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洪锟

作品数:84 被引量:3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6篇大豆
  • 29篇生大豆
  • 28篇野生
  • 28篇野生大豆
  • 25篇基因
  • 10篇种质
  • 9篇线虫
  • 9篇胞囊
  • 9篇胞囊线虫
  • 8篇豆种
  • 8篇抗性
  • 7篇遗传多样性分...
  • 7篇基因组
  • 7篇SSR标记
  • 7篇不育
  • 7篇大豆种质
  • 6篇雄性不育
  • 6篇栽培
  • 6篇细胞质
  • 6篇分子标记

机构

  • 84篇吉林省农业科...
  • 13篇吉林农业大学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延边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84篇赵洪锟
  • 70篇董英山
  • 56篇王玉民
  • 47篇刘晓冬
  • 42篇袁翠平
  • 34篇齐广勋
  • 29篇王英男
  • 28篇李玉秋
  • 16篇李启云
  • 14篇张春宝
  • 12篇赵丽梅
  • 11篇董岭超
  • 6篇庄炳昌
  • 6篇徐文静
  • 5篇林春晶
  • 5篇杜茜
  • 4篇沈波
  • 4篇朴世领
  • 4篇孙晓环
  • 4篇刘晓东

传媒

  • 23篇大豆科学
  • 7篇吉林农业科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大豆科技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东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SR标记分析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
2020年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大豆育种提供宽阔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基于35对SSR标记,对60份东北地区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8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5.4个,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1550~0.8195,平均为0.6636;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31~0.74。利用5对高多态性SSR引物构建了60份抗性材料的指纹图谱,这5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60份疫霉根腐病抗性材料逐一区分开。采用NTSYS2.10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60份抗性材料分为7个类群,其中78.33%的抗性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0.74间,表明遗传差异相对较窄,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有部分重合,均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抗性材料间存在一定的渗透和交流。
王帅张子戌齐广勋王英男赵洪锟刘晓冬袁翠平王玉民朴世领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SSR
植物蛋白激酶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1年
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作用。目前,在不同植物中分离了各种蛋白激酶基因。相关研究报道表明,这一类蛋白酶基因参与了植物的抗逆性、生长发育以及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进程。着重从植物蛋白激酶分类、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张春宝赵丽梅赵洪锟董英山
关键词:抗逆性生长发育信号传递
球孢白僵菌体壁蛋白水解酶基因BbCDEP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从玉米螟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分离到体壁蛋白水解酶基因片段BbCDEP,长度为1760bp,包含有3个内含子区段,分别位于331~405,586~646,1157~1223bp的位置,该基因编码了一个由37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与蛋白数据库中同源蛋白AAL5578.1和AAK70804.1的最高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7%,为研究该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徐文静马德良杜茜赵洪锟董英山谭云峰李启云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克隆
大蒜提取液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本文研究了大蒜提取液对19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不同条件下对番茄早疫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大蒜提取液对19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有明显差别;巯基乙醇对大蒜提取液抑菌活性具有拮抗作用,胱氨酸对大蒜提取液抑菌活性具有协同作用;大蒜提取液在常温、低温、短期光照和中偏酸性等条件下抑菌效果较稳定;大蒜提取液对60℃及更高温度、碱性、过酸等条件处理敏感,抑菌活性降低很快。本研究发现大蒜提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制效果,并初步确定了大蒜提取液的抑菌稳定条件,为开发大蒜类有机农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文静杜茜赵洪锟董英山周义发李启云
关键词:稳定性抑菌活性
用SSR标记进行野生大豆耐碱基因定位及QTL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以抗碱野生大豆Gs0001(♀)和碱敏感栽培大豆吉科豆1号(♂)的F2群体作为基因定位群体,通过BSA法(Bulked-segegant analysis,群分法),对大豆耐碱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定位。在分布于大豆20个连锁群的48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与耐碱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这7对标记位于G连锁群相近的区域。利用Mapmaker/EXP3.0分析,在最小似函数值LOD=14.0时,将耐碱基因定位于Satt298与Satt269之间,距离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 cm和6.9 cm。此耐碱基因的贡献率是40.31%。
李小威董志敏赵洪锟张春宝董英山
关键词:BSA栽培大豆野生大豆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自从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作物研究与产业化取得飞速发展,一批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优质的转基因作物相继被培育和得到商业化释放,在农业生产方面和作物抗性机理研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此,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与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对转基因作物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赵洪锟李启云董英山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
野生大豆抗斜纹夜蛾资源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斜纹夜蛾已成为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害虫,对野生大豆抗斜纹夜蛾资源进行鉴定可以拓宽大豆抗虫育种的遗传基础。采用室内喂养2日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方法,以幼虫重和蛹重为指标,共鉴定了38份野生大豆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性。结果表明:室内饲喂后,幼虫重和蛹重在野生大豆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二者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抗虫性与百粒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依据标准品种分级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划分,从供试的38份野生大豆资源中筛选出6个高抗种质和4个高感标准种质。
赵勇赵勇齐广勋赵洪锟周淑香王玉民
关键词:野生大豆斜纹夜蛾抗性鉴定
东北野生大豆核心种质单核苷酸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对196个东北野生大豆核心种质的NRT2、Asp AT2和CPK13三个基因片段进行单核苷酸扫描,共检测到94个SNPs位点及10个插入/缺失位点(Indel),碱基转换和颠换平均比例约2∶1。稀有SNPs位点(〈10%)39个,比率约为41.5%。196份核心种质平均多态性位点比例约为74%,Shannon's指数是0.366,多样性指数为0.241;不同纬度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随纬度下降逐渐升高,在44°N时达到峰值,然后随纬度降低缓慢下降,多样性指数变化呈近似正态曲线模式。初步推测N 42°~N45°区域为东北野生大豆的多样性中心。
孟爽赵洪锟袁翠平尹光刘晓冬王玉民董英山李建东
关键词:野生大豆核心种质SNPINDEL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地理生态型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为充分了解野生大豆的遗传进化特征,促进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本研究利用29对SSR引物对6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126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共测到63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897个,平均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883,Shannon指数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2.586和0.890。STRUCTURE遗传结构预测将6个群体分为2个类群,东北区来源的野生大豆资源与西北、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来源归属不同类群。F-统计和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总体变异的88%发生在个体间,8%发生在群体间,并且异交率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Mantel检测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著相关(r=0.468,P<0.01),与生育期不相关(P>0.05)。综上,野生大豆群体的分化是自然选择和"邻近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异交率水平和距离隔离是野生大豆遗传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齐广勋王英男袁翠平王玉民刘晓冬李玉秋董英山赵洪锟
关键词:野生大豆SSR标记
与大豆株高主效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用途
本发明属于大豆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与大豆株高主效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为Gm07_36170131_A_G或/和Gm07_36245158_T_C,Gm07_36170131_A_G的核苷酸序列如...
李玉秋刘晓冬王英男齐广勋董岭超董英山夏正俊王玉民赵洪锟袁翠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