 ,又避免了对骨折局部的不良干扰 ,利于火器伤骨折感染的防治。
章亚东侯树勋张伟佳孙大铭王华东韦兴李文峰
关键词:火器伤骨折骨折固定细菌学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探讨被引量:23
2000年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共360例。分析各种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单侧外固定器在胚腓骨、肱骨干、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儿童股骨干骨折等方面疗效满意,对火器伤和多发伤骨折的救治更有其独特优越性,而对股骨干骨折并发症较多。针孔感染、针松动及个别关节功能受限是本组病例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在单侧外固定器应用技术中,正确的操作,骨折解剖对位可增加外固定器系统的稳定性。保持针孔干燥、引流是控制针孔感染的有效措施。对股骨干骨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李文锋侯树勋章亚东王予彬王华东
关键词:四肢骨折单侧外固定器适应证并发症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在8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中,75例获得随访,其中52例接受了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3例则采用了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指标包括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改善、Cobb角改变、伤椎与正常椎高度比、VAS疼痛评分改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2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很好恢复伤椎的高度,避免后凸畸形的复发,同时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而且内固定失败率较低。
郑晓勇侯树勋李利王华东史亚民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侧凸手术适应症与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症选择,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37例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平均年龄55.3岁(51~60 岁)。平均病程8.6年(4~17年)。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王华东侯树勋史亚民李利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MRI高信号区与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HIZ)与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之间的关系,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7例长期慢性下腰痛、无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和体征,且CT证实无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行MRI检查和腰椎间盘造影。分析造影后的X线片和CT片,并结合造影时诱发的疼痛反应,比较其与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之间的关系。结果37例患者共行98个腰椎间盘造影,21个椎间盘疼痛反应阳性,其中有HIZ的间盘10个,占47.6%。77个疼痛反应阴性的椎间盘中,有HIZ的间盘29个,占37.6%。纤维环破裂程度分级越高,MRI出现高信号区的比例也越高,说明有高信号区的纤维环破裂程度高,无高信号区的纤维环破裂程度低(P〈0.01);而高信号区与造影疼痛反应阳性之间并无明显一致性(P〉0.05)。结论MRI高信号区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仅为提示性和筛选性的影像学征象,不能替代椎间盘造影的金标准。
王华东侯树勋王晓宁李振宙吴闻文
关键词:腰痛磁共振成像高信号区椎间盘造影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