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波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大豆
  • 5篇野生
  • 5篇野生大豆
  • 5篇生大豆
  • 2篇种质
  • 2篇基因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异质生境
  • 1篇优异种质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材料
  • 1篇原位
  • 1篇中国大豆
  • 1篇中国野生大豆
  • 1篇生境
  • 1篇种群
  • 1篇吡咯
  • 1篇系谱
  • 1篇系谱分析
  • 1篇线虫

机构

  • 6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沈波
  • 5篇董英山
  • 4篇赵洪锟
  • 3篇王玉民
  • 3篇刘晓冬
  • 2篇李启云
  • 1篇李建东
  • 1篇袁翠平
  • 1篇庄炳昌
  • 1篇王英男
  • 1篇邢少辰
  • 1篇张春宝
  • 1篇燕雪飞
  • 1篇王中伟
  • 1篇孙晓环
  • 1篇赵丽梅
  • 1篇刘宝

传媒

  • 4篇大豆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大豆抗(耐)胞囊线虫病品种及其系谱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环境友好型防治方法,国内外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汇总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审定的大豆抗(耐)胞囊线虫病品种,系谱分析了其抗病基因来源,指出了我国抗病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品种抗性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新的抗源或新型抗病基因是拓宽抗病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并就未来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袁翠平沈波董英山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抗病品种抗病基因
异质生境野生大豆构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3
2011年
对吉林省龙井野生大豆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的保护地和围栏外撂荒地的野生大豆进行分构件考察取样,并对其形态特征及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地和撂荒地的野生大豆各构件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差异,保护地野生大豆样本最多有一级分枝,撂荒地最多有二级分枝;撂荒地野生大豆的主茎长、一级分枝长、总茎长、一级分枝数、主茎叶数、一级分枝叶数和总叶数分别是保护地的1.4、4.6、2.6、2.8、1.4、4.0和2.5倍。保护地的野生大豆样本根生物量、总茎生物量、总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是撂荒地的75%、25.7%、23.0%、25.9%。可见,适度的干扰有利于野生大豆的生长分化及生物量的积累。经回归分析,29个样本的总生物量随着株高、分枝数、总茎长度、总叶数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y=a+bx直线回归关系,且均达到显著水平;29个样本的主茎、分枝茎、总茎、主茎叶、分枝叶和总叶生物量随植株总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y=a+bx直线回归关系,且达到极显著水平。
燕雪飞刘晓冬王英男沈波赵洪锟董英山李建东王玉民
关键词:野生大豆生境
野生大豆基因库核心种质构建与研究
董英山赵洪锟王玉民庄炳昌李启云赵丽梅刘宝沈波王中伟邢少辰
该项目首次构建了包括652份材料的中国野生大豆“核心种质”,该研究对于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首次采用群体遗传学方法对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分别位于东北平原(初生...
关键词:
关键词:野生大豆核心种质
吉林省龙井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GPS对吉林省龙井原位保护区野生大豆定点采种,种群L(取样距离设计为50 m)覆盖整个龙井原位保护区。按天然地理分布人为分成A、B、C 3个小种群;同时,在小种群B中取小种群B’(包括32份材料,取样距离设计为18m)。聚类结果表明,90份材料主要划分为两大类群,其它材料亲缘关系较远。龙井原位保护区的野生大豆呈斑块分布,而且小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25个SSR位点的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是0.3072~0.8393,平均值为0.6788;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范围是0.5856~1.9348,平均值为1.3663,表明龙井原位保护区的野生大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3个小种群的Simpson和Shannon-weaver指数趋势一致,均为A
孙晓环刘晓冬赵洪锟沈波王玉民董英山
关键词:野生大豆SSR标记小种群原位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技术与优异种质发掘利用
董英山1王玉民1赵洪锟1刘晓冬1袁翠平1杨光宇1王跃强1王洋1王英男1沈波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蕴藏着丰富特异基因,是拓宽大豆遗传基础最重要的基因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该成果针对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保护体系不完备、突破性资源匮乏、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难题,历时18年,以保护和利...
关键词:
关键词:野生大豆育种材料
野生大豆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根据栽培大豆(Glycine max)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野生大豆中克隆到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同源基因,命名为GsP5CS。GsP5CS最大开放阅读框为2148bp,编码含有71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77.9 kDa的蛋白,预测等电点6.21。亲疏水性分析显示,GsP5CS含有连续的亲水片断。序列分析显示,GsP5CS与栽培大豆(Glycine max)、飞蛾豆(Vigna aconitifolia)、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植物的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87%、87%、86%;75%、74%、72%。根据野生大豆与这8种植物的P5CS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显示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一致。
张春宝赵洪锟李启云刘晓冬沈波董英山
关键词:野生大豆耐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