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勃阳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内毒
  • 5篇内毒素
  • 5篇TOLL样受...
  • 5篇TOLL样受...
  • 3篇调节性
  • 3篇连翘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节性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腺炎
  • 2篇内毒素类
  • 2篇内毒素作用
  • 2篇急性胰腺炎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温勃阳
  • 5篇申素纲
  • 5篇李文星
  • 4篇张毅
  • 4篇段吉明
  • 3篇熊泽翼
  • 2篇陈炳合
  • 2篇魏星
  • 2篇范晓彬
  • 1篇张章
  • 1篇杨军凯
  • 1篇武彩虹
  • 1篇武彪
  • 1篇赵倩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D4+CD25+Treg和TLR4在内毒素作用的大鼠淋巴细胞中的变化及连翘对其影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ion T cell,Treg)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特殊T细胞亚群,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的免疫性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oll...
温勃阳
关键词:TOLL样受体4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连翘
文献传递
连翘对内毒素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连翘对内毒素(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影响,探讨其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无菌操作分离大鼠脾脏,制备脾脏淋巴细胞并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分为对照组(Control)、ET组、连翘高、中、低剂量组[连翘水煎液(AFS)1+ET、AFS2+ ET、AFS3+ ET]及多黏菌素B组(Ploy B+ET);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及Ploy B+ET组分别加入AFS 50.0、25.0、12.5 g/L及多黏菌素B 10 mg/L培养0.5h后,再分别加入10 μg/L ET培养12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TLR.及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T组TLR4、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38 ±0.05比0.47±0.01;2.37±0.09比0.68±0.09,P<0.01),IL-6及IL-10分泌水平明显增高[(65.96±0.26)ng/L比(16.59±0.23) ng/L; (21.01 ±0.16) ng/L比(9.17±0.14)ng/L,P<0.01];AFS1+ ET、AFS2+ ET、AFS3+ ET组均能显著减轻上述变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AFS1+ ET组与Ploy B+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7±0.03比0.74±0.02;1.22±0.12比1.35±0.10; (21.54 ±0.47) ng/L比(22.20士0.40)ng/L;(11.37 ±0.21) ng/L比(11.85±0.20) ng/L,P>0.05].结论 连翘预处理能降低ET作用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TLR4、NF-κB的表达及IL-6、IL-10的分泌,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李文星张毅温勃阳段吉明申素纲熊泽翼尹金祥武彩虹
关键词:连翘内毒素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
肠源性内毒素水平与肝脏Toll样受体4表达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ET)与肝脏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关系。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作SAP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两组分别于术后3,6,12 h随机各取8只大鼠,收集胰腺、肝脏组织及外周动脉血,行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和ET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TLR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与肝脏病理学评分、血AMY,ALT,ET水平,以及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各指标均随时间不断升高;对照组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上无明显变化(均P>0.05);模型组肝脏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血ET呈明显正相关(r=0.863,P<0.01)。结论:SAP时血ET水平升高与肝脏TLR4蛋白的表达上调存在相关性,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SAP肝损伤的机制。
陈炳合李文星范晓彬赵倩申素纲温勃阳
关键词:肝损伤TOLL样受体4内毒素类
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Toll样受体4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免疫调节参与病程始末及因免疫紊乱所致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是难以争辩的事实。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重要的脂多糖(LPS)跨膜信号转导受体拉引,参与内毒素诱发的炎性反应过程,在感染所致炎性反应信号转导中作用重要,作为被最早发现且研究最多的TLR亚型之一,其信号传导通路也最明确。调节性T细胞(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独特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型,常态下其上有少量TLR4表达;感染状态下,Treg最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在机体对抗病原体时T细胞的反应平衡。
李文星陈炳合范晓彬熊泽翼申素纲温勃阳段吉明张毅
关键词:TOLL样受体4重症急性胰腺炎外周血肝损伤跨膜信号转导T细胞亚型
内毒素作用下淋巴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连翘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内毒素(LPS)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及连翘(forsythia suspensa,FS)干预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分为对照组、LPS(10ng/ml)组、LPS(10ng/ml)+多黏菌素B组(10μg/ml)、LPS(10ng/ml)+连翘(12.5、25、50mg/ml)组,分别于3、6、12h收集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Foxp3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L-10分泌水平。结果脾脏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的百分比和Foxp3mRNA的表达在12h较3、6h明显升高(P<0.01);TNF-α、IL-10的分泌随时间点的延长均显著升高(P<0.01);随连翘剂量增加,TNF-α、IL-10分泌水平,Foxp3mRNA表达和CD4+CD25+Treg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内毒素参与并诱导了CD4+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的变化,其随内毒素作用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连翘能显著降低CD4+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
温勃阳李文星熊泽翼张毅段吉明申素纲魏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内毒素调节性T细胞连翘
内毒素对大鼠淋巴细胞表达TLR4及NF-κB与分泌IL-6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内毒素干预离体大鼠淋巴细胞后TLR4 mRNA、NF-κB mRNA的表达及IL-6分泌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至对数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加入不等量内毒素,调整浓度为低浓度组(10 ng/ml)、高浓度组(100 ng/ml),培养3、6、12 h。RT-PCR技术检测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技术测定IL-6的分泌量。结果干预3 h后,低浓度组: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6的分泌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TLR4 mRNA的表达及IL-6的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12 h后,低、高浓度组: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与IL-6的分泌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LR4及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及IL-6的分泌量随时间延长增加。结论内毒素能刺激大鼠淋巴细胞高表达TLR4、NF-κB及分泌包括IL-6在内的各种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促进SIRS的发生及发展。
段吉明李文星张毅温勃阳申素纲魏星尹金祥
关键词:内毒素类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4NF-ΚB白细胞介素6
ERCP/ERBD+LC在胆道系统结石序贯性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依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其中约有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目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因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缺点逐渐被腔镜LC和ERCP/ERBD等微创治疗所取代[2,3],但LC和ERCP/ERBD应同期或分期治疗以及其手术先后顺序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微创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杨军凯温勃阳武彪张章
关键词:胆道系统结石结石患者手术创伤胆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