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丽军

作品数:367 被引量:1,959H指数:20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114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轻工技术与工...
  • 61篇化学工程
  • 34篇生物学
  • 21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4篇发酵
  • 47篇乳酸
  • 36篇淀粉
  • 36篇根霉
  • 34篇米根霉
  • 29篇L-乳酸
  • 24篇多酚
  • 19篇籽油
  • 19篇甘薯淀粉
  • 19篇菜籽
  • 19篇茶多酚
  • 14篇蒸馏
  • 14篇发酵液
  • 13篇甾醇
  • 12篇芋头
  • 12篇秸秆
  • 12篇分子蒸馏
  • 11篇蛋白
  • 11篇纤维素
  • 9篇糖化

机构

  • 365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安徽建筑工业...
  • 3篇教育部
  • 2篇安徽工学院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宝迪肉类...
  • 2篇安徽丰原集团...
  • 2篇安徽省轻工科...
  • 1篇巢湖学院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365篇潘丽军
  • 317篇姜绍通
  • 110篇郑志
  • 90篇罗水忠
  • 55篇李兴江
  • 41篇吴学凤
  • 26篇操丽丽
  • 23篇钟昔阳
  • 22篇蔡克周
  • 18篇杨培周
  • 18篇孙汉巨
  • 18篇马道荣
  • 16篇邵平
  • 13篇刘模
  • 13篇庞敏
  • 13篇胡献国
  • 13篇徐玉福
  • 10篇唐晓明
  • 10篇陈从贵
  • 9篇何宇洁

传媒

  • 90篇食品科学
  • 15篇农业工程学报
  • 13篇农业机械学报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0篇农产品加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2006年中...
  • 5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中国油脂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包装与食品机...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3篇2009年近...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郑州工程学院...
  • 2篇饮料工业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9篇2015
  • 25篇2014
  • 26篇2013
  • 30篇2012
  • 28篇2011
  • 29篇2010
  • 44篇2009
  • 19篇2008
  • 17篇2007
  • 36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3篇2001
3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法提取速溶绿茶的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研究以绿茶为底物,采用蛋白酶、纤维素酶单一酶分别作用及双酶组合作用提取速溶绿茶的最适作用条件及效果。结果表明,双酶组合作用优于单一酶作用。绿茶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组合作用下,速溶绿茶提取率达30%左右,并具有保香效果好、冲溶后茶水口味鲜醇的优点。双酶组合作用量宜取蛋白酶900U/g,纤维素酶400U/g。中试结果表明,在速溶绿茶工业生产中采用双酶同时加入底物,35℃和50℃两段升温浸提新工艺较为合适。
姜绍通潘丽军郑志尤青
关键词:速溶绿茶蛋白酶纤维素酶
一种艾叶营养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叶营养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艾叶营养咀嚼片包括以下原料:艾叶粉2-6份、低聚异麦芽糖1-2份和营养物质1-3份;所述营养物质为脱脂奶粉或香蕉粉或山楂粉或桔子粉。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选配、制备软材、造粒、压片和...
姜绍通蔡克周何宇洁潘丽军陈从贵
文献传递
分子蒸馏模拟分离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对分子蒸馏液膜表面流体流动和传质、传热分析,建立了二维分子蒸馏模型的传质和传热方程,并对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分离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馏温度和进料温度的增加,维生素E质量分数增大;随着进料速率增加,维生素E质量分数降低。维生素E达到最高质量分数时的模拟蒸馏温度比试验结果提高了20K,质量分数相差15%,为分子蒸馏分离脱臭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操作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邵平姜绍通潘丽军孙培龙
关键词:菜籽油分子蒸馏脱臭馏出物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臭馏出物深加工物中的维生素E和甾醇被引量:10
2007年
建立了一种分析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深加工物中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反相C18柱,流动相为96:4(V/V)的甲醇水混合液,流速1.0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回收率,方法精密度良好。将该方法用于脱臭馏出物深加工物中维生素E和甾醇的测定,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邵平姜绍通潘丽军陈晓燕
关键词:脱臭馏出物甾醇高效液相色谱
小麦胚芽蛋白糖基化反应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葡聚糖为糖基供体,采用糖基化反应对小麦胚芽蛋白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摸索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2%,蛋白∶葡聚糖=1∶1,pH11,温度110℃,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接枝度达到11.27%,产物溶解性达到85.91%。反应产物在激发波长347nm,发射波长422nm处有最大荧光强度,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增大,符合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荧光特征。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结果证实了葡聚糖以共价键的形式接入了小麦胚芽蛋白。
牛丽亚姜绍通潘丽军翟颖丝
关键词:小麦胚芽蛋白葡聚糖糖基化反应
一种利用小麦麸皮生产2,3-丁二醇发酵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麦麸皮生产2,3-丁二醇发酵液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分为两大步骤:1.利用小麦麸皮制备小麦麸皮糖;2.将克雷伯氏杆菌冻干粉、小麦麸皮糖和发酵营养因子混合发酵,所得发酵液中2,3-丁二醇的含量为85.5~...
杨培周姜绍通罗水忠郑志潘丽军
文献传递
一株丁二酸产生菌的选育及代谢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细胞代谢过程,并最终选育出高产突变株,对丁二酸的工业生物转化有重要意义。【方法】在菌株生化及分子鉴定基础上,讨论了菌株的代谢途径,便于实施有针对性的诱变选育,利用矩阵计算了流量分布以及用扰动法分析了代谢节点。【结果】菌株S.JST经鉴定为产丁二酸放线杆菌,酶活检测表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苹果酸脱氢酶在丁二酸代谢过程中具有较高酶活,出发株的流量分布显示副产物乙醇的流量仅次于丁二酸的流量,选育获得的突变株乙醇脱氢酶酶活显著降低,丁二酸与乙醇的流量分别有34%升高与93%的降低,序列分析发现突变株的乙醇脱氢酶酶基因中存在一个突变位点,且生物信息学表明该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该酶的NADH连接活性有联系。【结论】对产丁二酸放线杆菌采用定向选育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细胞代谢,并最终提高丁二酸产量。
姜绍通李兴江潘丽军魏兆军陈晓晖章建国唐学英熊建春袁媛张袁园
关键词:丁二酸代谢通量选育
复合防腐剂对腌制蔬菜中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对腌制蔬菜中的腐败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腌制蔬菜中腐败菌主要为6株细菌,其中4株球菌,1株链杆菌,1株杆菌,都为革兰氏阳性菌。对腐败菌的抑菌剂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Nisin、脱氢醋酸钠、尼泊金复合酯钠对腐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复合防腐剂最佳配方为:Nisin0.4g/L、脱氢醋酸钠0.3g/L、尼泊金复合酯钠0.2g/L。在该复配条件下对于实验中分离得到的6种腐败菌及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都在96%以上。
姜绍通孙磊罗水忠潘丽军
关键词:腌制蔬菜复合防腐剂抑菌
醋酸乙酯逆流萃取绿茶茶多酚的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对醋酸乙酯多级逆流萃取绿茶茶多酚(TP)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试验,研究了多级逆流萃取级数、相比和茶水比对茶多酚的提取率、纯度以及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的影响,确定了茶多酚工业生产萃取操作的较佳参数。
姜绍通潘丽军黄树新
关键词:绿茶茶多酚
一种提高生物质原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物质原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是将一种或多种硫醚类化合物加入到生物质原油中,以生物质原油为基准,每1kg生物质原油中硫醚类化合物的加入量为10-20000mg。本发明在生物质原油中加入硫醚类化合物,提高...
胡献国李川徐玉福姜绍通潘丽军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